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2022-06-01刘义雪

家长·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形核心素养

刘义雪

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明确了后续教学创新的具体思路和方向。同时,为了属性结合思想在教学实践环节得到有效的运用,立足于现状总结了几点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作为后续的改进建议,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启发。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都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做出了积极的调整,加速了教学创新,其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得到了许多教师的重点关注。数形结合即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灵活转化解决数学问题,这里的“数”指的是数字和数量关系,“形”是图像、图形,具体的应用手段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择,以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深入分析,逐步确定了这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此,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和办法加快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下文便针对这方面内容展开详细论述。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分析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现状,有必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尝试将数形结合思想有机渗透教学过程。而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巧妙转化,展现出“数”的特性或“形”的属性,由此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根据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复杂问题直观化、简单化,这样便进一步确保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具体来讲,对课程中涉及的理论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定理与公式等,仅凭借教材上的讲述,学生必然很难理解,相应地在后续实践环节也会面临较大的困难。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生动立体的图像或一些几何图形呈现知识的本质,尤其在解题过程中,可借助图形挖掘各项数字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逐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从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形势来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小学数学教学在执教过程中需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在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如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数学学科存在畏难心理等,显然这直接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更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入。而数形结合思想的出现和运用,为教师着手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有助于加快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确保学生能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数形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因而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者,数形结合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剖析问题,有利于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挖掘数学的本质,同时进一步探寻生产生活中的数学,如此便充分响应了新时期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结合思想存在的误区

(一)认识不足,目标不明确

根据上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的简要解析,进一步明确了应用这种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值得相关教师展开深入研究和实践。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目前仍有很多教师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无论是思想还是教学常用手段都仍旧局限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这种思想上的局限直接阻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故而导致不少教师缺乏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后续实践成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此外,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不足,还会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需要密切联系新课标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新教学方法的作用與优势,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在运用阶段没有考虑教学方法与课程之间的适应性。比如,在学生对数形结合本身没有建立概念的情况下,应用“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换讲解知识,此时必定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效果,甚至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对此教师应该引以关注。

(二)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焕发课堂的活力,实现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价值目标。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普遍停留于以下两个阶段:第一,教师没有重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一味地追求效率和短期内的教学成果。显而易见,该模式下学生所处地位较为被动,自然难免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等不良问题。第二,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教师仅仅会在解决一些复杂数学问题的时候渗透这种思想。诚然,数形结合在这一学习阶段的应用优势极大,但其价值还远远不止于此,还应将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及课前预习、课后自主巩固等阶段与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高效工具,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完善,所以这也是后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方面。

(三)缺少实践,教学创新力不足

从数形结合思想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来看,虽然很多教师积极落实了这项策略,但基于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仍旧未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成效,继而阻碍了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分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为基础和载体,要为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提供平台,然而在现阶段的课堂上可以明显地发现,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习题训练,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都仅仅停留于表面,不能深入问题的核心,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尤其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的是,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与社会生产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不开关系,对此数形结合思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他们深层感知数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重新认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这也是教师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策略

(一)改进教学观念,重新规划教学思路

对教师而言,想要完成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程的创新改革,就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所以,教师要深入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客观认识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必要性,同时根据这一新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各方面作出合理化的调整。在这阶段,根据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教育理念,教师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增强基础理论教学效果,还应该着重思考如何利用数形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强化数学运算和解题训练,由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此外,不能盲目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全面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等各项要素,据此分析应用数形结合办法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策划方案,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具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要遵循“一法为主、多活配合”的原则,争取为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创设一个最理想的环境,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6D7319E4-1E1C-4F0C-B25E-1388EB78AB75

(二)利用数形结合解析抽象的数学概念

正如上文提到的,在很多数学知识的学习阶段,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够成熟,难免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理解偏差等问题,尤其是遇到抽象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很多学生都会感到难以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采用更简单直观的方式解析数学概念,通过生动的图像、图形,将抽象问题具象化,继而开展高效化的教学。比如,对“四舍五入法”这样一个数学概念,从教师的角度看其实并不难理解,但对学生而言通过图形图像这种更直观的表现方式往往更能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在后续解题过程中也不再仅仅是停留于机械性模仿的程度。对此教师应该摒弃从前通过反复强调和大量练习培养学生如何正确求取近似值的教学方法,可尝试将“四舍五入法”的讲解与数轴联系在一起,使数形结合,这样学生便能更清晰地观察到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原理,最终完全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此外,利用数轴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小数的大小比较:数轴上的点与数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利用这一特性教师便可快速推进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在0.3与 0.4的大小比较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0.3和0.4哪个距离“1”更近,而数轴上越靠后的数字越大,继而学生迅速得出了0.3<0.4的结论。由此可见,数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形结合的一项重要工具,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对此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

(三)通过图形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在数学学习中,良好的思维模式往往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找到解题思路,尤其是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必须活跃,在做题过程中头脑要迅速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尝试从数学的专业角度入手揭示问题的本质,然后再利用正确精简的方式解答。以下面这样一道数学题为例:“小美妈妈和邻居小丽妈妈一起去超市卖水果,其中小美妈妈买了5个苹果,而小丽妈妈比小美妈妈多买了3个苹果,那么请问小丽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在这个题目中,由于表述方式不够直观,班级里有很多学生没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思路,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理解题意。比如,在草稿纸上画一条线段,再将线段分成5等份,分别代表5个苹果 ,这一部分代表小美妈妈买的苹果总数,然后在线段后面添加3等份用来表示小丽妈妈比小美妈妈买的苹果多的那部分。如此便能非常直观地看出小丽妈妈一共买了8个苹果。或利用化小圆圈的方式代替线段,画完再让学生数,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充分的锻炼,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升,手脑协调性大大增强,使他们真切窥探到了问题的本质,最终确保了解题过程的高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形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在实施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鼓励学生要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疑问,并尝试通过数学角度和数学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这一方面,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创建一个更自由的学习空间,巧妙地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鸡兔同笼”这一常见问题为例,教师提问学生“一个笼子里装有若干数量的鸡和兔子,已知一共有10个头、28只脚,问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采用以形化数的方法展开思考和探究,学生纷纷尝试用一个“○”代表一个小动物的头,然后分别在这10是“○”底下添2只脚,最后将剩余的脚补充好,这样学生就得到了“笼子里一共有6只鸡和4只兔子”的答案。然后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我整理的时间,根据刚刚的计算方式,学生经思考和讨论逐渐理解了这道题里面的数量关系:先假设笼子里有10只鸡,然后计算得10只鸡共有20条腿,此时还剩“28-20=8”只脚,再将这8只脚两两一组平均分配到4只鸡的身上,最终计算得出笼子里有“8÷(4-2)=4只兔子”,“10-4=6”只鸡。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较好地体验了“数”与“形”的结合,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长此以往数学思维品质必将获得进一步优化。

四、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对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相关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根据现阶段数形结合思想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所体现的问题和误区,要立足于数学学科特征以及数形结合的本质,研究有針对性的改进方法,争取进一步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工具性和实效性。数形结合思想要与数学概念的认识、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以及数学规律的探寻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教师还应该科学指导学生利用好这一关键的工具和学习方法,由此促进课余时间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运算和数学探究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的发生与解决。小学数学教师务必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让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

(宋行军)6D7319E4-1E1C-4F0C-B25E-1388EB78AB75

猜你喜欢

数形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