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研究分析

2022-05-30谢中博

羽毛球 2022年11期
关键词:训练心理素质

谢中博

前羽毛球世界冠军,2012年调入国家青年队任男双教练,2013年至2017年调入国家一队担任男双助理教练,现任四川省羽毛球管理中心主任兼四川省羽毛球队双打主教练。

摘要: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兼具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想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的灵活运用、丰富的临场经验等条件,还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从羽毛球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点、心理素质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影响以及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教练员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水平以及竞赛成绩提供参考。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

羽毛球运动随着多年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之间的身体条件与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尤其比赛中的对战双方体能以及技战术水平处在同一水平线时,心理素质逐渐成为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作为教练员,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指导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与竞技水平。

一、羽毛球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点

1.1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同理,不同的羽毛球运动员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尽管不同的羽毛球运动员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但他们都可以参加运动训练,并且都可以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水平。据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羽毛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他们技术掌握的快慢和战术打法风格高度相关,并且个性心理特征还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习惯。因此,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1.2運动员的运动情绪

羽毛球运动属于较强对抗性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胜负往往关乎着个人与集体的荣誉、利益与尊严。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时机稍纵即逝,会使运动员产生求胜欲望强烈、心理高度紧张、情绪极度敏感等多种心理反应。而且运动员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受到裁判员、观众、对手、教练员以及场地环境的影响,这些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同时也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

1.3运动员的运动意志

大家观看过羽毛球比赛就会知道,一场羽毛球比赛的持续时间长,如果双方实力相当打至决胜局,比赛持续的时间会更长,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注意加强运动员运动负荷以及意志品质的训练,在持续时间长、双方体力都消耗巨大的比赛中,往往意志力坚定,坚持不懈的一方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

1.4运动员的球感

球感是羽毛球运动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心理特征,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球性感、球拍感以及手感。球性感是指运动员对羽毛球各种特征的感觉,比如,对球的大小、形状、重量等方面的感知,以及运动员在不同温度、湿度和角度的条件下击球,对羽毛球运动的速度、方向、路线等方面的感知能力;球拍感是指运动员对羽毛球拍特征的感知,比如,对球拍的材质、形状、大小、弹性、重量等方面的感知,以及运动员与球拍之间时空和运动特征的感知能力;手感是指运动员在握拍、引拍以及击球时对身体关节与肌肉活动的感知能力。

二、心理素质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影响

2.1对运动员生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竞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比赛中,运动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上的较量。运动员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在比赛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在运动员心理素质不佳时,往往会出现血压升高、注意力分散、尿频、呼吸急促、反应迟钝、肌肉发抖、体能消耗过快等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反应会严重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

2.2对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影响

心理素质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当运动员的实力高于对手时,可能会因为骄傲自满、轻敌导致输掉比赛;当运动员实力不如对手时,可能会导致运动员紧张、技术动作变形、失误增多,严重时还会导致运动员丧失比赛的信心;当运动员与对手实力相当时,可能会出现意志力不坚定、急躁以及沮丧等心理,特别是在比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球环节,往往会因为运动员心理素质不过关,导致运动员技术发挥失常从而输掉比赛。

2.3对运动员情绪波动的影响

运动员在比赛时所处的环境包括比赛时观众情绪的一些表达、比赛的场地、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等都有可能会使运动员产生情绪的波动,从而影响他们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相比较而言,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容易产生紧张、烦躁以及不冷静的情绪波动。

三、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3.1运动员“球感”训练

大量的研究表明,羽毛球运动员的“球感”是反馈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球感”的训练,主要是帮助运动员去感受在运动中对球拍、羽毛球、手指、手腕以及手臂的发力。进行“球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运动员提高在运动中对肌肉运动发力的感觉、视觉与身体各关节在运动时变化的感觉。在进行“球感”训练时,我们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论运动员的水平高低,运动员“球感”的训练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3.2运动员动作反应训练

针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动作反应训练,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提高在比赛时感知、判断以及应对一系列反应动作的灵敏性与准确性。在对运动员进行动作反应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训练效果,需要让运动员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并且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运动员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灵敏以及爆发力的训练,来为动作反应训练打基础。在比赛前的准备阶段,可以根据录像观察了解对手的打法、习惯以及特点,然后通过模拟竞赛的方式进行训练。只有充分了解对手的特点,在比赛时针对出现的情况,运动员才能快速做出反应并且进行准确的判断。

3.3运动员集中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羽毛球运动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心理指标。作为一名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中完成的每一项技术动作都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集中注意力也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以及比赛中排除心里的杂念和消极心理。目前,较为常用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主要是疲劳训练法以及应激调节法。应激是影响运动员注意力集中的主要因素,运动员过度的应激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混乱以及狭窄;适度的应激能够帮助运动员做到注意力的集中。运动员身体的疲劳以及伤病对他们的注意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加强运动员疲劳以及伤病时技战术的训练,以此来减轻身体疲劳以及伤病对注意力的影响。

3.4运动员意志训练

针对运动员意志力的训练,我们主要采用“反向”的训练方法。“反向”训练是运动员意志力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所谓“反向”的训练,是指在运动员相反意愿的方向上进行训练。比如,当运动员身体疲惫时选择继续进行训练,天气不好、运动员想要在室内训练时选择在室外进行训练,运动员不想在逆光角度进行训练时选择在逆光角度进行继续训练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训练法进行模拟比赛时会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训练。比如,模拟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落后、领先、相持、关键球、裁判错判、不同的气候环境等情况下进行训练,这种模拟训练也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提高意志力。

3.5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在运动员比赛前,我们可以通过与运动员进行谈话、讨论以及讲座的方式,帮助运动员放下心里包袱,让他们能够轻松上阵,正常发挥或者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帮助运动员正确认识比赛,把比赛当作对平时训练成果的一个检验,通过比赛可以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比赛亦是与对手进行技术上的友好交流,不要过分在意比赛的成绩。运动员对比赛胜利的过分渴望以及对输掉比赛的过分恐惧,都会影响他们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

3.6运动员赛中心理调节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心理状态,例如,愈战愈勇的心理状态、恐惧导致信心不足发挥失常、双方比分僵持时导致精神崩溃丧失信心、比分领先时产生轻视对手的心理麻痹大意,包括在比赛中因为裁判的误判、观众的反应导致运动员产生多种心理状态。

通常,我们采用心理调节的方式调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常用的心理调节方式主要有表象调节法、心理调节法以及阻断思维调节法,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经过长期的调节训练,使运动员形成习惯,才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并进行有效的调节。

3.7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

运动员赛后的心理调整会直接影响他们之后的训练及比赛。比赛结果无论是胜还是负,都会使运动员产生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在进行赛后的心理调整时,首先,可以和运动员进行个人之间的谈话,也可以安排集体的讲座,帮助运动员正确看待比赛的输赢,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训练中去。其次,运动员经历一次比赛,他们的心理和身体上都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消耗,因此,赛后应该要帮助运动员进行一次身体和心理上的全面恢复训练。

四、结语

随着羽毛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过硬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赢得比赛胜利的坚实后盾。因此,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视程度。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多与运动员进行沟通谈话,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特征制定适合他们自身的技战术。同时多多鼓励与支持运动员,并且给予运动员一个正确的心理指导。将心理素质训练作为羽毛球运动员们的必修课贯穿于他们平时的训练与比赛中,从而帮助羽毛球运动员的竞赛能力得到一个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玉妍.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6):232.

[2]穆鹏.论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2):124-125.

[3]黄杰.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08):176-177.

[4]刘珵.刍议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09):827-830.

[5]申連超,刘华,王杰.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训练研究综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23):24-25.

猜你喜欢

训练心理素质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新形势下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