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领巾

2022-05-30梅林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领巾发式龙华

梅林

如今很多清宫剧的角色造型中,常常能看见宫廷妃嫔在脖颈处佩戴一条白巾。现在网络上普遍称其为“龙华”,但从现有史料来看,“龙华”一名却无记载,极有可能是个后人臆造的名词。这条“白巾”实际上名为“领巾”,多出现于清朝中后期,且也不一定总是白色的。

清初满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为便于骑射,服饰多窄袖贴身,而衣领,则承袭了金人服饰“大袄子,不领”的特点。在清代早期画像中,满装的领式大多为圆领。譬如《孝庄文皇后常服像》中袍服领子便为圆形,没有装饰,样式极其朴素。

直至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清朝疆域逐渐稳固,皇家贵族的生活和服饰随之从俭入奢,简单的窄袖袍服不再能满足他们对礼仪和美观的追求。《北平风俗类征》记载:“罗巾护领以御风寒……注云,妇人领巾也。”意思是宫中妃嫔在空荡荡的圆领上,佩戴领巾得以御寒。而且根据季节不同,领巾的质地也有所不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提到,在贺年时妃嫔们“以敞衣有绣花挽袖加卷领为恭。敞衣无领,随时必加卷领,随时者,皮、绒、缎、纱之别”,这里,“卷领”便指领巾,“敞衣”即宽松的氅衣,是道光时期后宫妃嫔的日常便服,多搭配领巾。领巾大约2寸宽,围在颈部,一端收进第一颗盘口所处大襟里,另一端垂在胸前。有学者考证,这种搭配正是始于这一时期。

随着清皇室贵族服饰的日益宽大,其袖口、发式、领饰也趋向华丽繁缛。道光、咸丰、同治时期,领巾多为纯素色且长度短,但到了清末,领巾上出现刺绣、镶嵌等工艺,《北平风俗类征》中记载:“今京师妇人领系白绢巾,长垂数尺余。”此外,领巾形制的变化还与宫妃发式的变化相呼应。同治时期,时兴精致小巧的“两把头”发式,搭配较短的领巾,到了清末,“两把头”加大增高,变为“大拉翅”,领巾便也有了加长加宽的趋势。《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像》中,慈禧身着便袍,头戴大拉翅,所戴领巾绣有团寿纹,甚至长度已及腰部。旗装所搭配的高底鞋,垫高了身长,再搭上长发式、长领巾,显出宫中贵妇庄重威严的气场。

清末民初,女性满装开始出现立领,高至脸颊的领子成为一种流行服饰特征。立领的出现使得女性不再重视领巾,领巾不再平整顺直,不再绣有花样,看似随意地扎在领口处。而后,随着清朝走向没落,人们渐渐不再佩戴领巾。领巾,见证了清朝服饰的演变,最终也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终结,退出了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领巾发式龙华
启发式提问
斑比的红领巾
领巾成团食之有道
点燃自己
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红领巾·萌芽 2019年1、2期合刊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浅析清代汉族女子发式造型对当代发式设计的影响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发式
Influence of bending rigidity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local flow 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