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2-05-30黄晓华邓亚飞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黄晓华 邓亚飞

摘 要: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强调以文本为基础,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应用,提高学生高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章结合英语阅读RISE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课堂活动,推动学生掌握并内化语言知识,并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提高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深度学习;RISE教学模式;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0-0043-03

引  言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是学生个人发展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提出了这一重要理念,目的是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使他们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1]。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在英语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完成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可以促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其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主要的方式之一。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基于英语阅读RISE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英语深度学习的内涵

2005年,黎加厚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他认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批判性学习的一种能力,可以打破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认识结构,并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和体会。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集深度学习理念于阅读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解读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迁移能力。

英语深度学习强调深度解读阅读文本,正确理解文本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性合作学习,以此拓展阅读学习的深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并主动思考,以此促进学习内容的整合与提升。为了让学生达到学科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教师还应根据文本内容,创设真实并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成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文本迁移和应用能力。

二、英语阅读RISE教学模式

2016年,周大明提出了RISE教学模式。RISE是阅读课的四个教学环节,包括阅读(Reading)、探究(Inquiring)、分享(Sharing)、表达(Expressing)。其中,阅读(Reading)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深层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和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并了解外国文化。探究(Inquiring)是内化语言知识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后探究学习,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分享(Sharing)是语言内化强化的环节,在个人阅读、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两人对话或者小组活动,对文中信息进行交换,对内容进行意义协商,从而发展学习能力并培养交际策略。表达(Expressing)是语言输出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RISE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设疑和目的去阅读、交换信息、探究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及创造,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并培养核心素养。

三、英语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所选教材源自《剑桥国际英语教程3》的一篇记叙文。文章由第一个总起介绍段、三个小故事的主体段落和最后总结段落组成,结构非常清晰。文章讲述三位英语教师到三个不同的国家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交流中产生误会的经历。文章内容通过建立不同国家文化习俗的基本框架,促进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文章的语言比较地道,同时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较紧密。文章主要由三个小故事组成,阅读难度不大。教师设计分角色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信息沟”,激发学生阅读和交流的兴趣,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面向的是我校初二某班的学生。该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扎实,他们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接触了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部分学生已经有出国体验不同文化习俗的经历。此外,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在描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时,不少学生的词汇量还是较为匮乏的。对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价值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文章的框架及脉络,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内化并运用这些知识,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并最终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例为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教学目标设置如表1所示。

四、教学过程

(一)阅读(Reading)

Task 1 Greet students and set a situation: I'm making a travel plan for my summer vacation, and I need some help from my students.

设计意图:引入话题,提供有关文章提及的三个国家的文化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贯穿全课的情境——我暑期计划到文章里的三个国家(Micronesia、Bulgaria、India)旅游,简单介绍了这三个国家的特产(海鲜、玫瑰、珠宝),并邀请学生帮忙了解更多信息以便我做好旅游攻略。

Task 2  Ask students what they think of 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and why.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在国外生活的感受,并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

Task 3  Read for information: (1)Lead students to read paragraph 1 and find a similar expression of “confusing” in paragraph 1: miscommunications; (2)Guide students to predict what may be mention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3)Lead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ether miscommunications often happened when living abroad and what kind of problem they had.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猜测本文的关键词——miscommunication的词义,这也是一种阅读微技能的训练。在学生提炼和整合文本关键信息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接下来的段落会提到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学习本文的兴趣,引导他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预测下文。

(二)探究(Inquiring)

Task 4 Ask students to read paragraph 2 and sum up what happened to Lisa according to the mind-map and lead them to guess the meaning of“rephrased”, and show how to rephrase“Do you have cold drinks?”.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复述文段内容,提高他们提取并总结信息的探究能力,也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在实际运用中如何用话语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rephrase”。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使用新词的语用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在用中学的能力。

(三)分享(Sharing)

Task 5 Interview for information: (1)Assign group 1 to read the third paragraph, group 3 to read the fourth paragraph and prepare to answer questions from a reporter; Assign groups 2 & 4 to prepare some questions to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say“yes”or“no”with the help of the mind-map. (2)Ask students to make an interview together and then invite one pair of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interview of Tom and one student to retell the experience of Jane.

設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获取信息和交换、总结信息,并利用活动让学生内化伙伴分享的跨文化交流经历,为接下来的总结文章主旨大意做好铺垫。

(四)表达(Expressing)

Task 6 Lead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passage? (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全文,并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积极包容、主动融入其他文化的意识。

Task 7 Ask different groups to choose to finish one of the tasks: (1)Make use of the knowledge of customs in the three foreign countries and make a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fferent situations: buying some fish in Micronesia, some roses in Bulgaria, and some jewelries in India. (2)Act out a miscommunication experience t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or heard.

设计意图: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具体交流情境,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通过让部分学生表演自己经历或者听说过的跨文化交流误会的故事,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本节课内化的知识来进行输出,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最终实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标。

五、教学反思与建议

深度学习观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提前对阅读篇章进行全面的深层解读,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相应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拓展阅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对文本的剖析深度将决定学生学习的深度,如果没有前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课上适当的引导,就无法让学生达到优秀的输出。

深度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并通过内化结构化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适当的“设疑”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主动思考和探究。这个过程就要求教师设置好问题链,推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应用,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阅读RISE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善于分析阅读材料,整合语言知识和技能,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思想和文化,找出作者背后的写作意图,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训练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这样的英语阅读教学才可以推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促进语言产出,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RISE教学模式能充分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升华,促进学生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學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结  语

文章通过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创立真实的英语情境,通过阅读、探究、分享、表达,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计环环相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拓展了英语词汇,掌握了英语表达技巧,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并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晓芳.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7):18-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黄晓华(1988.12-),女,广东湛江人,任教于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荣获第三届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初赛一等奖,2017届初中教育质量绩效评估先进工作者。

邓亚飞(1990.9-),男,江苏徐州人,任教于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荣获第三届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高中组三等奖,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