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对话

2022-06-08陈松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师生文本课文

陈松丽

阅读是学生和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生命的重建和超越。而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教材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的精神交流:三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提高和不断超越。阅读教学的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如何有效的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生本对话的核心是学生,捷径是读书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创设不同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1.巧设悬念,引发学生走进文本对话

问题来源于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引起寻根溯源的探索欲望。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中,当教师讲到作者到山中訪问了哪些朋友?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学生这时会迫不及待的想去读文本,从文本中知道答案。可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探索欲望,把课文巧妙地创设一些富于悬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引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2.巧联体验,加深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繁琐地分析文本中的情感目标和价值目标,学生倒是很难领会,难于用言语表达出来。这其中的原因是学生不能把文本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教师如把课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进行表演,把课文的做法让学生去实际操作。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效果好。在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然后自己把这篇课文的内容找几个伙伴来演一演。学生通过自己的演,更能体会到晏子能言善辩、不畏强暴,敢于用智慧维护国家以及自己的尊严的人。可见,课堂中教师能善于抓住不同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融入对教材的感悟和再创造,引发对话。

二、师生对话的主导是教师本身,方法是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语文课程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指明师生对话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而不是替代学生与文本对话。

1.师生对话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这种距离既表现在学生对文本的喜欢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生活及积累与文本内容的时空差异上,也表现在对话双方思维和思想情感的差距上,还表现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方面。文本是编委针对相应年龄段与年级学生编写而先于学生存在的,又必然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适当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定与学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这就需要师生对话。对于学生因陌生而不太感兴趣的文章,教师则要通过生动有趣的介绍、讲故事、设疑等导课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文本涉及到古代,如《晏子使楚》、《景阳冈》,有的文本涉及到异域他乡,如《彩色的非洲》、《威尼斯的小艇》,学生因缺乏与之相关的生活积累和相应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倾其所学对文本的相关背景与学生的疑惑作出必要的介绍与解答。有的文本短小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饱含丰富的情感,如《中华少年》、《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学生阅历尚浅,思想情感单纯,很难理解文本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疑难处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对话,对学生因思维局限而产生的矛盾作出“四两拨千斤”的点拨。小学课文典范性的言语与现在学生接触的语言差距太大,这也要教师帮助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利于学生吸纳、积累与内化。

2.师生对话在于引领点拨学生与文本对话

真实的课堂对话从学生质疑、寻疑、解疑开始。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即时生成的疑点,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必然会遇到理解方面的困难,此时的师生对话不能简单理解为告知答案,也不是通过对话把学生思维限制和牵引到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而是引导与启发,具有即时即地生成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学生课堂发言流露个人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要借学生的发言来激起自己对文本的新理解和其余学生对文本的新思考,使给定内容不断转化为阅读者“自己的课程”,此时学生的思维成果将变成文本、课堂的新资源,教师、学生在对话中变成课程文本的研发者与生成者,在这种对话过程中,教师既引领表达观点的学生又引领全班同学研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进行思考、领悟。这要求教师转变“权威”角色,意识到自己只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要把学生当作“知识源”,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要让对话变成充满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文本理解的“传话”过程。

三、生生对话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目的是交换思想

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性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均有良好促进作用。学生知识、经验、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个性与智慧的差异性引发对文本理解感悟的不同,教师不要直接针对该学生进行相关解释,而要抓住机会,“顺水推舟”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思考。要善于把学生间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或者组织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这种“合作”中让“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现有的知识与理解被他人的观点和视角所唤醒与激活”。这样,所有学生便可以共同就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对学生而言是受益匪浅的。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热闹的课堂不一定会有有效的对话,但是有效的对话却往往驻足于热闹的课堂之中。让我们处理好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有效的对话真正进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猜你喜欢

师生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