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2022-06-01王福兰

家长·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材初中语文语文

王福兰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上,我国各阶段教育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性学习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这已经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课堂提问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提问的教学方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想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初中语文課堂教学中落实提问,对学生而言是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但教师必须注意提问的有效性,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质疑精神以及创新、思维以及语言等综合能力,从而打造一个高质量课堂。

一、合理把握好语文教学提问的度

(一)提问密度

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在难度上应遵循适应性和兴趣渐进的原则,因为如果问题太难,初中生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逐渐会产生消极心理;要是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并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将其解决,这样问题的提出就没有任何意义。并且初中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他们正处于独立意识极其强烈的阶段,课堂纪律很可能会因此受到干扰。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中随时配合教师的教学节奏,以不同的思维与逻辑方式对语文内容形成新的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提问的时间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合适的时机提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合时宜的提问,便会让学生对提问感到懈怠,并且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上把学生看作成课堂主体,让他们始终作为探索发现者,教师除了提出问题外,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后就进入教学,接着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给学生适当提问,但停顿的密度不能太高,应分为不同阶段,如此才能把握好提问效果,并让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提问梯度

梯度指标指的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因为语文知识本身就有着相应的规律,比如,教材中就是按照时间排列顺序,而且翻开每一个章节会发现,内容上会先从一些资料背景再推出具体知识,这所展现出来的是相应规律。如果将要学习的知识比较有难度的话,教师必须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使学生能将其明确,当他们把问题一步步揭开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开展下一步教学计划。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会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教师在课前就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在分配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问题导入,整体形成一种梯度性提问。比如,第一个是情景融入,这里要从某个童年的歌谣或伙伴以及秘密为出发点给学生提问,问他们是否有难忘的人或故事,并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和提出个人见解。接下来的提问内容就是关于作者,因为学生可能对鲁迅有一定了解但并不是特别深入,这时教师要对他们适当地点拨和提示,逐渐引导初中生将鲁迅各方面知识掌握。同时,教师要对背景资料以及鲁迅其他作品的扩充。第二个提问环节主要是对现代散文的知识,包括分类和特点,让学生逐一掌握。第三个是课文中的生难词、多音字、各种词语。这里的提问要从生难词入手,然后是多音字和其他词语,建立在一边讲解一边提问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讲解前,教师应对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在简单阅读过程中把文章的自然段、中心词等简单问题找到,文章解析完成后再深入地提问。第四个是完成讲课后的综合性提问,要把所有的知识和要点整理到一起,对学生实施提问,建立在合作和学生自主思考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梯度性提问,让学生从简到难地在问题上进行思考探究和学习。

二、科学进行课堂提问时机把握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学生想要弄明白某些问题但还没有明白的时候,不能对他们进行启发,要是学生想说却不说出来,也不要去启发,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核心也在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初中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必须考虑内外部诸多不同因素,把提问的效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抓住最佳时机,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教学提问的能力,在最佳的时间段内让学生把他们心中的疑问以及对学习的探究心理表达出来。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学习《伟大的悲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提问时要注意时机的把握,如果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教师就给学生提出太难的问题,他们很有可能会被这些困难阻拦,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但教师把握时机在最适合的地方进行提问,顺便能让提问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过程中,学生先对课文简单阅读,阅读前教师提出问题,要求他们阅读两遍和默读一遍,然后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把课文讲解故事叙述出来。接下来教师讲课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一个自然段地逐一讲解,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科斯特上校在生命的最后还要记日记?英国国王跪下当年的几位英雄代表什么?你认为科斯特是一个英雄吗?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等。教师在讲解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提出这些问题,会让学生对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然后分析。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最好的,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课堂教学的时间基本上在45分钟,因此教师能开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在进行有效提问的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要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合理,并在课前设定好教学计划,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节奏完善学习过程。提问可以充满针对性,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内容抓住关键,前提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认真仔细且深入探究教材大纲,认真设计好每一个问题,立足于教材但也要超过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展开思考。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会学习《观沧海》,分析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能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意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提问的时间上应合理分配。比如,课堂刚开始时,教师要提出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他的简介,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把握诗词大意进行提问,最后要总体分析作者写作的意义和他所要表达的情感。把提问分成不同时间段,科学地分配,能让学生将诗人曹操这种浪漫主义激情、气吞山河的气势以及胸怀天下的积极进取精神充分吸收,这才能让课堂得到合理规划,并在提问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科学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1DDD13BF-3125-4A8E-BA18-58E8DF16E770

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学专家皮亚杰曾经指出智力上的工作大多都依赖于兴趣,从这里也能看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当学生的趣味心理被激发出来后,他们就会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例如,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层次,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所演变成的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广泛应用,包括微课和翻转课堂等,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教学方式最终的效果就是以多元化的形式,包括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给学生展示知识点,从而实现抽象转形象以及丰富化效应。对此,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技术融入课堂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加以利用。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学习《孙权劝学》这篇课文,很多初中生对三国和孙权都有所了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新三国》电视剧中剪辑一段视频,比如,孙权的哥哥孙策去世,要求孙权主持江东大局,但孙权知道当时的大都督周瑜和哥哥关系甚好,以及朝廷中很多元老級大臣对自己肯定不会服从,所以就跟周瑜说,让他担任江东君主。当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教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学生会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孙权这样做是为了明哲保身;有的学生说这属于以退为进,警告周瑜。但无论如何,教师都能从提问中引导学生对孙权这个人进行思考,增添了课堂的互动和灵活氛围。接下来教师继续讲课,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其中插入一些趣味性图片或短视频,合理地根据某些问题展开提问,这样的教学模式结合了多媒体辅助工具以及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四、提问语言的合理化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教师提问时所运用的语言也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有着一定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语言精准简明,不能出现不清晰或太过深奥的话语,否则会让学生产生一些混乱的思想。教师要注重提问语言的专业性与学科的关联性,尽量使用语文学科中的术语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以将提问精简化,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样不论是对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有所帮助的。与此同时,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掌握专业化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融会贯通,建立综合性的学习逻辑思维,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知识外,还要用一种平等和谐的语言与初中生展开交流互动。如学习完某教材知识点后,教师给学生活动的主题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真实案例,通过这些简单的交流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近,同时增强师生情感互动。

五、科学的展开课堂提问评价

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解决问题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那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正确作出回应,提高初中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性。比如,讲解到某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接下来学生要在思考分析和交流互动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到规定时间后,学生会把结果发表出来,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出正确回应。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应给予他们相应的表扬,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问题思考兴趣;对那些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应杜绝批评,因为他们也主动参与了,所以教师应用鼓励提高其自信心;对那些课上不主动积极而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应适当提问,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有效提问教学模式。整体上来看,在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能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效率的提升、课堂气氛的营造以及健康的心理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六、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激发提问热情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展示心理,在课堂中也是如此。尽管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仍然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以及鼓励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热情。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会处于一个既是竞争也是合作的状态,教师再辅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及打分标准,那么学生的学习目标便会是超越自身以及与同伴一起超越他人。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远比师生之间的差异要小,高质量的小组合作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深度探索中遇到的问题,相当于为学生拓展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可以延伸到课堂内外,让提问不再是教师的专属权利,而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工具。

七、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不仅是基础知识,还要学会使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我提升与深度探索,这才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倡导的语文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以举一反三的方式进行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涵盖的范围十分广大,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极大的帮助。在提问时,教师便要以课堂内容为出发点,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实际情况,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内容,并且以独立思考和问答的形式检验学生的探索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探索方向。拓展性的学习不需要固定的安排,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信心的建立才是最主要的。总之,提问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它对学生的学习方向有着引导作用。

八、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在初中开展课程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无论是对哪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当学生进入初中后,他们在语文学习上也将有所深入,所以教师对此开展有效性提问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有效性提问的课堂教育内容与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宋行军)1DDD13BF-3125-4A8E-BA18-58E8DF16E770

猜你喜欢

教材初中语文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