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NRS评分的影响

2022-06-07区军杰龚义伟彭承东李海滨林建豪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石术胆道胆囊

区军杰,龚义伟,彭承东,李海滨,林建豪

胆囊结石发病早期较隐蔽,多数患者于后期才会出现发热、胸背部胀痛、黄疸等情况[1-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较常用的方式,但相关研究发现,该治疗手段创伤大,术后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预后[4]。胆囊结石治疗过程中不仅需将结石彻底清除,同时还需最大程度保留胆囊功能[4-5]。本研究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指标、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83例。纳入标准:符合胆囊结石诊断标准[6];均有手术指征并对手术耐受;无手术禁忌证;结石直径<4 cm,数量<4个;胆囊功能正常者;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急性炎症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局部炎症严重且粘连明显者;存在器质性病变、肝肾功能异常者;有上腹部手术史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均行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仰卧位,建立CO2气腹,并保持12~14 mmHg的气腹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于腹腔镜下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将胆囊底部提起,充分显露胆囊,明确胆囊三角,夹闭并离断胆囊管、胆囊动脉,将胆囊取出,创面彻底止血,解除气腹,缝合切口,术毕。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下探查,钳夹胆囊底部以充分显露,切开胆囊底部无血管区,并根据术前超声检查确定切口大小,吸净胆汁后,将胆道镜置入剑突下Trocar处,并观察胆囊结石情况,使用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净,再于胆道镜下确认,胆囊壁间无结石存在,胆囊管开口处胆汁流入通畅后,退镜;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底部,冲洗腹腔,并置入负压引流管,确认无活动性出血、胆漏后,解除气腹,关闭腹腔。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②应激指标:检测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及手术前、后血糖水平。③疼痛情况:于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采用NRS评分评估[7]。④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腹胀腹泻、胆管受损、肠粘连等。

2 结果

2.1手术相关情况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胆囊结石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2Cor、CRP、血糖水平 2组术后Cor、CRP、血糖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胆囊结石手术前后Cor、CRP、血糖水平比较

2.3NRS评分 2组术后N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胆囊结石手术前后NRS评分比较分)

2.4并发症 研究组发生并发症4例(9.52%),其中切口感染2例,腹胀腹泻、肠粘连各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1例(26.83%),其中切口感染、胆管受损各2例,腹胀腹泻4例,肠粘连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胆绞痛,若未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易诱发胆囊炎[8]。对于该病的治疗,既往临床常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无法保留胆囊功能。CHOI等[9]研究指出,胆囊为胆汁存储、释放的重要场所,且胆汁能促进食物快速消化,同时还可对胆道的压力进行调节,故不可轻易将其摘除。

随着胆道镜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胆道系统疾病治疗[10]。其中腹腔镜能对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进行探查,且无须将胆囊内三角解剖,亦可减轻对腹腔脏器的干扰;而胆道镜能对胆囊、结石及胆囊管进行清晰地观察,在胆道镜下利用取石网篮、取石钳等工具进行取石,有助于取石的彻底[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虽延长了手术时长,但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相关研究指出,机体适当的应激反应对于抵抗外界侵扰具有良性作用,但过度的应激反应会造成免疫抑制,使机体组织进一步遭受损害,会对患者术后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Cor、CRP、血糖水平均上升,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机体的刺激更小,致应激反应更低。此外,本研究还显示,2组术后NRS评分均逐渐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最为显著,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另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石术胆道胆囊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SpyGlass直视系统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初步探索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