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循环新格局下的蔬菜技术贸易壁垒:程度与影响

2022-06-07孔森权

江苏商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法律法规蔬菜

孔森权,周 瑛

(1.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商业与经济学院,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 43400;2.广州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一、问题提出

中国是蔬菜生产大国,2000—2019 年, 中国蔬菜产量从44467.94 万吨到72102.60 万吨, 增长了62.15%,始终排名世界第一。 同时,中国也是蔬菜出口大国,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司HS07 的海关编码统计数据,中国蔬菜2000—2019 年的出口额从15.44 亿美元增加到103.28 亿美元, 虽然近两年净出口总额有所下降, 但总体来说贸易顺差呈持续扩大的趋势。 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对中国蔬菜出口有显著的阻碍作用①②。近年来,中国蔬菜贸易出口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东盟成为中国蔬菜第一进口国③。

构建良好的国际循环,是研究并打通各环节中的贸易壁垒,构建更安全、稳固的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链。 这为扩大区域范围、扫清区域内蔬菜产品出口障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RECP 国家囊括了中国蔬菜的主要对象出口国家和地区,在2018 年出口比例接近60%。 在此背景下, 本文对2000—2019 年中国蔬菜产业提升出口标准的情况进行详细测算,并针对RCEP、美国、欧盟等主要出口地区这一时期技术贸易壁垒的变化及对中国蔬菜出口影响趋势做出分析。

二、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方向主要有中国香港、美国、RCEP、欧盟,这些国家和地区总共占中国蔬菜对外出口的71.84%以上。其中中国对RCEP 国家的出口比例最大, 整体上高于50%, 近年来维持在60%左右。 中国大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呈现上升的趋势, 并且在2018 年达到了19.07%。 而中国对欧盟、 美国的出口则呈现下降的趋势, 近年来低于5%。 由此可见,中国的蔬菜出口呈现区域内集中的趋势。 本文将采用劳伦斯指数针对不同地区的蔬菜贸易结构变化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劳伦斯指数(Lawrence Index)

如图1 可见,虽然中国蔬菜对主要出口地区结构波动幅度都低于0.1, 但RCEP 国家震荡幅度较大。 说明贸易转向后,双方的蔬菜贸易结构在不断地调整。 进一步对RCEP 国家进行拆分后发现,东盟十国及日韩两国的劳伦斯指数在2012—2013 年间波动较大,最高达到了0.07,但近年来都有明显的减小,且趋向于0.01,证明中国同主要蔬菜进口地区的贸易结构不断改善。 而中国对美国、欧盟近年来的蔬菜出口结构波动浮动较小,说明无论贸易转向前后,双方蔬菜贸易的结构都较为稳定。

图1 2001—2019 年劳伦斯系数

(二)收益性结构变化指数(Beneficial Index)

本文借鉴衡量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是否合理的收益性结构变化指数(BeneficialIndex),构建衡量出口市场结构变化是否合理的收益性结构变化指数(图2)④:

图2 2001—2019 年BSCI 指数

本文在分析收益性结构变化指数时, 可以发现,RCEP 国家在2001—2010 年市场结构处于优化阶段;在2011—2017 年处于恶化阶段;其中原因在于2008 年金融危机让中国在出口市场上有了较大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复苏,RCEP 国家的市场结构出现恶化;美国、欧盟、中国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在0附近波动。 因此本文结合上述两指标进行回归。

三、具体分析

(一)模型设计和变量解释

本文对引力模型进行变形,以中国对进口地区的蔬菜出口额Xijt作为被解释变量, 衡量中国蔬菜的出口水平。 所选取解释变量及预期符号如表1 所示,GDPit代表出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GDP 水平会促使该地蔬菜供给水平提高,从而对出口总量的增长起促进作用;GDPjt代表进口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GDP 水平增长会提高该地区的蔬菜需求水平,对Xijt起促进作用;Dij表示i 国和j 地区之间的距离,蔬菜属于生鲜产品,运输距离越长,对相关技术要求越高,运输成本随之增加,因此地理距离的增加会减少蔬菜的出口量;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的法律法规数量为标准,对中国及出口地区的法律法规数量进行赋值, 其中JQ 代表进口国家法律法规强度,计算公式见表格;ZJQ 代表中国与进口国家(地区)强度差值,计算公式见表格1。

表1 引力模型中变量的解释

综上所述,将进出口国(地区)的GDP,两国(地区)间的物理距离,进口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强度JQ,以及JQ2,ZJQ,JQ*ZJQ 分别引入公式,研究对蔬菜出口额的影响,构建整体计量方程如下:

(二)数据来源

根据样本的可获得性, 本文数据选取时间为2000—2019 年, 选择40 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量,分别为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 东盟10 国、 欧盟, 占中国蔬菜总出口额的71.84—87.56%。蔬菜出口数据从联合国统计司、中国海关获取,GDP 采用现价美元,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距离使用http://www.indo.com/distance/index.html的“距离计算器”整理得到,其中法律法规来自技术壁垒资源网以及WTO-SPS/TBT 官网整理获得。

本文运用OLS 回归对其进行回归,根据回归分析发现JQ 对LnXijt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进口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度越强,对中国蔬菜的出口的阻碍作用越大。 加入JQ2这一变量是为了观察非线性情况下的法律法规强度, 通过分析发现JQ2系数为正,意味着进口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度对中国蔬菜出口呈U 型,在一定阶段内会对中国蔬菜出口呈抑制作用。 但当贸易壁垒强度超过一定值,则对中国出口有促进作用。 其中原因在于,随着进口地区贸易强度的增加, 中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遭遇壁垒,而导致出口减少,但随着中国针对蔬菜贸易法律法规的加强,蔬菜出口品质提升,在对抗外国蔬菜贸易壁垒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并因高于国际标准,而更加有利于出口。 中国与进口国家(地区)强度差值ZJQ 对出口呈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表明中国与进口国家(地区)的差值越大,会导致中国蔬菜的出口越少。 贸易壁垒强度与两国强度差值的交互项JQ*ZJQ 这一变量显著为负, 意味着当进口国法律法规数量不变,两国的差值逐渐减少时,中国蔬菜出口会增加。 因而加大蔬菜贸易法律法规的数量,有助于削减进口国的贸易壁垒,从而促进出口。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三)模型修正

根据表3 对美国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LnGDP)对两国间的蔬菜贸易均不产生显著影响,表明这两大经济体的蔬菜贸易与经济因素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而美国的蔬菜贸易壁垒强度JQ对中国的蔬菜出口呈负面影响,但并不显著;但从贸易壁垒强度的平方项JQ2的估计系数来看, 该指标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虽然国内蔬菜贸易的法律法规数量多于美国、欧盟,但其贸易壁垒依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蔬菜出口产生抑制作用。 同时,中国与美国贸易壁垒强度差值ZJQ 的估计系数为正,但不显著。 表明中国与美国的差值扩大没有对中国蔬菜的出口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贸易壁垒强度与差值的交互项JQ*ZJQ 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在美国法律法规数量不变,而差值因中国法律法规数量增多而逐渐扩大时,中国蔬菜出口反而会进一步减少。 即提升出口蔬菜产品的技术标准,对促进对美、欧蔬菜出口没有起到正向作用。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美国的蔬菜贸易标准较高,即便中国出台了多条法律法规,但依然达不到美国的标准,因而中国提升蔬菜出口技术标准的举措没有起到相对应的促进出口的作用。 也可能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蔬菜贸易与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相关度较低, 国内通过提升出口蔬菜的技术标准的举措,也很难刺激出口数量。

表3 分地区对美国、RCEP、欧盟回归

对欧盟的回归结果与美国较为相似,不同的是,欧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蔬菜出口呈显著的促进作用。 因而阻碍中国对欧盟蔬菜出口的主要因素为技术壁垒。 因此,积极提升蔬菜产品的出口标准,而非法规数量上的提升,有利于中国蔬菜出口欧盟。

对RCEP 国家进行整体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LnGDP)对中国蔬菜出口呈促进作用,与预期相符。 进口地区的法律法规强度JQ 对中国的蔬菜出口呈负面影响,意味着进口地区的法律法规强度提升,不利于中国蔬菜的出口。 从贸易壁垒强度的平方项JQ2的估计系数来看, 该指标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进口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度对中国蔬菜出口的作用呈倒U 型。 这主要是由于RCEP 国家数量众多,贸易标准差距较大,尤其是东盟,制定法律法规的时间晚于中国。 在前一阶段内,由于中国的技术标准较高,蔬菜出口较为顺利,而随着后一阶段东盟国家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法规,这一举措对中国蔬菜出口呈显著的抑制作用。 中国与RCEP 国家贸易壁垒强度差值ZJQ 对出口呈负向作用,但不显著。 主要是由于RCEP 国家众多,且标准不一, 中国蔬菜标准与各成员国的差距较为不一致。 而JQ·ZJQ 这一变量显著为正,意味着当进口国法律法规数量不变, 随着中国法律法规数量的增加,中国法规数量高于RCEP 国家时,有利于中国蔬菜出口。 因而,积极提升蔬菜产品的出口标准,有利于中国对RCEP 国家的蔬菜贸易。

四、总结与建议

美国、欧盟及RCEP 各成员国是中国蔬菜产品的重要进口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蔬菜出口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近年来遭遇到欧盟和RCEP 国家的贸易壁垒,且这两地区的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蔬菜出口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中国蔬菜贸易法律法规数量的增加对这些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但因中国部分技术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导致法规数量上的提升对贸易出口的作用逐渐减弱。 而对美国的回归结果显示,经济与技术因素不是影响中国蔬菜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因此技术法规的颁布对产品出口美国没有显著效果。 基于以上结论, 本文认为,在RCEP 正式生效后, 中国蔬菜受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有望减弱, 短期内出口方向将向东亚区域集中,而长期内会呈现出贸易方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一)确保在RCEP2021 年生效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同东盟、日本、韩国的蔬菜贸易

中国蔬菜产量和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国际竞争力较强。 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贸易转向, 蔬菜出口集中于东亚。 目前RCEP协定已正式签署,其中的东盟、日本、韩国是中国蔬菜主要出口国,中国应高度重视这些地区的蔬菜贸易。 东亚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扩大中国蔬菜业的出口市场,从而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二)构建分工策略联盟,建立高技术层次的中国蔬菜供应区

中国地大物博, 蔬菜种植业基础资源雄厚,市场广阔,然而对日本、欧盟的出口在近年来都受到了技术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 随着中国生产技术的更新、质检标准的提高,同部分国家之间的法规差距缩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技术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但这种靠数量堆砌的效果却难以持续。 因而我们应加强对蔬菜产业的全方面支持, 注重各地方、不同产业生产体系的合作,整合各省各地的优质资源,注重资本、人才、技术等多层面的投入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分工策略联盟,建立有一定规模和高技术层次的蔬菜供应区,全方位地提升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

(三)继续推动美国降低对中国进口产品关税,寻求多元化出口市场

美国对中国的蔬菜出口设置了较高关税和严格的进口配额,而技术贸易壁垒并没有对中国蔬菜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因而我们应将关注点放在与美国的经贸关系上,敦促美国取消不合理的关税壁垒,实现中美之间的贸易正常化。

注释:

①TITUS O. AWOKUSE, HONG YIN.Does Strong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nduce More Bilateral Trade?Evidence from China’s Imports[J].World Development.2010,(8):1094-1104.

②蔡宁宁,孙艳香.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香辛类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7(6):51-55.

③Ying Zhou,Senquan Kong,Shiue-Hung Lin.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degree on Vegetable export in China based on gravity model(C). MSIEID,2020,128-135.

④韩涌.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国际商贸,2014(32):125-128.

⑤周向阳,沈辰.加快推进海峡两岸蔬菜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J].台湾农业探索,2017(3):22-25.

⑥孙语慧.中国蔬菜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85-87.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法律法规蔬菜
奇怪的蔬菜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蔬菜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