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尔王》中弄人会话含义翻译研究

2022-06-06张鹏

雨露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李尔王

摘要:会话含义分析是语言学的主要内容,它涉及会话的方方面面,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是世界文豪,他的作品更是传诵不绝。文学作品《李尔王》是他的四大悲剧之一,弄人是《李尔王》中的一个小角色,但是蕴含着大智慧。本论文以《李尔王》中的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弄人的语言,从而得出作者对弄人的人物塑造、性格刻画和情感表达相关特征的结论。

关键词:李尔王;弄人;会话含义

一、引言

(一)研究问题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的作品传诵不绝,受到一代代学者的赞扬和推崇。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戏剧《李尔王》是四大悲剧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个国家年岁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自己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王国,李尔王的三女儿率领军队来救父,结果却被杀死,最后李尔王悲痛欲绝,也死在了自己最小女儿身边。[1]《李尔王》中有一个小角色——弄人,虽然整部作品对弄人的描述不是很多,但是弄人诙谐幽默、疯疯癫癫,还带有些许智慧的语言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与研究。[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莱斯第一个提出的,它是语言学的核心,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以《李尔王》中弄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3]

(二)研究意义

首先,莎士比亚是世界大文豪,他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岿然不动。因此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语言是最早出现的,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因此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具有方法论价值;[4]最后,利用会话含义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李尔王》中弄人的语言对今后运用相似理论或者研究类似作品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会话含义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会话含义的概念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交流,因此具有自己獨特含义的会话不断产生并存在于现实交际中。会话含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分别是可废除性(cancellability)、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和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会话含意理论由英国哲学家保尔·格莱斯提出,后经许多语言学家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列文森在各个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把会话含意理论归纳为“列文森三原则”,使其成为新格莱斯理论的主要内容。[5]

(二)会话含义的种类

列文森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会话含义分为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

1.数量原则

说话人准则:不要说从信息上看来弱于自己知识范围的话语。

受话人推论:相信说话人所诉说的是他已经理解到的最正确的信息。

2.信息原则

说话人准则: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受话人推论:通过找到最好的方式来理解并且扩展说话人所表达信息的内容,直到肯定了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3.方式原则

说话人准则:不无缘无故地说不清不楚或者暗示性的话。

受话人推论:尽量避免那种无标记的表达形式带来的常规性联想。

(三)会话含义的主要特征

可废除性是会话含义的第一特征,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一个会话的含义因为附加了一个分句而被否定,从而被重新定义其含义,或者通过上下文来表达说话人并不是表达之前的会话含义。例如,“Holly has two sugars.”该句带有这样的含义:霍利只有两块糖。但是如果在句子之后加上半句话“...and perhaps three or more.”这样一个分句,则先前的含义(即霍利只有两块糖)就被否定取消掉了。[6]会话含义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不可分离性,会话含义主要取决于话语的内容,而不取决于其话语的形式。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通过转变相同内容的不同讲法而改变他的会话含义。

A: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B:Well,I think 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

B句的会话含义是:说话人不太喜欢这个电影,并且试图转移话题。如果将句中的think换成believe,admit,concede,reckon等词,fine换成good,enjoyable,joyful等词,句子的会话含义依然是存在的。会话含义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是可推导性,可推导性指的是听话人首先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进行理解,其次根据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对会话含义进行相应的推导,最后得出完整的会话含义。[7]会话含义的第四个主要特征是非规约性,会话含义不是话语意义的规约,其不是字面意义。它是通过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结合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语境推导出来的。

三、弄人会话含义翻译研究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主要讲述了年迈的李尔王受大女儿和二女儿的欺骗,交出了自己的权力,而淳朴的小女儿却因实话实说遭到了他的厌弃,他之后却被大女儿和二女儿抛弃,最终含恨而终,客死他乡。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丑角——弄人,他虽被称作“Fool”,却是故事中为数不多的聪明人之一。他的“疯言疯语”看似滑稽可笑,却大有深意。(周泽华,2020)本论文主要通过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弄人的语言,从而得出是如何塑造出弄人这个人物的,其次得出是如何对弄人的性格进行刻画的,最后得出弄人是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情感表达的。[8]

(一)人物塑造

FOOL:Let me hire him too: here's my coxcomb.(Offering KENT his cap.)

KING LEAR:How now, my pretty knave! How dost thou?

FOOL:Sirrah, you were best take my coxcomb.

KENT:Why, Fool?

FOOL:Why, for taking one's part that's out of favour: nay, an thou canst not smile as the wind sits, thou' It catch cold shortly: there, take my coxcomb: why, this fellow has banished two on's daughters, and did the third a blessing against his will; if thou follow him, thou must needs wear my coxcomb.How now, nuncle! Would I had two coxcombs and two daughters!

弄人:让我也把他雇下来;这儿是我的鸡头帽。(脱帽授肯特)

李尔王:啊,我的乖乖!你好?

弄人:喂,你还是戴了我的鸡头帽吧。

肯特:傻瓜,为什么?

弄人:为什么?因为你帮了一个失势的人。要是你不会看准风向把你的笑脸迎上去,你就会吞下一口冷气的。来,把我的鸡头帽拿去。

以上是文学作品《李尔王》中弄人的首次出场,即作品中的第一幕第四场。弄人的第一句话“Let me hire him too: here's my coxcomb.”遵循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并且具有可推导性。“coxcomb”是宫廷中弄人的装饰品,目的是显得搞笑,供人娱乐。[9]由此可以推导出弄人的身份,就是一个供国王玩乐的弄臣。并且弄人说要把大臣肯特雇佣下来,并把自己的鸡头帽给别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弄人有些愚笨。朱生豪先生把这句话直译为“让我也把他雇下来;这儿是我的鸡头帽”十分恰当,符合弄人的身份和谈吐。弄人是戴鸡头帽(coxcomb)供贵族娱乐的,他在众人眼中是个“傻瓜”,但是弄人看似傻,其实却是全剧中为数不多的聪明人。[10]

(二)性格刻画

FOOL:That lord that counsell'd thee,to give away thy land,come place him here by me, do thou for him stand:the sweet and bitter fool,will presently appear;the one in motley here,the other found out there.

弄人:听了他人话,土地全丧失,我傻你更傻,两傻相并立;一个傻瓜甜,一个傻瓜酸;一个穿花衣,一个戴王冠。

以上是弄人说自己和李尔王的话语,“That lord that counsell'd thee,to give away thy land”这句话具有非规约性,需要根据语境来推导出具体的含义。结合语境,可以看出这句话表达的是李尔王听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话,最后失去了所有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11]朱生豪先生将这句话译为“听了他人话,土地全丧失”,译文中省略了主语“that lord”,所以这句译文也具有非规约性和可推导性,可以根据语境和字面意思推导出会话含义。[12]

从第二幕第四场中的弄人与李尔王、肯特的对话内容可以看出弄人的语言符合会话三原则,另外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会话具有明显的可推导性和非规约性。弄人说“Fathers that wear rags,do make their children blind;but fathers that bear bags,shall see their children kind”,朱生豪先生將其译为“老父衣白结,儿女不相识;老父满囊金,儿女尽孝心”。弄人所说的“Fathers”指的就是李尔王,简简单单四句话就把李尔王现在的处境描述得十分清楚。朱生豪先生的译文采用五言形式,并且都以老父、儿女开头,条理十分清楚明了。[13]从上面弄人的话和朱生豪衍生的译文,可以看出在《李尔王》这部作品中,弄人是机智幽默、忠诚、爱憎分明、有个性的人。[14]

(三)情感表达

弄人的话看似是疯话,甚至有些粗俗,但是仔细听来还是十分有道理,并且很多句子都还押韵。以上弄人的话语是以句型“more than...less than...”进行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朱生豪先生将其译为“多…少…”简单明了。以上弄人的言语都表达了弄人的忠心耿耿以及疾恶如仇的感情。[15]

四、结语

本论文主要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中弄人的言语,通过分析弄人的会话可以得出莎士比亚笔下的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以及表达了什么情感。本论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具有理论价值。研究弄人言语并由此得出结论,具有应用价值,得出指导性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与中国弄臣相比。除此以外,分析研究弄人的言语对当下社会的相声小品也具有社会经济价值。

作者简介:张鹏(1997—),汉族,河南鹤壁人,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在读,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感情是我们唯一的语言”——解读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语义秩序[J].小说评论,2010,243-246.

〔2〕王夔.从《荞麦记》与《李尔王》看中西孝亲观之差异[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140):44-48.

〔3〕马金海.权力、主体、存在:《李尔王》中疯癫意象新解[J].甘肃社会科学,2012(201):144-147.

〔4〕谢世坚,刘希.概念隐喻视角下《李尔王》傻子角色的隐喻修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221):138-143.

〔5〕陈会亮.《李尔王》戏剧冲突中的“王位”与灵魂[J].江汉论坛,2014(429):117-121.

〔6〕谢咏梅,夏金.论莎剧《李尔王》中的理性与疯癫[J].外语研究,2015(149):100-104.

〔7〕陈洁.从语用学角度看《李尔王》译本语言解构变化[J].语文建设,2016:81-82.

〔8〕杨勤勤.对李尔王疯癫形象的再解读[J].语文建设,2017:33-34.

〔9〕娄林.《李尔王》中的暴风雨、哲学与政治——《李尔王》第三幕略读[J].政治思想史,2018,9(35):91-107,205.

〔10〕屈赛英.权力与亲情的博弈——评《李尔王》[J].中国油脂,2020,45(357):162.

〔11〕孙玉.论会话含义与蕴涵的关系[J].外语研究, 2010(121):3-7,114.

〔12〕姚丽娟.预设、蕴含与会话含义的异同与联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216):108-111.

〔13〕姜望琪.会话含义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264):19-22;48.

〔14〕魏兴才.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J].语文建设, 2013(290):53-54.

〔15〕吴长青,张瑛.论会话含义的关联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4(330):139-142.

猜你喜欢

李尔王
On the Imagery of Heath in King Lea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李尔王》
The Challenge to Samuel Johnson’s Literary Theory
荒原回望
从二元对立的形式看《李尔王》中对真善美的呼吁
论《李尔王》错位的伦理诉求
话剧《离去》
浅谈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性主题
论《李尔王》中的“解体”与“重构”
死亡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