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视角下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策略

2022-05-30沈华冬顾凯丽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英语教学

沈华冬 顾凯丽

摘 要: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获得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从引导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创新思维等角度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教材视角;劳动教育;英语教学

劳动素养是初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劳动价值观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塑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影响深远。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增量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文化意识。同时,英语语言素材往往涉及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的书面呈现形式。笔者从教材视角探讨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2015年7月,教育部等部门提出了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指出初中阶段的主要劳动项目: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

上述文件均提出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劳动意识则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二、基于教材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元素

英语教材是英语学习的主要载体,在体现和弘扬劳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将劳动教育自然融入课堂,教师需专研教材,梳理分布在各册教材中的劳动元素,做到教材信息有机统整,这样才能从基于整套教材视角来将各劳动元素有机连接,连成串,推成面,做到融会贯通。外研版《英语(新标准)》(以下简称NSE)每册都有一定比例的劳动教育元素,设定的内容比较丰富。教材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不断体验劳动素材,尝试运用英语向他人介绍并传播劳动文化,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劳动素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获取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锻造品格。

三、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策略

在厘清教材中涉及的劳动教育元素的同时,笔者结合语篇特征,思考语篇中涉及的标题、插图、文本内容等的劳动含义,所有的学习材料不仅是英语知识、多元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符号化的载体,挖掘教材中劳动教育的生长点。

(一)描述人物事迹,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劳动可让劳动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等,只有引导学生在精神层面有所成长,才能彰显劳动的育人价值。

NSE九年级上册第三模块的主题为“英雄”,介绍了体育、医疗、历史、科技等领域的英雄人物。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些英雄人物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勤奋刻苦的品质,同时激发学生成为祖国栋梁、为国争光的热情。

笔者在该模块第一课时教学时便抛出问题:Who can be real heroes in your eyes? 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S1: “They should be very brave. ”S2: “They can do many things that others cannot do. ”

在该模块教学的最后一课时,笔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What is your standard of a hero? 引导学生更多地从英雄坚韧不拔的努力和无私付出的视角来审视英雄的标准,学生们的回答也更多地从英雄意志品质的视角来体现:S1: “They must do something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the human beings. ”S2: “Sometimes they have to stand the loneliness and failure when they do scientific experiments. ”从学生个人对于“英雄”的定义,到学习完该模块完之后再下定义,从表面来看是内容的增加,而实质上是学生对于该定义的认识更为深刻和丰富——意志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品性和德行的锤炼。

(二)渗透劳动文化,引导认同劳动价值

在历史演变中,劳动或凝结种族的文明,或形成一国的风俗习惯,或留下历史遗迹供人观赏,或借助非物质文化技艺在一代代人手中传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着劳动价值。

NSE九年级上册第一模块除了介绍巨人之路、科罗拉多大峡谷等自然奇观外,还介绍了诸如三峡大坝、兵马俑等令人所景仰的人文景观,这帮助学生擴大了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人文景观的热爱。在该模块的第三单元教学中,笔者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介绍这一世界奇观,增强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对于长城的建造,笔者呈现了以下问题:When was the Great Wall first built? Why did people build it? How did people build it? How long did it take to build it at the beginning? Was it difficult? 这些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历史知识,并通过分享来使更多的同学了解长城的历史和当年建造的不易。

班内学生未必参观过长城,通过播放图片和相关视频,尽可能为学生建立直观、立体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后续问题的讨论。对于目前人们对于长城的游览,笔者借助以下问题来助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Why should people visit the Great Wall? What will people see there? How can people get to the Great Wall?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What does the Great Wall mean to Chinese? 在分别讨论完这些问题后,学生自然输出以下感悟的内容:S1:“ The Great Wall shows the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S2: “It's no wonder the symbol of China. ”S3: “He who does not get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三)讲述环保故事,增强劳动价值感

教材呈现了许多健康的环保生活理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环保型的生活方式,最终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感。教材中以绿色劳动和生态环保为主题的语篇涉及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

NSE九年级上册第十二模块以绿色环保为话题,讨论了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何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如何建设绿色学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等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在该模块第三单元的教学之前,笔者让学生做好日常观察和信息收集,继而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妙招在课内分享:S1:“ My family sorts the waste before throwing it           away. ”S2:“ My parents and I take a bus to go out instead of driving a car. ”

(四)展现劳动过程,增长劳动知识

教材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语篇,最为直接的体现形式为劳动过程。学生跟随语篇所描述的劳动过程,感受劳动过程,增长劳动知识。这类语篇以显性的方式直观地落实劳动教育目标。

民以食为天,NSE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教学生如何烹饪一道菜的内容,但是多个模块都与烹饪相关,如七年级上册的第八模块“Choosing presents”中有学生提出可以为家人烹饪一道菜作为礼物送给家人;七年级上册的第十模块“Spring Festival ”中涉及春节期间学生可以学做一道传统美食;八年级下册的第六模块“Hobbies”中学生可以将烹饪作为自己的爱好之一;九年级上册的第四模块“Home alone”中从侧面提到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如烹饪)的重要性;九年级下册的第六模块“Eating together”中提及了能够烹饪一两道具有传统味道的菜品的必要性。

学生进入初中之后,结合教材内容,笔者一直鼓励学生能够在某些场合烹饪,并将烹饪过程用英语描述,结合相应的图片制作成PPT向同学们展示。但是对于烹饪,学生们普遍有畏难情绪。一位同学使用平底锅制作了一份鸡蛋卷饼(omelette),英语描述简单清晰,非常具有条理性,内容如下:“It is very easy to make an omelett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omelettes, but all of them have eggs in them. First, decide how many people you are cooking for. You need two eggs for each person. Next, break the eggs into a bowl. Beat the eggs with a fork. After you beat the eggs, add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ham, cheese, green peppers and tomatoes. All of these things should be cut into small pieces. Put a little butter into a pan. After it melts, pour the eggs into the pan. Cook until the top of the eggs looks dry. Turn the omelette over so that both sides are cooked. Finally, cut the omelette into pieces and serve it with some cheese on top. ”。

学生在家烹饪食物,较为直观地让学生体验了劳动过程,培育了生活技能,也正向引导学生响应社会倡导的“光盘行动”。

(五)呈现创造性劳动,提升创新思维

教材中以创造性劳动为主题的语篇,引导学生了解创造性劳动理念,激发学生对相应领域内创造性劳动的兴趣,培养劳动中的开拓、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劳动领域的确定和职业规划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造科技赋能下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NSE九年级上册第九模块以“发明”为主题,通过对话和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欲望。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大胆想象、拓宽思路,并积极培养高阶思维品质。

在学习本模块期间,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创意产品设计。学生可以独自设计,也可以小组合作设计,然后画出图片,并用英语写出简要说明。最后全班评选,对优胜者给予肯定和力所能及的奖励。学生们不落窠臼,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努力畅想借助科技为人们带来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生活。在本模块的最后一节课上,學生们纷纷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S1: “I would like to have a printer which can print the paper on both sides in one time. It's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than the usual ones. What's more, this kind of printer is quite 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S2: “How I wish we could have an umbrella with lights on it. We can turn on the lights on dark rainy nights and the drivers can see us more easily, so that we can be much safer. ”。学生们拥有强大的想象力,通过一些满足人们对于更加安全、美好生活的产品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以致用。

四、反思

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既要用好教材中的显性劳动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有效认知,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隐性劳动教育素材,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同。教师教学时应关注劳动教育素材所凸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促使学生将劳动品质内化为个人意识和品行,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沈华冬(1978.01-),男,浙江嘉兴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课堂教学和试题研究;顾凯丽,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