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视角下初中课余体育锻炼组织策略

2022-06-04李国保

当代体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课余阳光体育体育锻炼

李国保

从相关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当前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并不理想,柔韧、耐力、速度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出现了持续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加强锻炼是极为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阳光体育”的概念应运而生。简单来说,“阳光体育”是指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以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毋庸置疑,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内体育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组织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是极为重要的。顾名思义,课余锻炼就是在课余时间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进行身体的练习,以此来保障身体健康、缓解疲劳、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运动水平的体育活动。不难理解,课余锻炼是课内体育活动的延伸。而有效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对体育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长远来看,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应充分认识到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并立足于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通过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1 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笔者与其他教师共同对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一些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当前初中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依然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余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持续时间”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在每次课余体育锻炼当中学生所花费的时间。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部分学生每次在课余体育锻炼中花费时间主要集中在0—30这一区间内。“阳光体育”活动中提出了“每天运动1小时”的口号。通常来讲,一小时也是使大部分学生得到有效锻炼的标准时间。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投入的时间比较少,难以达到有效的锻炼强度。

第二,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比较少。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锻炼意识的发展情况,也可以表现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数据表明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学校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然有很多学生不是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比如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六日。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学生的锻炼效果难以实现良性的积累。

第三,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比较单一。调查中发现当前初中生课余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课间操、早操、班级体育活动这几种类型。不难发现,这些体育活动可以视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当前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仍然主要集中在学校当中。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与家人一起”等形式则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的存在,无疑会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第四,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出现偏差。“动机”是使学生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驱动力。动机的强弱会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毋庸置疑,学生的动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获得学分或者體育成绩,而这种片面的认识通常难以使学生的动机得到长久的维持。

第五,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能否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很多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甚至会有学生出现“参加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看书”这样的错误想法。

2 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开展影响因素

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制约初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而影响比较明显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因素。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会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也会间接地影响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各学校基本上没有出台相应的文件来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这也导致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缺乏组织基础,从而会使课余体育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设施、场地因素。在义务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学校设施、场地的增加以及更新速度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大规模增加。一方面,学校的教育经费通常会侧重于对文化课领域的投入,所以导致场地以及设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体育器材出现老化并且未得到及时的维护,所以学生会出于安全考虑限制学生使用学校健身器材,从而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第三,学生自身因素。一方面,学生目前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缺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校内外的学习负担都比较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花费的时间比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准确,这导致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当中缺乏浓厚的兴趣。

第四,教师因素。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余体育锻炼当中,教师的指导都是极为重要的。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育中,部分教师的专业技能仍然有待提高,这也成为了影响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3 “阳光体育”视角下初中课余体育锻炼组织策略

3.1 调整课堂教学,培养体育基础

3.1.1 优化动作示范讲解

为了顺利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的体育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体育动作的示范讲解。简单来说,动作示范是指教师将学生所要掌握的动作的标准模式展示给学生,以使其了解动作的特点与结构,从而形成形象、直观的动作映象。作为体育教学中最常见和最直观的教学策略,动作示范有利于以最短的时间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有效的示范,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当中形成一定的动作定式,而学生准确掌握动作之后则会产生成功的学习体验,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为了保证动作示范的科学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择示范时机,把握正确的示范顺序。在学习新动作时,需要先示范,后讲解,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在复习动作时,则可以先讲解,后示范,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体会;(2)选择正确的示范位置。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需要选择不同的示范位置,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每个技术动作的细节;(3)控制示范次数。示范的次数与教学内容的难易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在示范技术动作之前,首先需要提出动作的要点,以使学生了解动作的难度。通常来讲,示范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使学生感到枯燥;(4)动作示范的成功率。教师应该保持较强的示范能力与训练水平。在课前要注意科学备课,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准确地示范和讲解各项动作。

3.1.2 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适应性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能力、需求等各方面的情况。从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教学,可以统筹考量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倾向,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这样一来,能够使不同情况的学生均取得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比如教学篮球中的运球动作时,教学基础的高运球动作时,我针对身体姿势、球的落点、手臂动作、手脚协调配合等环节讲解了基本的动作流程。而在组织学生进行动作训练时,我对学生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对于篮球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我组织他们进行了分组练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相互指出运球动作中的错误之处。而对于平时经常参与篮球运动和体育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提出的要求则是比较宽松的。同时,除了练习原地高运球之外,我还鼓励这部分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急停急起运球、换手运球、转身运球等动作。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使学生的运球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分层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的进度与组织方式。

3.2 强化自身素养,提升指导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除了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能力。正如前文所述,教师缺乏专业能力是阻碍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此来为课余体育锻炼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为了有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随着教育活动的推进,教育理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该广泛涉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结合教育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第二,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活动。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学习一些专家、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也能够通过体育教师之间进行组织化或者非组织化的教学观摩与交流,从而在不断的讨论当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第三,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榜样示范的作用,所以为了促使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教师首先需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大量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从中选出更适合初中生的运动。总之,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是极为必要的。

3.3 依托现有条件,完善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是影响课余锻炼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仅仅依靠课内常规的体育知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有利于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进行提供坚实的载体。

在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中,教师在开发课余体育锻炼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注重理论内容的指导。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准确是影响课余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余锻炼当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转变学生的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适当设计一些相应的理论性体育内容。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使学生准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心理层面和身体层面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运动安全常识。只有保障安全,才能使课余体育锻炼可以持续开展。第二,明确锻炼目标,设计锻炼项目。比如为了锻炼臂力可以选择俯卧撑,锻炼腰力时可以选择蹲起跳,锻炼腿力时可以选择耐力跑、冲刺跑、蛙跳、高抬腿、深蹲等项目,锻炼爆发力时可以选择冲刺跑、原地高抬腿、蹲起跳、立定跳远、沙坑跳远、实心球等项目。此外,在不同身体素质的训练当中,都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差异对锻炼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总之,只有利用丰富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锻炼,才能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3.4 优化体育环境,促进主动参与

设施、场地等教学资源匮乏同样是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毋庸置疑,设施、场地条件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从教师层面来看,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开发丰富的体育锻炼资源。通过这一过程,有利于使体育环境得到优化,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当中。

在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中,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网络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具有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借助网络资源,可以借鉴其他人的教学与学习经验,从而改善体育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中关注一些高质量的体育运动账号,以此来学习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课余锻炼技巧;(2)开发社会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借助校外的场地、器材弥补校内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民间游戏引入到体育课程中,以此来增强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3)开发体育器材多样化应用价值。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体育器材的应用方式进行改造。比如跨栏架可以用于足球射门练习,以此来提升射门的难度,锻炼射门的准确性;(4)对常规课余锻炼内容进行趣味性的改造。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常见的体育项目,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以此来将日常锻炼活动转变为比赛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综上,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育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应该准确把握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实际,并根据当前的体育育人要求设计恰当的课余锻炼组织方式,并随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时加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实效,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

(作者单位:博兴县曹王镇中学)

猜你喜欢

课余阳光体育体育锻炼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快乐的课余生活
小小“运动员”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