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港口的创新迭代

2022-05-30肖寒

走向世界 2022年40期
关键词:青岛港干散货码头

肖寒

2012年11月15日,随着马士基“海陆闪电”轮的一个集装箱在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被成功起吊,马士基成为青岛港第一个过百万箱的船公司。这一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跨越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破1400万标箱,稳居世界第七位。

2021年,马士基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操作国际集装箱箱量达243万标箱,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还多。这一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亿吨,位居世界第四;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箱,跃居世界第六位。

十年间,山东港口青岛港综合实力稳步迈向世界一流港口行列,董家口港区崛起为“亿吨大港”,建成投产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装卸效率屡破世界纪录,全球前二十大船公司争相增开航线……这既得益于国家战略持续赋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也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向好发展,更离不开港口人对于自主创新的锐意进取。

吞吐量进位赶超

港航界有一句老话: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集装箱可以衡量一个港口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是迈向国际枢纽大港的标志。

6月2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第九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距上次世界纪录刷新仅仅过去3个月。成绩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靠自主创新为中国码头插上了科技翅膀,他们就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不将关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处处受制于人。“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的专属,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不仅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2013年10月,要建自动化码头时,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带着这样的决心开始了探索。3000多次技术研讨会、十几稿设计、40多个进出闸口方案……“连钢创新团队”不知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才彻底破解了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正式建成。

此后,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出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港口大型机械防风“一键锚定”装置等一连串“全球首创”,连续9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世界纪录。这里也成为世界各大集装箱船公司争相靠泊“打卡”的胜地,成为集装箱国际航线保班、纠班的首选,成为“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在世界港航界的代名词。

8月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又一口气开通了5条直达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2条南北美远洋干线、1条“山东港口青岛港—绥芬河”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集中发力扩大国际集装箱航线和海铁联运布局。以一港联通世界,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加速了全球各类发展资源在西海岸新区集聚、耦合,在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加持下,成为新区向海图强、开放共赢的桥梁和城市发展的“金牌合伙人”。

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2022年6月,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自主改造的全国首个全系统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投入运行,这是在运行30年的传统装卸码头基础上,码头大型设备自动化作业系统与构建生态港口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各种尖端技术让人应接不暇:依托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激光传感、无人机测量等先进技术,研发干散货码头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创造干散货智慧绿色火车清扫与装车作业系统、“一舱多机”自动化协同作业新模式等全球、全国、全行业“十大首创”,先后获得16项国家专利……

这座码头建设取得的多项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源于前港公司“伟丽创新团队”的多年探索。2020年3月以来,面對根本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控制系统,“伟丽创新团队”把现场当作“战场”,把设备当成“宝贝疙瘩”,梳理电气线路1000多条,攻克行业难题600余项,以小港池码头为试点,完成9大设备机种、17台大型设备及皮带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全新升级,赋予老设备新青春。

怀揣火热而又坚定的追求,“伟丽创新团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就是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中走过来的,所以格外“想让码头工人体面劳动”。从室外风吹、日晒、扬尘环境到室内看监控、点鼠标、按按钮,无人化设备改造后,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已缩减现场300多名作业人员,消除290余项安全隐患,智能化火车装车满载率、皮带流程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如今,小港池试点的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正式投入运行,平均能耗率降低10%,人员配置压缩15%,安全风险点减少70%。“看准了一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当梦想初照现实时,山东港口青岛港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项目带头人赵伟丽激动地说。绿色码头实现了“港口发展与碧海蓝天、智慧科技与绿色低碳、绿色引领与智慧驱动”的有机统一,蹚出了一条传统干散货码头自动化改造升级之路。

青年一代接续奋斗

8月7日上午9点,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上骄阳似火,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自动导引车(简称“AGV”)主管朱林正带着同事,对自动导引车进行设备更新和检测,这是他连续加班的第三天。“印象中,我们已经对系统程序迭代升级上百次了,为的就是一点点地优化,让系统运行更顺畅更高效。”朱林說。

从2014年刚到码头时的毛头小伙,到如今成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朱林在8年时间里快速成长成才,脱颖而出,同时也经历了自动化码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不断蜕变。

自动化码头开始筹建时,作为新人,朱林被抽调进入筹建组,成为当时组内最年轻的成员。建设自动化码头二期项目时,朱林接到了AGV轻量化改造任务,面对周边人的质疑,他没有退缩,而是用自身累积的跨学科综合技能,带领团队克服挑战,收获了成功。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青年创新团队,朱林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兄弟,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部副经理刘耀徽。如果说朱林从事的是“躯体”建造,那么刘耀徽所参与的是为“躯体”装上智慧的“大脑”。

回想本科毕业来到港口加入自动化码头筹建组时,虽然学历不是最高的,也没有一线工作经验,刘耀徽却收到了开发自动化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的艰巨任务。“把这么一个任务交给我一个刚入职的本科生,说实话是有风险的。”刘耀徽感慨道。但凭着一股拼劲儿,刘耀徽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熟悉港口业务流程,并和同事们克服一个个困难,一步步改造优化完成了系统开发。

“码头作业需要多工种配合,自动化码头运行是更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靠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创新就得有敢想敢干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我们青年一代尤其需要。”刘耀徽说。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广大青年正倾尽全力,脚踏实地,用行动和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最美诗篇。

编辑/魏伟

Innovation and Iteration of a Port

In 2012, the Qingdao Port first realized a cargo throughput of over 400 million tons, and a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14 million TEUs, thereby retaining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seventh largest port. In 2021, the Qingdao Port completed a cargo throughput of 630 million tons, ranking fourth worldwide; completed a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23.71 million TEUs, rising to sixth worldwide.

In the past decade, the Qingdao Port has steadily joined world-class port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is benefited from not only the maj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rom the continuous empowerment by national strategies, but also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On August 8, the Qingdao Port opened five B & R and RCEP routes to Southeast Asia, etc. two North and South American ocean-going lines, and one “Qingdao Port—Suifenhe” container sea-rail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route, making concentrated efforts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routes and sea-rail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layout. Linking to the world with a port, the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 at the Qingdao Port has accelerated the gathering and coupling of all sorts of glob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in the West Coast New Area.

In June 2022, Chinas first whole-system smart green terminal for dry bulk cargos independently renovated by Qingdao Port Qiangang Company, Shandong Port Group, was put into operation. This is the latest result of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the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for large equi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port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loading & unloading terminal running for 30 years. Now, the pilot smart green terminal for dry bulk cargos in the small basin has been officially put into operation, which has reduced the 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rate by 10%, compressed staffing by 15%, and decreased the safety risk points by 70%. The green terminal has achieved the organic unity of “port development and blue sea & sky, smart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green & low carbon, green leading and wisdom driving”, and opened up a road to automat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 traditional dry bulk cargo terminal.

猜你喜欢

青岛港干散货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干散货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连续5周录得上涨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前往码头
国际干散货不同时期的FFA相关性研究
在码头上钓鱼
青岛港上半年净利实现两位数增幅
世界最大矿石船靠泊青岛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