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22-06-03林丕鹏杨亚军苗贵东罗欣瑜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林丕鹏 杨亚军 苗贵东 罗欣瑜

摘 要: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及贵州运动康复产业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介绍了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发展运动康复产业的重要性,就贵州运动康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改革视角进行剖析。结合贵州省情提出贵州民族地区特色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完善高素质运动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运动康复产业体系及发展模式;加大医保政策扶持,整合多方资本投资;鼓励创新并加快完善运动康复职业资格认定。

关键词: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22)02-0025-05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in Guizhou,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upply side reform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the industr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dustry in Gui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side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provincial situation, 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on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characteristic sports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in Guizhou ethnic areas: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of high-quality sports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optimize the sports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system and development mode, increase medical insurance policy support, integrate multi-party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Key words:sports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Healthy China

作者簡介:林丕鹏(1988- ),男,山西朔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1]。我国有8 000万以上残疾人,2亿以上的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约占70%[2],且运动损伤及运动功能障碍发病率居高不下[3]。这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阻碍了国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进程。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4]。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国家战略[5]。作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渠道,运动康复是通过运动、自然疗法等绿色途径,达到预防疾病,改善人体身体机能的目的,在缓解人口老龄化,改善残疾、慢性病、亚健康运动损伤等功能障碍方面大有作为。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并将运动康复产业列为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6]。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促进康体结合,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7]。”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在新医改逐步落实之际,运动康复这一朝阳产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焦点,亟待开拓。2015年末,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它主要是利用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税费、技术创新等措施,促进供给能力和水平提高,以新的适应需求侧的高质量供给产品吸引消费,推动经济。据报道,我国目前运动康复资源市场供给严重不足[8]。贵州虽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但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山地体育旅游文化浓厚且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迅猛,发展运动康复产业优势明显。然而,贵州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改革来解决,目前未见相关报道。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就贵州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改革展开研究,以期为贵州乃至全国运动康复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言献策,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采用“运动康复产业”“康复机构”“康复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在各大康复机构及教育部官网收集运动康复相关招生信息和机构介绍,同时阅读相关书籍并整理归纳,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1.2 实地调查法:走进贵州各大医院康复科、康复中心、运动康复工作室等进行实地考察,从经营状况、从业者学历素质等多角度考察运动康复机构相关情况。E97C9B83-6F6E-4196-86BA-6BE665CCBB4F

1.3 访谈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贵州运动康复产业发展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及对策访谈提纲》,对贵州各大医院康复科、运动康复工作室负责人等进行访谈。主要围绕公众对运动康复的认知、运动康复机构设置模式、人才培养、产业政策、技术创新、资本整合、职业认定等内容,听取他们对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把他们的观点优化整理后纳入本研究对策当中,并就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环节向专家们进行请教。

2 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界定

运动康复是根据患者身体机能的实际情况,基于杂合而治的理念,整合不同方法为运动损伤[9]、各类慢性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及亚健康、老年人等人群提供康复服务[10],从而防治运动损伤、缓解肿痛、恢复关节活动度、改善神经肌肉状态、提高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赛场、家庭及社会的一门应用型学科[11]。而运动康复产业是为社会提供运动康复服务的组织机构及产业活动的集合。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主要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优化要素配置来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据此,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可认为是:在运动康复产业政策保障下,通过优化整合和配置运动康复技术人才、技术和管理创新、资本投入等,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运动康复需求[12]。

3 发展运动康复产业的重要性

3.1 助力国家“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

运动康复关系到实现“健康全覆盖”这一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之一[1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提出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14]。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作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发展运动康复产业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兴办特色鲜明的康复机构。政府可通过购买这些机构的康复服务的形式,促进就业的同时完善基层医疗体系,更好地防控亚健康及慢性疾病,从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15] 。贵州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以当地尤其是乡镇优美自然环境和适宜气候为依托发展运动康复产业,以“康养小镇”为特色,促进运动康复、养老和旅游等各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拉动当地经济跨越式增长,满足人民群众对运动康复的需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建设。

3.2 助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

民生是指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16]。而运动康复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绿色的特点。运动康复产业是公共卫生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融合,能帮助患者预防和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减少医患纠纷,促进社会和协稳定。此外,运动康复产业还能驱动运动康复技术和管理创新,扩大内需,促进体育消费,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打造城市品牌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贵州省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4.1 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庞大的老弱病残群体需要大量高素质运动康复人才[17]。然而,放眼全国,当前人才匮乏和学历普遍偏低是整个运动康复产业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我国各级各类康复机构的数量及卫生部对医院床位对应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配备标准,我国目前运动康复人才缺口超30万人。截至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以本科为主,全国有超过80多所开办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院校,只有14所院校招收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估测每年毕业总人数不足4 000人,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更加稀缺。目前,贵州培养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机构主要有遵义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每年平均招生共约286人。通过访谈,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尤其是贵州等欠发达地区运动康复人才培养规模与运动康复产业需求差距较大,这是当下制约运动康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此外,运动康复技术人才从业水平良莠不齐。首先,这可能与当下院校的学历教育培养质量不高,达不到产业机构用人标准有关。有專家指出,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招生人数少、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拼凑化、实践教学薄弱化及创新创业教育短缺等问题。部分院校尤其在学生实习管理、实习单位优选方面有待加强。其次,这可能与康复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数量和时间不足、质量不高有关。部分从业人员是之前从事运动训练经过短期继续教育培训转行而来的,他们虽然熟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但是理论基础不够完整和系统,不足以应付临床复杂多样的病患康复需要。

4.2 运动康复产业体系及发展模式不够健全

作为当今国际主流大力推广的新模式,社区康复是大势所趋,它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性已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证实[12]。然而,调查显示贵州目前社区康复普及度较差,康复场地和设施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等较大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空白,严重阻碍了运动康复的普适性发展。这可能与贵州目前专业运动康复人才及资源严重匮乏有关。目前,贵州运动康复产业体系主要以公立为主。例如以康复医学和治疗为主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兴义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以针对运动员及大众运动损伤康复和体能训练为主的贵州运动表现与康复中心等,属于残联系统以为残疾人进行功能锻炼为主的贵州省康复医院、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及各地州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等,还有属于民政厅直属的为退役及伤残军人进行康复锻炼的贵州省肢体康复中心等。贵州民营运动康复机构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19年成立的位于遵义的贵州颈卫士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2020年初成立的位于毕节的贵州弘毅运动康复有限责任公司等。调查发现贵州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混乱,多数存在设备不够齐全、治疗人员技术良莠不齐且继续教育不足、对自身定位及未来规划不够清晰等问题。这与潘红梅[18]的研究结果相近。E97C9B83-6F6E-4196-86BA-6BE665CCBB4F

此外,目前贵州公立医院相关科室医生对民营康复机构了解片面,综合医院与民营运动康复机构缺乏联动机制,良性转诊制度未能建立,本来社区或民营运动康复机构可以解决的部分慢病、亚健康、运动损伤等人群都涌入大型公立医院,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挤兑,这与国家提倡的分级诊疗制度相悖。

4.3 优惠政策惠及面有限,资金短缺

党的十九大把发展健康产业纳入国家战略,要求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已出台了系列政策,通过减免税费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建设。贵州省立足贵州特色资源优势,围绕推进大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9],将包括康体运动在内的大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发展大健康产业是贵州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21]。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鼓励贵州各地采取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设施[22]。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优惠政策目前还未能解决以下问题:(1)虽然自2016年贵州已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个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但肌力训练、偏瘫综合康复训练、理疗等常用康复项目还需患者自费。此外,民办康复机构不同于民办医疗机构,以上优惠政策未能惠及,依然要承受较重的财税压力。民办康复机构不能取得医疗资质,其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就受阻,导致客源流失严重,机构运营艰难。(2)运动康复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健康旅游产业等其他健康产业没有形成深度融合,阻碍了集群效益的形成[23]。(3)运动康复产业资金短缺,融资机制和模式不成熟,难以做大做强。

4.4 缺乏技术创新

降成本、补短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任务需要创新驱动[24]。当下,我国运动康复制造业多处于低水平,我国运动康复产业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在于创新能力不足[25]。因此实现运动康复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康复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26]。目前,我国的运动康复技术多是通过派专人出国访学或请国外专家进行短期培训、讲座等方式从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引进而来。通过访谈,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了不少运动康复技术人才,在技术层面缩小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目前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具有我国特色的有影响力的运动康复技术体系及重大理论和技术成果严重缺乏。作为欠发达地区,贵州运动康复产业从技术到管理等多层面更加落后,目前均处于向上海、广州、北京等发达地区学习引进阶段,属于自己康复领域的专利或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当有限。由于地缘经济欠发达、高素质康复人才严重匮乏等原因,贵州想要创新实现运动康复核心技术或理论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5 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定急需完善

当下,国家层面运动康复产业联盟主要有“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分会”及2020年11月成立的“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贵州紧随其后,于2021年6月6日由贵州省民政厅及体育局牵头组织专家成立了贵州省运动康复协会。这对运动康复产业取得国家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学术交流将作出巨大贡献。然而,目前我国运动康复产业行业标准及管理制度均不完善,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大数据统计和资源整合,不利于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我国目前各类运动康复认证机构鱼龙混杂,官方认可并组织的运动康复职业资格认证在我国尚未正式启动,导致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不能考取专属于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虽然2020年底,国家职业大典里新增了运动防护师这一职业及职称评聘制度,考取这一资格证条件之一是需要报考人员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1年。然而职业运动队及健身俱乐部等机构吸纳运动防护师人员很有限,不能满足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需求。包括社区康复在内的康复医疗机构及老年康养机构是目前运动康复技术人才缺口的最大场所。然而,属于医学技术领域的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部分省份仅准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考取,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报考被拒之门外[27],这严重阻隔了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到康复医疗机构等场所从业的路径,一定程度上导致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就业难且基层康复医疗机构用人荒的尴尬局面。

5 贵州省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改革创新路径及对策

5.1 完善高素质运动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5.1.1 外聘专家集中授课,提高学历教育质量和规模

调研发现,贵州运动康复人才高等教育中主要存在师资匮乏、教材拼凑化、学校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对此,可以借鉴昆明医科大学等高校康复专业办学模式,通过与国内外康复专业办学条件较好的大学联合培养,聘请国内外知名运動康复专家针对部分专业课集中时间授课后随之考核的方式是当下优质康复师资匮乏环境下的不错选择。利用专家的多方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师资短缺、实习基地不足等状况,也有利于加强与专家的学术交流[28]。与此同时,还需要高校做好以下几点: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率;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更多地申办运动康复硕士点和博士点,畅通学生深造通道;结合实际情况,适度增加招生人数[29]。

5.1.2 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或高校举办综合性或专题性的康复领域培训活动和学术交流,开发并丰富满足不同层次运动康复从业人员需求的各类课程体系,引导其提高运动康复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5.2 优化运动康复产业体系及发展模式

5.2.1 公办与民营并重,分级康复诊疗

运动康复应从完善供给侧康复服务体系的角度,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建立现代化运动康复产业体系。作为运动康复服务供给方,卫生、体育、社会及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协同合作,形成一个高效、完整的运动康复服务体系,建立三级康复诊疗机构[14]。贵州在实行三级康复诊疗的同时要采取公办和民营两种运动康复服务模式并重的方式为运动康复需求者提供多样化服务[30]。明确不同层级运动康复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运动康复机构间的分级体疗、双向转诊制度,让各级各类的运动康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形成市场公平竞争,为日后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积累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建立医院、社区、患者三者共同参与的康复管理模式,建设适应居民多层次康复需求、衔接互补、上下联动的康复服务体系[31]。借助远程医疗建设县域医疗服务协作平台以方便康复远程诊疗、评估训练。依托高校开展“互联网+运动康复服务”数据采集、标准化、分析等研究,为运动康复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E97C9B83-6F6E-4196-86BA-6BE665CCBB4F

5.2.2 打造民族地区特色运动康复产业链,多产业融合发展

健康产业正成为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贵州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产业资源和养生文化,民族传统节日如布依族“六月六”、苗族“药王节”等都包含多项健康元素,适合发展大健康产业;这里依山傍水,适合发展山地旅游与山地运动产业;这里气候宜人,有丰富的温泉地热及空气负氧离子和品种多样的中药材、绿色食品,适合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借助贵州大数据这张名片,适合发展“互联网+大健康”,建设大健康产业云网数据平台,分析健康、养老、旅游、医药等发展需求[8]。因此,贵州在发展运动康复产业方面应当开辟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打造产业特色品牌,构建“医、养、健、管、游、食”大健康产业链。要围绕运动康复产业链,促进运动康复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绿色食品产业、运动康复辅助器械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居家康复、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康复医疗服务新产品新业态,带动旅游、交通、购物、饮食等其他行业协同发展,反推运动康复产业良性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和文化需求。

5.3 加大医保政策扶持,整合多方资本投资

5.3.1 扩大医保范围

在原有康复医保项目基础上,将临床确有疗效且应用广泛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创办的康复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范围。积极开发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鼓励职工自愿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55]。

5.3.2 多途径整合社会资本投资运动康复产业

加大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政府和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技术专利抵押和股权融资机制,面向社会进行慈善募捐。重点扶持公益性运动康复机构和信誉良好的民营康复机构。

5.4 鼓励创新,完善职业资格认定

运动康复产业改革和创新有助于产业高效、优质发展[32]。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着运动康复产业的技术创新、人才及产学研合作等最高水平[33],需要不断深化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对符合条件的经济效益突出、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产学研创新运动康复产业项目,优先纳入省级课题大力支持。其次,通过成立运动康复行业协会,有助于为行业争取社会地位,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运动康复技术研发。此外,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运动康复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在防病、健身保健、健康促进方面有西方现代运动康复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34]。我们要善于挖掘传统康复中的现代康复价值,创新运动康复技术,学会杂合而治,提高康复疗效。

当下,我国急需加快运动康复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认证步伐,破除体育与医疗行业之间的壁垒,允许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考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同时加快推进运动康复师职业资格认定,推动“体医融合”政策落地,促进更多有志青年坚定信念投身运动康复产业建设事业中。

6 结语

当下,贵州乃至全国运动康复产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然而,高素质康复专业人才的匮乏、运动康复产业体系及发展模式不成熟、优惠政策惠及面窄、资本投入有限、缺乏特色技术创新及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定跟进步伐缓慢,导致贵州运动康复产业发展滞后。建议贵州积极采取措施完善高素质运动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运动康复产业体系及发展模式,加大醫保政策扶持,整合多方资本投资,鼓励创新并加快完善运动康复职业资格认定,推动落实贵州“互联网+大健康”战略,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杜鹏,李龙.新时代中国人口老龄化长期趋势预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1):96-109.

[2]薛允莲,许军,刘贵浩,等.基于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的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7):834-841.

[3]李元,田兵兵,陈睿智,等.攀岩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0):66-73.

[4]任建厂,肖海莉,余庆,等.《“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引领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与思考[J].青少年体育,2020,7(81):123-12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01).

[6]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 /OL].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310/t20131018_66502.htm.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 /OL].(2015-12-07)[2016-09-05].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5/33862/xgzc33869/Document/1458267/1458267.htm.

[8]唐丽娜.Y康复医疗机构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

[9]马壮.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运动康复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2021,19(4):34-36.

[10]王宁华.康复医学概论[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余清,秦学林.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康复中心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8,39(6):24-30.

[12]蔡旭东,刘亚娜,赵焕刚.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6):27-32.

[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2019 [EB/OL]. (2019-07-18).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 universal-health-coverage-(uhc).E97C9B83-6F6E-4196-86BA-6BE665CCBB4F

[14]王国祥,邱服冰,杨剑.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10):1133-1141.

[15]屈冬玉.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J].智慧中国,2018,(11):88-90.

[16]张磊,等.体育产业背景下体育观众观赛动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9-16.

[17]韩松.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8.

[18]潘红梅.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0.

[19]马琨.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18,31(3):1-7.

[20]田海玉,曹煜,陈文佼,等.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竞争力发展SWOT分析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12):2-5.

[21]李世举,赵亮.“互联网 +”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11):38-40.

[22][JP3]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黔府发〔2015〕8号[Z].2015,(4):17-44.

[23]李秋秋.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19,37(4):56-59.

[24]李格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46-50.

[25]康露,周浩.北京市运动康复产业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以运动康复工作室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9-30.

[26]熊琳琳,许泳琪,袁粤先,等.关于运动康复推广的思考——基于对运动损伤及亚健康人群的市场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2):175-176.

[27]吴亚婷,黄越.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结合”发展的意蕴、实然与应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34(2):38-43.

[28]王定宣,陈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103-109.

[29]霍传颂.从女子篮球规则的演变看美国女性体育观念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25-29.

[30]许阁.我国区域运动康复发展的战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1):149-152.

[31]陈立典.加快康复产业发展政策出台[J].康复学报,2017,27(3):54-55.

[32]齐大路,方千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2):71-78.

[33]溫晓妮,李萍,王红霞,等.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改革[J]. 中国康复,2013(1):78-79.

[34]胡精超,赵斌.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51-854.E97C9B83-6F6E-4196-86BA-6BE665CCBB4F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