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2022-05-30杨璐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7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杨璐

摘 要:随着近些年的教育改革,国家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在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地位有所改变,小学体育不仅可以给学生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得乐观。但是小学体育的教育方式不易被学生所接受,迫切需要教学革新,体育游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此背景下阐述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分析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助力作用,最后对体育游戏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体育游戏

现阶段新课改、“双减”政策的推进与落实,催生了创新教学、高效课堂等理念,小学体育受之影响,正在积极地进行整改,在各种形式的尝试中,游戏教学收到了较多教学反馈。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教师对体育游戏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存在些许困惑点及问题,为此下文对体育游戏如何助力高效课堂展开探究。

一、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的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国数年的国家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统一表示:学生的发育水平较以前有显著提高,但是耐力、肺活量等方面却有明显降低,并且近视、驼背等问题出现在大量学生身上,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问题。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培养小学生的运动习惯,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中融入游戏构建高效课堂是现阶段需完成的首要工作。教师要以有效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塑造小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综合提升小学生的体质。

(二)体育游戏益于小学生心理成长

游戏大多为团体性游戏,而此类游戏可改变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树立他们的规则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游戏中竞争与合作存在于各个环节,可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成长,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使团队走向胜利,使他们的社会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1]。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助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体育游戏可显著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这是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游戏是小学生最热衷的一种娱乐方式,贴合学生的认知,可以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参与体验,教师应对此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至体育课堂上,当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便可以得到提高。

(二)降低教学难度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程度较低,在接触体育知识时偶有抵触心理,这会影响教学效果。若教师可以合理应用体育游戏,将之融入体育课堂中,把体育课程转变为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这可大幅降低教学难度,教学效果由此得到提高。

三、探究体育游戏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路径

(一)利用体育游戏进行课前热身

借助体育游戏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尽可能地将体育游戏覆盖每个角落,将体育游戏转变为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的基础。现阶段的体育课程都有课前热身环节,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健身操、关节舒展操之类,这些方式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是大腦强迫四肢进行运动,而非四肢想要运动,整体看起来充满“慵懒的气息”,使课前热身环节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的肢体与学习热情未得到有效调动,因此教师应借助体育游戏设计体育课程,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比如,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年龄筛选合适的游戏,以“五角一元”“老鹰抓小鸡”等游戏,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在舒展学生四肢关节外,对体育课程的好感度上升,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体育热身[2]。选择的热身游戏有两个应注意事项,首先是游戏要符合热身标准,学生的手部关节、脖颈、腿部关节等都被游戏调动起来;其次是游戏的难度与趣味性,不能枯燥无味,否则便与规范化的健身操没什么区别,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的游戏都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两项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可事半功倍地引导学生活动四肢,起到预期的热身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3]。

(二)体育新课合理导入

体育游戏是否能发挥预期的效果,导入体育课堂是关键,决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参与活力,而小学生的兴趣基本代表着他们在该课程上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关系着高效课堂的构建。故而在体育游戏导入体育课堂环节中,教师可尝试性地借助体育游戏引入体育新课内容,给学生以平缓的感觉,这是因为小学生对新事物有抵触与欣然接受两种态度,为避免引起部分学生的抵触心理,建议“沉默式”导入。在后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逐渐被游戏的趣味性所吸引,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发现体育中隐藏的魅力,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被诱发,并随着课程的推进而提高,从而完成高效课堂的基础建设[4]。但是目前很多的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不重视新课引入,未采取相应的技巧,缓而行之地开展新课,在新课之始,将各种体育理论知识及动作技巧等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没有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修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初次接触新的知识,逻辑思维还未贯通,面对大量新知识无法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吸收,在压力下逐渐产生心理抵触,对体育动作的学习也展现出不情愿的状态。这使得体育教学课堂无法有效开展,高效课堂止步于初级阶段。此现状警示了体育教师,以游戏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应重视优化新课导入环节,利用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合理导入体育新课程,在集中小学生注意力之余,同步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热情[5]。

(三)促进学生的趣味学习

新课导入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那么课程教学便是核心,是决定小学生体育学习质量的关键,是小学体育开展高效课堂评判的依据。因此在体育游戏助力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课程中游戏化设计一定的重视,如运用趣味语言讲解体育理论、以游戏行为示范运动动作等。但是通过对部分小学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调查,了解到部分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展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由于各种因素未对体育游戏进行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随处可见,在进一步的访问中这部分体育教师表示:游戏化指导会扰乱课堂的秩序,同时使教学丧失严肃性,对课程教学的高效、高质无益。但从小学生的角度而言,体育课程大多内容是他们新接触的领域,他们对很多体育理论知识、动作等,无法从思维层面很好地理解,面对教师标准化的教学,常常表现出困惑状态,部分动作要领始终无法正确习得。这成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阻力,并且会打击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对小学体育教学极为不利。鉴于此,为进一步发挥游戏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助力作用,教师应基于体育游戏对课堂模式进行调整,授课方式应进行优化,趣味性开展体育教学。长此以往,在趣味体育课堂上,小学生在高效的学习中,对体育运动的自信会快速提高,进而产生对体育运动魅力的独特理解,这会使小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如鱼得水,越走越远。“教”与“学”的结合形成良性闭环,促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培养学生平衡力课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平衡桥、独木桥类型的游戏,游戏内容具体是:搭建一个长度为5m,高度约为2dm的独木桥,独木桥两侧摆放海绵垫子用来保护学生,做好安全措施。游戏规则是学生第一次通过要保持不掉落,第二次要保持平衡,第三次则要在固定时间内、保持平衡通过独木桥。在学生全部通过独木桥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平衡掌控能力,可将“独木桥”替换为能承受一定重量的钢管,两端固定,两侧做好防护措施,重复游戏流程。在游戏中,教师要传授学生保持平衡的技巧,如伸开两臂作为平衡杆,帮助身体保持平衡等[6]。

(四)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新课程强调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素养。大多体育运动都需要团队来完成,特别是体育竞技类型的运动。同时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之“体育精神”,便是深化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因此,在游戏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小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可通过设计团体参与类型的游戏来实现。但目前很多教师未曾关注团体精神的培养,将注意力始终集中于应试运动项目,对一些需要团队完成的体育教学,教师只是进行标准的教学,探究相关的体育知识。在此状态下,学生的独立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出现学习问题时,缺少了与同伴沟通的渠道,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入困境,拉低了班级整体的体育学习效果。因此,基于游戏构建高效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是体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同窗关系,在遇到问题时团队间能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保障。团队类型的游戏教师可遵从“同质不同组”原则进行,通过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将学生合理分组,在生生互动下使班级呈现和谐样貌。例如,设计“障碍跑”体育游戏,每距离4~6 m设置一个障碍,将学生分为4~6组,游戏开始时,每组排列好顺序,每组第一个成员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开始的口令后立即跑出并在相应的区域内依次过每个障碍物。不得抢跑,不按要求跑的组将扣2分,速度最快的组得5分,最慢的组全体成员将表演团队合唱[7]。

(五)因材施教开展体育高效教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人也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还未经过系统化教育的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兴趣爱好、个人特点、选择倾向等各不相同,这增加了体育课堂的教育难度,而教师也应关注此方面的内容。利用游戏构建体育高效课堂中,体育教师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添加一些针对性元素,并且在部分体育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此观念下开展的小学体育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得到发挥,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并通过游戏获取相应的知识,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质量与效率得到保障。但是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未将学生的个性化考虑在教学内,导致学生与游戏活动之间缺乏协调。比如,体育课堂上同时加入跳皮筋、丢沙包等多个游戏,这些游戏都可以充分活动学生的四肢,对后续的体育教学有较大益处。但是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游戏就不适用了,教师可选择一些具有高难度的游戏添加进体育课堂中,强化技术性。同时还可借助体育器材设计游戏,如足球、羽毛球等,部分条件好的学校还配备有排球、杠鈴等体育器材,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即可。足球本身的竞技规则便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而教师需要优化与做到的仅仅是增强游戏的规范性,在足球竞技中男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奔跑与对抗中自身的体能可得到提高。而女生则可选择羽毛球、乒乓球这类不需要过多体力消耗、偏技巧的体育游戏,对女生的耐力及身体控制力都有很大的提升[8]。

(六)合理创新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小学体育课程上,新式游戏带来的感觉和吸引力更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探索新规则的过程中活跃气氛,使较内向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课堂气氛的融洽,便于整体学生同步参与,不会出现个例等特殊情况。同时这种方式也能让学生心情愉悦、放松思维,易于体育教学,并且学生对体育技巧的掌握会更加稳固。

例如,“抓鱼”游戏,简要说明便是由少数学生手拉手扮作“渔网”,其余的游戏参与者统一称为“鱼”,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奔跑体能等身体素质,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游戏具体内容是先在学校操场上划出一块空地称为“渔场”,保证无杂物和游戏过程中不会出现琐事,之后学生自愿站出充当“渔网”,人数以4人或者6人为最佳,若是人数不够或者超出,则可以采用抽签或者抓阄等随机方式决定渔网的人选。其余学生进入提前选好的“渔场”中做“鱼”,可在“渔场”内自由活动,“捕鱼人”手拉手摆成一条弯曲线便是“渔网”,在教师发号口令后,“渔网”进入“渔场”,若被“渔网”困住带出“渔场”外就算淘汰,“渔网”的胜利规则是在捕“鱼”时间内抓到大部分的“鱼”,这个数量依据学生人数而定,“鱼”的胜利方式便是坚持到捕鱼时间结束。同时游戏规则教师也一定要制定完善,“鱼”需要双手背后握在一起,“渔网”两边同学的另一条手臂也要效仿“鱼”,将手背在身后,若是犯规则立即淘汰,防止游戏中有伸手抓人和利用手臂力量强行突围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的体能增长,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之间产生摩擦,损害同窗关系。同时每回合游戏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不许他们乱打乱闹,要对本回合游戏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利弊进行相应的调整[9]。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特点相呼应,可以极大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愉悦的心情中投入体育游戏,潜移默化地提高身体素质,为将来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瑛.体育游戏,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2(4):167-168.

[2]孙云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体育,2021(24):86-89.

[3]禹璐.以体育游戏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J].文理导航(下旬),2021(12):64-65.

[4]邵建华.小学体育游戏课程纲要开发研究[J].天津教育,2021(32):12-13.

[5]刘蔚臻.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45-146.

[6]谢顺木.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21(49):127-128.

[7]林向晖.小学体育教学助力小学生近视预防工作更好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54-55.

[8]陈燕.浅析用体育游戏助力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2):106.

[9]丁学艺.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重要性[J].新智慧,2019(32):106.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