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2-05-30杨新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

杨新萍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使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量共62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法,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法用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使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改善了瘫痪肢机体肌力。

【关键词】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护理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099-04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引發该种疾病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功能缺失及损伤有直接关系,阻碍了患者大脑中局部正常血液的循环,引发神经功能出现恶化的原因较为复杂,与颅内压紊乱、缺氧、缺血等引发所致,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应配以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1]。基于我国脑卒中疾病逐年上升这一现状,为了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善,诞生了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法。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展现出了较高的护理效果,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升,完成了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改善,确保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法,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61~83(75.7±2.4)岁。观察组,男14例、女17例;62~85(75.9±2.6)岁。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2)患者意识清醒。

排除标准:(1)在3个月之内患者有急性脑梗死疾病史;(2)脑出血疾病者;(3)对本次治疗工作用药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病情评估及生命体征观察,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护理。

观察组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法。具体方法如下。(1)入院时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保证心理疏导更具针对性。基于患者担忧应一一进行回答,使患者的康复训练信念得以提升。②用药指导。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用药指导,评估患者凝血功能,以避免患者出现血栓及出血情况。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时,可采用视频及 PPT 的方式进行,做好疾病相关内容讲解,确保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康复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消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任何的不适感时应及时向医生告知。(2)入院12h 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精准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合理制定健康指导方案,以确保患者康复训练方法及饮食方法的合理性。对于一些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不良心理情绪得以舒缓。(3)入院12~24 h 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要求患者还应保持仰卧位姿势,抬高患肢,确保上肢臂能够保持外旋外展状态,腕与肘处于同一平面,手心朝上放置,分开指关节,在患侧臀下部位置处放置软枕,下肢应保持中立位,确保脚背与床面能够处于垂直状态,适当抬高双下肢,以确保静脉回流的通畅性。患者在侧位时,患臂应保持向前伸拉状态,适当外旋手部至功能位,掌心应朝上放置,手指应保持拉开状,健侧部位处的腿应保持屈曲超前状态,患侧部位处的腿应微微屈伸。在健侧卧位时,需要将软枕放在胸前部位处,确保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能够保持充分伸展状态,以避免出现垂腕状态,并对膝关节及髋关节进行自然放置。(4)入院24~72 h 护理。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康复锻炼:先引导患者做翻身、床上桥式运动、移动及床上大小便训练,教会患者内收健侧上臂及内旋肩关节训练方法。当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后,再引导患者做步态训练,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及活动量。(5)出院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复发因素、复发前兆,疾病康复的必要性、疾病康复期间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应每4周进行1次,邀请患者及其家属进入到医院中进行学习,并使用互联网及电话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缓解,与患者家属能够积极参与到家庭康复护理工作中来具有必要性,不可使用伤害患者的语言,以防止伤害到患者的自尊心。康复训练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内容包括行走训练、站位训练、坐位训练、床上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负重训练几种。患者在训练的初期阶段,患者家属应陪伴在患者的身边,以辅助患者进行训练。告知患者应积极与社区中的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在社区力量的帮助下,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效果,确保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区中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用运动功能量表(FMA)进行评估,得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神经功能缺损使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4]。

生活质量评分,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进行评估,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5]。

观察护理满意度,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例关系[6]。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瘫痪肌体肌力为Ⅳ~Ⅴ级。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肌体肌力提高至 H级以上;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好转或加重,瘫痪肌体肌力未提高[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用χ2检验。以 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观察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加之免疫功能降低及感染等因素影响,会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的进展速度,一些病情严重者会发展为呼吸衰竭及肺心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疾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受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所致,患者会出现缺氧性坏死及脑组织缺血等病症,在卒中疾病中发病率高达80%,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8]。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上一种常发疾病,发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性障碍、肢体麻木、双眼黑蒙及眩晕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后运动功能会受限,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存活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但是仍然有70%~80%的生存者,存在吞咽、语言、肢体及认知障碍,为了提升患者自理能力,确保其能够恢复正常生活,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以往常规护理法护理效果较为有限,未能针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超早期康复锻炼作为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使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得以提升,加速受损器官及组织的修复,完成了对脑补侧肢循环的全面建立,对健侧脑组织及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及重组具有促进作用,提升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塑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这说明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使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法具有可行性,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护理,会在入院时、入院12h、入院12~24 h、入院24~72 h、出院时给予患者护理,使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更为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疾病护理效果,有助于确保患者快速恢复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属于一种科学、有效、连续的护理效果,疾病康复效果下降,降低了患者的疾病复发概率,临床治疗效果突出,推荐在疾病护理中使用。

朱炽东等[9]提出,常规护理法,Barthel 指数评分,干预前为(46.58±5.59)分,干预后为(66.89±7.8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3.21±1.45)分,干预后为(4.84±1.57)分。超早期康复护理法,Barthel 指数评分,干预前为(46.78±5.62)分,干预后为(78.69±7.7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3.27±1.32)分,干預后为(6.54±1.63)分。Barthel 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张丽君[10]提出,常规护理法, FMA 评分,护理前为(30.22±4.09)分,护理后为(40.28±4.16)分;BI 评分,护理前为(43.38±3.20)分,护理后为(60.15±4.22)分;超早期康复护理法,护理前为(30.19±4.16)分,护理后为(55.86±5.11)分;BI 评分,护理前为(43.22±3.16)分,护理后为(71.99±7.33)分。护理前常规护理法和超早期康复护理法 FMA 及 BI 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超早期康复护理法 FMA 和 BI 评分高于常规护理法(P<0.05)。从以上既往研究结果中可知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充分认证了本次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并且说明了本次研究结果的价值,可为同类型文章写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使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改善了瘫痪肢机体肌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芳.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4):705-706.

[2]魏樱,王颖,许梦怡,等.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5):547-550.

[3]张纪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62-163.

[4]陈佳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7):78-79.

[5]蔡玉屏,黄健桃,徐雪梅.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2):170-172.

[6] 黎藜,曾云香,欧阳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超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20,5(15):169-171.

[7]石海琴,彭桂莹,王翠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7):866-868.

[8]王晓亮.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4):136-138.

[9]朱炽东,万燕娃,黄艳云.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116-117.

[10]张丽君.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6):164,166.

(收稿日期:2021-09-20)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
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