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悬念,让叙事一波三折

2022-06-09焦琦若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屠户于勒小屋

焦琦若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其本质特点是用来讲故事的。但是目前初中生的叙事能力令人担忧:故事情节简单———缺少矛盾冲突,没有悬念铺垫;叙事方法单一———平铺直叙,缺少变化。那么,如何叙事才能把事情写得生动有吸引力呢?我们不妨采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让叙事一波三折。

何为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是作者有意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强烈关注的一种写作技巧,它能使作品产生强大的磁场,让读者欲罢不能。

下面,我们以几篇课文为例,阐释设置悬念给故事情节带来的魅力。

《驿路梨花》一文,层层设悬,一波三折。文章叙述了“我”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围绕谁是小屋主人不断抛出悬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戏剧性非常强。

“我”和老余发现了一个门板上写着“请进”的小屋,这里产生了第一个悬念:小屋的主人是谁。当一个手提明火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出现时,“我”和老余认为小屋的主人就是他,老人否认了。老人提到,这个小屋的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她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此处又出现一个悬念:小屋的主人是那个梨花吗?之后,在“我们”给小屋添草、挖排水沟时,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哈尼族小姑娘,“我”认为那个有“红润的脸”“弯弯的修长的眉毛”“晶莹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是老人口中的梨花,是小屋真正的主人。结果也不是,小姑娘说小屋是解放军盖的。此处又设置悬念:解放军为什么要在这里盖小屋?随后,小姑娘介绍这个小屋是如何被解放军建造,以及后来被她姐姐梨花照料的。

整篇小说围绕“谁是主人”这个话题讲述,作者通过“设置悬念———释悬———推出新悬念”将故事打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蒲松龄的《狼》一文,篇幅虽不长,但情节写得一波三折———遇狼、惧狼、避狼、毙狼,读来引人入胜。

文章起笔简洁:“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寥寥数语,交代出故事的时间、地点、矛盾的双方,以及起因。一个卖肉的屠户,在暮色四合,“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两只野狼盯上了。开头几笔就勾勒出屠户危急的处境,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描写屠户的斗争策略进行铺垫,让读者为屠户的处境担心。

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先是惧狼,采取迁就的策略———投骨。可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甩掉恶狼,屠户的处境更加危险。作者继续设置悬念,让读者的心情更加紧张。

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了笔法,写“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的这种状态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屠户杀了两只狼后才悟出来,原来狼做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是为了麻痹屠户,结局使前因获得了解释,读者对情节的意义有了新的体会。短短一篇小说,情节却能做到一波三折,这就是蒲松龄善于设置悬念带来的艺术效果。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莫泊桑在故事一开始,就抓住几件琐碎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引出父亲对于勒的期待:“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为什么父亲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于勒归来会改变他们家的境况吗?于勒现在在哪里?他是干什么的?这一连串的问号,就是作者设下的一个个悬念,让读者急于看下文。

接着作者写于勒两次来信,信中说他发了财。转眼十年过去了,读者和菲利普一家人一样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于勒归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小说再次设下悬念,让读者更渴望知道结局。最后菲利普一家在去哲尔赛岛游玩的渡轮上,遇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不是于勒呢?他怎么会在渡轮上卖牡蛎呢?讀者再次因作者设置的悬念而被深深吸引。

莫泊桑就是运用这样的手法,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有力地突出了当时社会中小人物对财富的渴求,以及拜金主义下人和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这恰是其悲凉之处,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从这几篇课文可以看出,在记叙类文章叙事过程中设置悬念,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它不仅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不足,而且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突出文章主旨,凸显人物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怎样设置悬念,使叙事一波三折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借鉴。

误会法即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误会,常常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生动精彩。

例如上文提到的《驿路梨花》,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族小姑娘是小屋主人,是梨花,又是误会。在情节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伏笔,指文学作品中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小橘灯》,开头作者特意交代了竹凳、墙上的电话,此处的伏笔暗示下文中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品有必然的联系。接下来在文章第三自然段,小姑娘“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她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品的提前出现,就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再如鲁迅的《故乡》一文中,“我”刚回到故乡和母亲聊天儿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此处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以及他对“我”的深厚情感,也提示了闰土将要来看“我”,下文闰土的出场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巧合法,即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跌宕起伏。古人常说“无巧不成书”,巧合能更集中、深刻地反映生活本质,巧合带来的戏剧性更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便是巧合的典范。妻子德拉正巧卖掉自己的一头秀发,买回了丈夫心爱的金表上需要的表链;丈夫杰姆正巧卖掉自己心爱的金表,买回妻子喜欢的一套梳子。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巧合的艺术手法,使这个既在读者意料之外,又在生活情理之中的故事,更加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再如《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也是情节的巧合设计,“忘路之远近”说明是偶遇,正是渔人的这次偶遇的巧合,才引出了他“访问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曲折故事。

当然,设置悬念的方法不止这三种,相关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不妨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技巧,让自己的文章叙事有起伏有波澜,而不是平铺直叙,读开头就知道结尾。不过,写记叙文设置悬念,要根据文章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需要,设置悬念就显得虚假,反而弄巧成拙了。

猜你喜欢

屠户于勒小屋
春天的小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昙花破案
山中小屋
张屠户
神奇的小屋
从古文中学习写动物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