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统整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2-05-30李红春

求知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李红春

摘 要:单元统整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其摆脱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单元统整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灵活运用。如果数学教师不紧跟时代步伐,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数学思维能力难以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有效把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基于此,利用单元统整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将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衔接在一起,把握好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成绩,使小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单元统整;小学数学;策略

课本教材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将从书本上了解到以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案,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逐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单元统整教学立足于教材本身,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进而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推进。单元统整教学使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晰、清楚,逻辑性更加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是一门看重发散性思维的学科,学习数学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采用单元统整教学模式,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一、单元统整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零散,不成体系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难度。首先,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严谨、深奥,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学习的也只是比较浅显的知识。其次,传统数学教学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单元统整教学就非常有效地避免了这些问题,其突破传统教学的“一课一教” 模式,从一个个知识点着手,将它们串联起来,变成一条条“线”,最后组成全面的“知识面”。要使单元统整教学发挥出效果,教师首先要理清自己的逻辑思维,再进行授课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单元统整教学要有明确的内容,两个或多个知识点的整合在教学中必须要突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如果统整教学中的知识点毫无关联、过于零散,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教师带来教学负担,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导致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更加模糊、混乱,这就失去了单元统整教学的意义[1]。

(二)教学重点模糊,中心不明

进行单元统整教学时,最为忌讳的就是重点模糊,中心不明确,所以把握好教材重点,突出教学中心是极其重要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从直观简单到抽象复杂,单元统整教学也应如此。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可以分为重点和重难点,小学阶段的数学单元整合需要明确重点,然后教师围绕重点进行教学,并在其中穿插拓展知识。教师根据重点讲解内容,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从侧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强调本节课的重点,若教师不对小学生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其不清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从而出现知识点混淆的状况。基于此,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情况,要重点突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统整理念的作用

(一)关注学段特点,整体考量数学教学

在单元统整教学理念下,相关教学人员需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小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及其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随之改变。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在总体上是可以相互串联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多边形”的教学为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可以分三个层次:首先是1到2年级的学生,其需要观察各个多边形分别有几个面,进行分组讨论;其次是3到4年级的学生,其需要描述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多边形图案,掌握几何公式,能对多边形知识进行理解性记忆;最后是5到6年级的学生,这一层次为高级阶段,学生要学会理解题目,能够进行相应的公式计算。运用单元统整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程度,从基础出发逐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讲解完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之后,要细化知识点,把先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与正在学习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师不仅仅要带动学生往前走,还要使其“不忘本”,不断地进行复习巩固,以此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的热爱,打牢其數学学习的基础[2]。

(二)将单元统整教学内容融入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清晰,教材中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代表性,单元统整教学使得学生能抓住重点进行学习。现代教学讲究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应从实际出发,体现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数学教师进行授课时,要立足各个单元的重点,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努力把教材讲精,读透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单元统整教学更具层次性。并且,针对数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教师要建立起成熟的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

(三)立足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受到家庭教育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方面所展现出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关心,保障数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师讲解“九九乘法运算”时,可通过阶梯式教学慢慢推进乘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不理解乘法含义,不会运用乘法进行计算等问题,这时就可以采用单元统整教学方式,将九九乘法口诀一一分解,配合加减法的互换模式,清晰明了地表现出乘法运算,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互通性。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运用于生活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单元统整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重新构建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学习深入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名词解释、经典例题、巩固习题等板块,呈现出知识递进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讲解本节数学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其次,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式讲授,让学生明白教材内容以及对拓展知识有清晰的界定;最后,教师需对学生开展习题训练,习题完成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单元统整教学需要教师重新构建数学内容,促进数学学习深入化。基于此,学生能够感悟知识点的共性以及特性,进而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促进自身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重整单元要素,让数学学习高级化

重整单元要素并不是简单地把每个知识点依次排布,而是以教材作为出发点,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扩展知识点以及课后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重组,使数学学习高级化,为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小数的近似数”一课的教学,教材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掌握“当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这一知识点。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以一个实际数字为例,如将0.966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的结果为1.0。用这种方法解释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比较浅显地了解其大概意思,离真正理解运用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重整单元要素,采用单元统整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例子,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估测,将同学们的身高数据取近似值比较大小。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运用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师要突出课程重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学材再建构” 单元知识整合

数学教材在编写时被分为不同的阶段,为的是适应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反复强调知识点的逻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水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从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数学课程设计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单元统整教学在小学最后阶段得到了升华,为学生以后的数学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知识的整体性,使其学习系统化,更具有层次感。

(四)“思维导图”引导学生

思维导图是单元统整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后,能轻松应对众多科目,因为思维导图注重知识整合及其逻辑性。单元统整教学的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小学开始打牢基础,主干知识打牢后,才能有效深入学习分支知识,就像一棵树的主干部分长结实了,它才能顺利地开枝散叶,学习知识也是如此[4]。同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使得零散的知识点也能纳入统一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单元统整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师在开展单元统整教学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将单元统整教学有效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数学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为其他科目的教学提供借鉴。单元统整教学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踐目标,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课程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加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大局观,使教学任务清晰明确。教师要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打牢数学基本功,加强引导,配合相应的单元统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为其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宣宜然.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10):76.

严复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74.

程娅.整合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68-70.

胡明喜.导学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12):16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