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农与“扬州八怪”书画交游考略

2022-05-31莫金龙

收藏与投资 2022年5期
关键词:交游金农高翔

莫金龙

摘要:金农学贯古今,精通书画、诗文、治印,尤喜收藏金石拓本,深厚的学识与才情使他成为“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虽终身布衣,但通检冬心诗文集,不难发现其交游圈甚广,尤其与后来称为“扬州八怪”的汪士慎、高翔、郑燮等人往来密切。他们皆有颇高的诗文修养和独特的艺术见解,在彼此的交游中相知相惜,互相影响。

关键词:金农;扬州八怪;交游;郑板桥

金农(1687—1763年),浙江钱塘人,初名司农,字寿田,后改名为金农,字寿门,自号冬心先生,又号金吉金、昔耶居士、如来最小弟等。因其一生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所以又自封闲号“三朝老民”。金农学贯古今,精通诗书画印,尤喜藏金石拓本。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续集》《冬心先生随笔》等,深厚的学识与才情使他成为“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

金农虽终身布衣,但通检其诗文集,不难发现他的交游圈甚广,尤其与“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高翔、郑燮等人往来密切,其中最年轻的罗聘更是成为他晚年的得意弟子。在彼此的频繁往来中,他们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交游圈。因金农性情孤峭、不随附于人,交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笔者以金农为中心,从“扬州八怪”成员中择取与其交游事迹可征者若干人,逐一考述。

一、与汪士慎的交游

汪士慎(1686—1759年),“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左盲生,安徽休宁人,流寓扬州。工诗书,善篆刻,以画梅称颂于世。

汪士慎晚年双目俱瞽,但他并未因此消退对书画创作的热情,反以梅言志,坚守文人风骨,笔下梅花更是气静神闲,墨淡趣足,这亦是他一生疏淡、高洁、不染尘垢的人格写照。其《岁暮自嘲》中写道:“莫道称高蹈,孤清性所耽。结欢无热客,侵梦有烟岚。”汪、金二人性情恬淡豁达,不随浮尘世俗,品性、兴趣亦有相同之处。金农曾言:“画梅之妙得二友焉,汪士慎巢林,高翔西唐,人品皆是扬补之、丁野堂之流……”(金农《画竹题记》)。金农与汪士慎因画梅相知相交,对其品行高洁的认同,也是金农与之交游的原因。

两人交好的记录尤多,如同游茱萸湾,谈诗论艺。金农曾作《忆康山旧游》,以寄怀汪士慎及诸友。乾隆二年(1737年),汪士慎移居“高寒草堂”时,金农欣喜之下作《汪处士慎将移家先寄一诗》以表祝贺,后又亲自登门做客,汪士慎亦赋诗记述:“饥渴三年别,衡门一笑亲……相怜复相慰,落笔占千春。”(汪士慎《巢林集》)这些诗文描述了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风烛残年相藉相慰之情。另外,史料还记载了汪士慎失明后与金农病卧时的交往画面:

“汪六(士慎)失明三年,忽近展纸能作狂草,神妙之处,俨然如双瞳未损时。知予卧病萧寺,自携大书一通见赠……相对终日,尘事俱忘,王右军云‘人生老病,当以乐死,信哉信哉①。”

在生活困苦与双目俱瞽的双重打压下,汪士慎反而更加豁达。他以心观察世间万象,以惊人的毅力和豁达的态度书写狂草,金农认为“神妙之处,俨然如双瞳未损时”,并赞其“盲于目,不盲于心”。在他窘迫之时,金农赋诗作画赠予汪氏相慰,而当金农卧疾萧寺时,汪氏亦携大书前去探望。金农认为与汪氏相聚,能够让人忘却尘事,甚是乐哉。可见两人的友谊之情,诚笃如是。

二、与高翔的交游

高翔(1688—1753年),“扬州八怪”之一,字凤岗,号西唐,又号西堂、樨堂,江苏扬州人。善山水、花卉、八分书及篆刻,著有《西唐诗钞》。阮元《广陵诗事》载:“西唐工八分书,晚年右手废,以左手书,字奇古,为世宝之。”②该史料即可作为高翔右手残疾的佐证,但庄素娥认为高翔并未废右手,而是世人将其与高凤翰混淆之故③,笔者亦持此观点。

金农一生好藏砚,曾题记云:“铭曰:‘白乳一泓,忍草一茎,细写贝叶,经水墨云山粥饭僧。属广陵高翔以八分书之,汪士慎镌其背。”④这方由三人合作完成的砚铭,意义绝非一般。虽然此砚后来易米于贵人,但忽念及此故物,亦念及故人,遂有“紫衣三载已飘零,笔墨无缘再乞灵”“到处云山到处佛,净名小品倩谁书”④之叹息。另从金农对高翔隶书的赞赏来看,即可知两人在汉隶取法上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高翔喜画梅,金农认为他与汪士慎所画梅花皆具高格,各领风骚。如其所言:“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西唐画疏枝,半开亸朵,用玉楼人口脂抹一点红,良缣精楮,各臻其微。”(金农《画竹题记》)而他们对金农的画作亦知之甚深,曾共同称赏金农画竹曰:“赏予目无古人,不求形似,出乎町畦之外也。”两人认为金农画竹不求形似,重在神韵,且具有出乎窠臼之外的创新意识。金农与高翔时有诗画往还,《冬心先生集》卷首的“冬心先生四十七岁小像”即为高翔所画。他曾作山水图赠金农返钱塘,金农并作题诗:“抵家匝月深,闷怀若墙堵,展轴每思君,何时奉清尘。”(金农《冬心先生集》)由此可见,金农通过作诗以怀念与高翔的友情。

前面在谈及金农与汪士慎的交往时,金农所作《忆康山旧游》《画竹题记》中无不涉及高翔。不难想象,两人经常与志趣相投的友人频繁往来,且在一些特定的场所,进行雅集活动。

三、与郑燮的交游

郑燮(1693—1765年),“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进士出身,曾任知縣,辞官后客居扬州,以鬻书画维生。能花卉、篆刻,书杂分隶法,自号“六分半书”,著有《郑板桥集》。

金农与“扬州八怪”书画家群的交往中,板桥可谓最密切的一位。他喜画兰竹,更以“六分半书”著名。所谓“六分半书”是精于隶书与楷、行,并将篆、隶、楷、行、草融为一体,而以隶法与黄庭坚体势相融为主,又称“板桥体”⑥。如此背离传统的书法明显是对当时馆阁体的反叛,而不拘于案臼、另辟蹊径的创作思想与金农颇为相似。D29D2B94-AE6C-4A5D-B46D-560E633E5A64

两人除艺术理念相近之外,他们对彼此的品格与艺术表现也相互欣赏,金农《画竹题记》云:“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也。”“兼众妙之长”亦是金农对自己书风取法之写照。板桥在《赠金农》中也赞其曰:“乱发团成字,深山凿出诗。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⑦板桥与金农不囿于传统而另辟蹊径的艺术观,以及相投的个性,使他们彼此心有灵犀。又金农《自书写真题记》⑧中载:

“十年前卧疾江乡,吾友郑进士板桥宰潍县,闻予捐世,服缌麻设位而哭,沈上舍房仲道赴东莱,乃云:‘冬心先生虽撄二坚,至今无恙也。板桥始破涕改容,千里致书慰问。予感其生死不渝,赋诗报谢之。”

据此推测,乾隆十四年(1749年),时板桥由范县调署潍县的第四年。千里之外,听闻金农病逝之谣言时,误以为真,便服缌麻设位痛哭。金农为感怀板桥生死不渝的交情,即赋此诗以报谢之。

书画雅聚、诗文邀赏是文人间的交往方式,板桥曾以“六分半书”录金农小诗《夜台八景》(图1),诗中地狱诸景在金农看来如同人间百态,何等揶揄,满溢着参透世态炎凉及玩世之意味,板桥对其“伤时不遇”的境遇倍感同情与关切。两人还时常出入谢馆秦楼“杯酒言欢,永朝永夕”,板桥更是感言“杭州只有金农好”⑨。

四、与罗聘的交游

罗聘(1733—1799年),“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字遁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后迁居扬州。擅人物、佛像、山水、花果等,笔调奇诡,卓然不群。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

罗聘比金农年少46岁,是金农晚年寄寓扬州时所收弟子。然罗聘天资甚高,虽承其师风,却能走出自己的风貌,又性格奇异,曾以《鬼趣图》闻名于画坛。金农曾赞其曰:

“聘学诗于予,称入室弟子,又爱画,初仿予江路野梅,继又学予人物、番马、奇树、窠石,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焉。聘年正富,异日舟屐远游,遇佳山水,见非常人,闻予名欲识予者,当出以示之,知予尚在人间也⑩。”

其实,罗聘求学于金农之前已具备坚实的绘画基础,后得金农的悉心指导,故绘画技法更加纯熟,创作题材多样,尤其是画梅,深得金农真传。罗聘不仅向金农学习诗画,还研习佛学,受其影响也皈依佛门,并自号“花之寺僧”。另外,金农与罗聘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金农因画梅(图2)名声大震时,索画者如云,而罗聘此时所仿金农绘画惟妙惟肖,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为解其师无暇应付索画之围,学生“提笔上阵”也是情理之事。当然即便是“代笔”,也需要在金农创作思路的指导之下完成。故宫博物院所藏金农致罗聘二札,文中多要其代笔之事,兹举为证。

《致罗聘札》其一:“二佛像古雅莫匹,真绝艺也。但主像所余纸无多,题字大小不称耳。面相须发极画庄严,奇树忍草,令我叹赏不置。墨竹纸,明晨同墨汁一齐送来,重为我画,当觅佳物奉酬也。廿七日,灯下札。”

《致罗聘札》其二:“朱竹设色须鲜华而有古趣才妙,多留空处,以便题记,复作一篇也。墨竹照前幅,不要过奇,墨汁半茶杯可了墨竹也。二马乘兴写之,必有可观也,书侯秃笔扫骅骝不足数矣。农小札,遯夫贤友足下,廿八日晨起。”q

此二札不仅描述了金农指导罗聘在构图、题记、用墨等内容上的严格要求,细心深入,还印证了罗聘为金农代笔的事实。由此可见,他们不仅是情谊深厚的师徒关系,还是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罗聘好游历,在金农逝世之后,他沿金农的足迹遍历楚、越、齐、豫、燕、赵等地,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艺术熏陶。经过多年的搜求,他将散轶的《冬心先生续集》重新编纂刊刻行世,对于金农来说一生得一真弟子足矣!

除上述人物之外,与金农同期交往的画友还有华嵒、李方膺、黄慎、杨法、陈撰等人,他们多为一介布衣或出世不名的“扬州八怪”成员。在学界,金农历来被视为“扬州八怪”之首,他不仅年岁最长,学养最深,而且艺术品格最高。因生于杭州,成名于扬州,所以他的存在,亦凝聚了江浙两带文艺圈的关系。金农与“扬州八怪”成员虽各有不同的人生际遇,但性情相近、志趣相投,在彼此的交游中,相知相惜,互为影响。尤其在艺术观与艺术表现上,其勇于跳出传统的桎梏,不趋时流、独具创新,以少数人的力量汇集成一股另类的创作思潮。

注释

①(清)金农:《冬心先生续集》,张郁明等编:《扬州八怪诗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13页。

②(清)马宗霍:《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14页。

③庄素娥:《高翔和他的山水画》,国立艺术学院,1989年版,第134页。

④(清)金农:《冬心先生集》,张郁明等编:《扬州八怪诗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⑥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年版,第329页。

⑦(清)郑燮:《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⑧金農:《冬心自写真题记》,张郁明等编:《扬州八怪诗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⑨(清)郑板桥:《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4页。

⑩(清)金农:《自写真题记》,第179页。

q萧燕冀:《金农书画艺术》,齐渊编:《金农书画编年图录》,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D29D2B94-AE6C-4A5D-B46D-560E633E5A64

猜你喜欢

交游金农高翔
《巧用对称形》教学设计
图说书法
画家也有经济头脑
柳诒徵与镇江名流交游略考
浅谈刘禹锡交游与创作之间的具体联系
顾梦游与方文交游考论
清代辽东诗人戴亨交游考
金农出口成章
金农军
“嘉德威”音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