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2-05-30张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服药依从性抑郁

张红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據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心理健康宣教组与传统干预组,各32例。传统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健康宣教组在传统干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宣教,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健康状况与满意度状况,同时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在干预前后评定患者的认知情况。结果:心理健康宣教组与传统干预组干预后的MCCB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心理健康宣教组的MCCB评分显著高于传统干预组(P<0.05)。心理健康宣教组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为100.00%,显著高于传统干预组的84.38%(P<0.05)。两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都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心理健康宣教组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显著低于传统干预组(P<0.05)。心理健康宣教组治疗期间的满意度(96.88%),和传统干预组(81.25%)相比较高(P<0.05)。结论:心理健康宣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还可缓解焦虑与抑郁心理状况。

【关键词】心理健康宣教;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服药依从性;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9.3. 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1-0190-04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当前在国内外的发病人数比较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特别是在年轻人的发病率比较高,影响了全球约1.0%的人口[1-2]。随着环境、社会的变化,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变得尤为复杂,病程也越来越长。大约50.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曾经有自杀行为,不仅仅导致自身健康出现异常,也会严重危害家庭和社会,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3-4]。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但是涉及的病因比较多[5]。药物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但是多需要患者长期用药,容易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同时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身心状况不佳,其自我没有严格接受治疗,患者家属的督促性也不强,导致患者预后恢复不佳[6]。心理健康宣教是当前重要的干预方法之一,其操作的核心为“情志”,其是依据中医学扶正祛邪、心身合一、顺势利导的治疗原则,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的具体内容,通过评估操作对象的心理活动,注意强化其积极的成分,从而达到心身和谐、改善预后的效果[7-8]。本文探讨分析了心理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情况的影响,以明确心理健康宣教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分为心理健康宣教组与传统干预组,各32例。

纳入标准:小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病程≤5年;年龄16~80岁;至少有1名家属在2年内对患者进行监护;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书面知情同意;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

排除标准:先天性精神异常者;妊娠期、备孕期、哺乳期妇女;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无法完成随访训练者;合并严重躯体器质性病变者;合并肿瘤患者。

1.2 方法

传统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为一般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向其告知日常应对疾病的注意事项,通过播放宣教视频或让患者及家属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基础知识、康复指导、症状管理与识别、药物指导等,并积极简答患者的疑问。

心理健康宣教组在传统干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宣教,具体措施如下:(1)准备比较安静整洁、环境有序的房间,以备心理疏导教育用。安排2名医生负责综合治疗,1人负责精神卫生健康教育,1人负责心理健康宣教,在每次治疗结束后预约下一次治疗的时间,并发放治疗时间表,严格按照治疗时间表进行操作。(2)建立并开通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服务,由医护人员在群上推送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精神分裂症家庭支持等知识,同时在线解答患者及患者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搭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3)通过自我介绍、做游戏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家庭社交与社会社交技能,帮助患者调整面对应激的心态,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提高患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遵医依从性。(4)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讲解,促进他们对于精神分裂症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医护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身心状况特点,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防止疾病恶化。通过宣泄方式使患者表达压抑的情绪郁结,从倾诉中发现认知障碍,顺势调整认知,了解患者负性情绪的性质与内容。强化积极心理成分,减弱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尽量让患者心身处于较和谐、稳定状态。

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在干预前后评定患者的认知情况,MCCB量表包括10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认知功能越好。

(2)依从性,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情况,包括完全依从、间断依从与不依从三个级别。依从性=完全依从+间断依从/组内例数×100.0%。

(3)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分数越高,抑郁与焦虑情况越严重。

(4)满意度,以自制满意度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非常满意为85~100分;满意为60~85分;不满意为0~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软件为SPSS 25.0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者配对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MCCB评分变化对比

心理健康宣教组与传统干预组干预后的MCCB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心理健康宣教组的MCCB评分显著高于传统干预组(P<0.05),见表2。

2.3 服药依从性对比

心理健康宣教组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为100.00%,显著高于传统干预组的84.38%(P<0.05),见表3。

2.4 SAS与SDS评分变化对比

两组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心理健康宣教组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显著低于传统干预组(P<0.05),见表4。

2.5 满意度对比

心理健康宣教组治疗期间的满意度(96.88%),和传统干预组(81.25%)相比较高(P<0.05),见表5。

3 讨论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口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数越来越高,在人群中终身患病率约为0.5%,在老年人的患病率超过5.0%[9]。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涉及情感、精神、意志、活动异常的精神疾病,很多患者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对于自我定位也存在一定不足,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比较差,不仅仅影响自身健康,对于其他人与社会也有一定的分娩影响[10]。依从性是指患者对接受和服从医嘱的客观行为和程度,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需要长期服药,为此其服药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1]。心理健康宣教注重纠正患者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也注重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能促进解除患者各种担心与忧虑,积极督促患者服药,能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12-13]。本研究显示,心理健康宣教组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为100.00%,显著高于传统干预组的84.38%(P<0.05),且满意度高于传统干预组,表明心理健康宣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中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高。心理健康宣教作为一种社会支持手段,能有效地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能让家属给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支持,从而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精神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临床特征为患者基本个性的改变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可导致患者负性情緒也存在问题[14-15]。心理健康宣教有利于改变患者的自我偏激性,有利于调整患者对客观事件的反应行为,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症状。同时心理健康宣教通过帮助患者建立自主思维,能减少极端信念,有利于康复训练的开展,从而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16]。本研究显示,心理健康宣教组与传统干预组干预后的MCCB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心理健康宣教组的MCCB评分显著高于传统干预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心理健康宣教组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显著低于传统干预组(P<0.05),表明心理健康宣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能改善认知状况,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当前也有研究显示,心理健康宣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能解除患者各种担心与忧虑,可以帮助缓解公共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争取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促进患者建立各种社会关系,纠正患者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从而缓解患者病情[17-18]。并且心理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延续性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拉近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9-20]。心理健康宣教还通过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社会背景,减轻了患者对生活的恐惧、无助感与病耻感,持续改善患者预后[21-22]。本研究由于经费投入比较少,为此调查人数比较少,观察时间点也比较短,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宣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还可缓解焦虑与抑郁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 陈华,周龙梅.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的影响[J].上海护理,2021,21(7):10-14.

[2] 方英,李伟丽,冯燕,等.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1,19(4):560-563.

[3] 李正园,杜鹃,杨俊,等.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病耻感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29):132-133,136.

[4] 李艺强.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155-158.

[5] 黄淑燕,李素君,杨月花,等.形体艺术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6):84-86,112.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服药依从性抑郁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