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

2022-06-01马丽奇张博杨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8期
关键词:轿厢钢丝绳老化

马丽奇,何 洋,张博杨

(北京市东城区特种设备检测所,北京 100058)

0 引言

电梯的曳引力一般由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曳引轮的槽形和材料摩擦因数决定,这也是确定曳引力的重要因素。虽然电梯的曳引力设计上均能满足要求。但是,随着电梯的运行时间的增加,轮槽会因为摩擦而逐渐磨损。当轿厢装载125%额定载荷时,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或者轿厢在紧急制动时减速度的值,超过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最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关检测维修保养工作的进行,切记要遵照可行性强、安全性高、规范化、流程化,如实记录检修数据这些角度来处理这一问题,通过一些方法与手段,不断减少电梯隐患的发生,在完善和改进电梯曳引轮轮槽的安全性上做出努力,确保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 曳引轮轮槽老化磨损解析

1.1 曳引轮的材料质量问题

分析目前事故采样的数据,在曳引轮引发事故的情况下,有很多时候会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材料质量过差,这种情况的解决过程也比较棘手。因为电梯曳引轮的本身位置关键,每次轿厢运行都要使用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无法保证其绝对安全,若发生轿厢冲顶或下溜,后果不堪设想。曳引轮的规格和尺寸一定要按照检规的相关标准确保采购和配置,切勿贪图省时省力,一定要在电梯安装之前确保电梯曳引轮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的可靠、完整,避免事故发生。

1.2 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时,钢丝绳的地位非常重要,与电梯曳引轮的磨损老化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钢丝绳数量与电梯曳引轮数量不匹配,为了降低成本会减少钢丝绳的数量,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将导致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远超预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在磨损初期不易察觉,但是长时间使用后引发事故就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电梯安装人员在选用钢丝绳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用选取,确保钢丝绳数量合乎规范,避免引发这种使用一段时间后,曳引轮磨损远超预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问题的发生。

2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检验

2.1 常规检查方法与手段

在检验过程中,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是定性检测而非定量检测,往往需要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判断曳引轮的老化程度。目前在对曳引轮的维保工作的过程中,对于V 形轮槽在长时间使用后磨损到槽底的这种磨损程度,就可以断定其已经达到了必须更换的程度。

一般程度的磨损情况,往往比较难以确定其是否已经达到需要更换的标准,要通过空载曳引力、上行制动以及下行制动的检测方式来进行判断。如果未通过空载曳引力的测试,就容易引发冲顶等事故,若达到了报废程度则必须更换零件。如果无问题,还需再次进行上行制动进行测试,在上行制动检测中,要观察制动距离,如果制动距离超过了标准规定的长度,就可以明确其电梯的曳引力不合乎标准。也可通过下行制动测试这种方式来判断其受力是否合乎规定的程度,直观看到曳引轮轮槽的老化磨损达到何种程度。这两种方法实用性强,方便高效,是目前被各大机构和单位广泛采取用以检测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程度的手段。

同时,还需要在检验过程中对U 形槽和V 形槽的检验进行区分,了解其每种轮槽的特点,对检验过程有的放矢(表1)。

表1 U、V 形轮槽特点

2.2 辅助检查方法与手段

由于传统方法受检验条件的限制,电梯在检验过程中对于检验精度和效率要求的提高,除了主要检验方法之外,对于新技术、新方法也在不断探索,检测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程度的辅助方法应运而生。

(1)轮槽深度测量法。根据钢丝绳的尺寸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探头,就可以测得其两者间的距离,根据与正常轮槽之间的不同,对其中不符合规范的钢丝绳进行处理,避免其老化程度不断加深。

(2)红外测量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方法,其实质是利用物体辐射红外线的特点进行非接触的红外温度记录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确检测手段,可以精确地对钢丝绳和轮槽两者之间的磨损进行数据性总结,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使工作人员可以较为直观地得出磨损程度的数据。其缺点是对于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需要结合其他检验手段共同完成。

2.3 日常维保和检修

切不可忽视安全隐患风险,要确保曳引轮轮槽以及电梯其他配件得到正常的定期维保。特别是乘载人员的电梯,尤以人流量大的商超为重,因为其日常乘载的人员较多,工作频率较高,其老化程度也是普通的电梯不能比拟的,因此对电梯检测一定要定期如实开展,切不可忽视任何安全隐患。要对日常的维保记录进行采集和记录,确保电梯检测的有序开展。日常维保的运行和检测一定要在电梯停止运行的时候有序进行,确保轿厢中无人无物,按照监规严格执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3 相关磨损情况的实际模拟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电梯曳引轮的磨损进行分析,本文引入检验案例,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电梯曳引轮相关磨损老化程度的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本案例中的电梯参数为曳引轮:忽略不计钢丝绳的滑移,一直货梯额定载重3000 kg,额定速度1.0 m/s,曳引轮节径D=620 mm,轮槽磨损深度差1.5 mm,曳引比为1∶1,曳引轮每转动1 圈,钢丝绳无滑动的运行距离差3π mm,计算结果:。

通过分析可知,在电梯投入使用前将数据调整得较为合理、一致,但是在电梯使用过程中,随着其运行的程度不同,各钢丝绳的受力也不尽相同,磨损严重的那一轮槽钢丝绳更加不牢固,使其隐患愈演愈烈。其关键原因在于各绳槽的节径尺寸不尽相同,轮槽的不均匀磨损导致钢丝绳发生间断打滑,各钢丝绳引发不同曳引速度,又会引发新一轮打滑,再次加剧不均匀磨损的程度。

4 减少曳引轮轮槽老化磨损的对策

(1)日常使用电梯时,维保人员要做好定期的检测与维护,按照规定检查曳引轮轮槽磨损程度和钢丝绳的检测,当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配件时,要立刻进行更换修复,以确保日常使用安全。

(2)电梯在首次使用和维保后,工作人员要确保各钢丝绳间受力作用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要在5%以内才可以使用,过高的误差将会导致潜在的风险隐患。

(3)改良相关配件的工艺和安装的规范化,在加工时,要使用耐用材料,同时保证相关配件的良品率。在曳引轮及其轮槽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符合相关标准的指标要求。

5 总结

随着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检测得到电梯从业人员的重视,相关维保人员在日常检修和保养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最新的规定和要求如实履行工作,相关科研人员也要进行技术攻关,继续研发先进的技术手段用以检验曳引轮轮槽磨损程度,为电梯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坚实保障,相关检验部门也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电梯的使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轿厢钢丝绳老化
塔式起重机钢丝绳的计算与应用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关于将Φ13导引用防扭钢丝绳替换为Φ15的研究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杜绝初春老化肌
基于EVALPSN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避撞设计与实现*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