APP下载

小学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融合教学研究

2022-06-09李丽 贺磊

民族文汇 2022年2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李丽 贺磊

摘 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赋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合,不断地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从而使小学生热爱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从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劳动与心理学相关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畏和尊重,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劳动,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遵守一些规则,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关键词: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引言

在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劳动教学与心理健康是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增加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两门课程相互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快乐的心理需求是需要我们所关注的,通过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融合,不断地实践才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魄,促进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良好品质的建立。

1、充分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迈向新课改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其目的就是让师生获得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所需要的生活必备的心理常识,培养自我良好的心理素质理念和能力,为小学未来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劳动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支撑

劳动教育是在小学生全面发展体系中具有着独特的效应,而且劳动教育的心理效应是根据个体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树立起对于自我的认知,尊重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培养自我的良好品质,进行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的结果。

2.1人本主义与劳动教育

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是指主张从全人的教育视角来解释成人的立场认识,不断引导个体形成自我认知,肯定自我,而劳动教育基本的理念是强调学生手脑并用,身心参与,注重学生真实的面对个人生活,不断地参与社会服务和劳动,亲身经历活动,不断地在活动中成长,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自我实现。

2.2认知主义与劳动教育

认知主义学派主要是认为学习是认知组织和重新架构的过程,以心理结构是为主建构知识,所以认知学派是强调人的主动性和社会性,劳动教育便以此来进行训练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地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社会性,从而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地对于劳动教育知识进行重新组织,进而得到自我认知,构建正确的劳动观念。

3、心理学在高校劳动教育的运用路径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培养新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但是部分学校并未重视小学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共同开展教育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发展。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从多个角度优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赋予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定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1保障劳动教育资源和心理健康资源

课程资源是保障课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而且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整合课程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融入更多的、有效的教育资源,确保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以心理学的角度保障学生能够掌握对自己的认知情感的变化,了解每个环节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对劳动教育效果的一个认可,也是为自我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障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两个重要的观念,小学必须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同时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征变化。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规划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运用人文主义理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学生的社会积极性,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标准。

3.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正确的的培育劳动的意识,同时重视对于学生心理的积极引导,促使在教育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把理论知识用于到生活当中,最终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提高自身的能力。

4、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实施途径

4.1设立劳动和心理针对性的教学

劳动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当中关键的教研科目,而且在小学阶段,大多数课程都是按照老师的示范和一对一讲解进行的教研活动,学生的兴趣不高,所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相关的劳动教学将劳动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从内心深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依赖老师性强的学生可以在每日设定一节特色的课程,比如回家之后可以帮助父母打扫卫生,做一些家务或者是整理房间,从而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另外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劳动精神。

4.2学校时常组织课外的劳动活动

除了日常的教学和劳动课程之外,学校劳动教育还可以设置课外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置的劳动比赛,比如,“家务小能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让家长帮忙记录学生在家里进行家务工作的过程,然后通过照片的形式发送到班主任邮箱,班主任通过筛选可以进行评比,让学生能够懂得劳动过程的益处。这样不仅能够亲身体验了劳动过程中的艰辛,而且还能收获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保护的活动当中,通过课余时间打扫校园,把校园建设成美丽漂亮的场所。另外,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找到合适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例如在福利院帮助老人清扫,让学校学生们感受到清洁阿姨的不容易,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爱心。

5、结束语

劳动教学不仅仅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不单单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更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观,从而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当中不断地成长,培养学生高强的心理素质,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蕊. 试析劳动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J]. 新课程研究, 2020(16):3.

[2]张赛. 增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  2020.

[3]高蓉. 浅谈劳动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C]// 社會发展论丛(第二卷). 2019.

本成果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DHA200367)专项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