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研究

2022-05-30舒宏伟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舒宏伟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目前,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育人效果不够明显。文章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团队教学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需求。教师要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必须满足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适合学生需求且教学育人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现在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有些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填压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有效互动,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较差,不愿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影响了育人效果。

第二,课堂学生“抬头率”普遍较低。教师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讲授完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也不关心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学生处于一种“身虽在而心不在”、似听非听的游离状态,而这种听课状态是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临的困境。

第三,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都是同一个教师授课,学生容易有“视觉疲劳”之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师而言,长期教授同一个班级,会产生教学倦怠感。这种教学状况不利于师生双方发挥积极性,也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打造。

第四,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体现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也没有注重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教师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

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

要想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困境,教师就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得到普及,学生能轻易获得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如果教师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和教学方法,就无法满足学生对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课堂“抬头率”自然不高,自然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第二,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自身优势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抬头率”低、育人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真正“入脑入心”,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育人效果。

第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抬头率”。对教师来说,学生乐于听课、有兴趣听课,才能促使自己精心去备好课,同时提高教学能力,进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的实现途径

(一)问题式导向教学实现路径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职院校一年级第一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論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决定问题导向式教学是可行的,且必要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想两部分组成,要想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让学生的思想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把问题融入教学中,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教师要想了解学生思想上的问题,需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用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汇总整理学生所关心、想要得到解决的问题。然后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关心的问题恰当地融入相关专题教学中,用学生想解决的问题作为专题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专题: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的课程导入问题是“你向往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心中对大学生活都有一种向往和憧憬,所以这个问题非常切合学生的思想。从教师的教学反馈情况来看,在提问后,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效果较好。可见,教师用“你向往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导入新课,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专题一教学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哪里”“新时代与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关系”“时代新人应具备哪些素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听课。

又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二专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可设置递进式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人生三问”“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活着及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把第二专题所要讲授的内容融入进去,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授课,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升。

在每个专题中个,教师要建立多个学生所关注的、感兴趣的和所想解决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在结构上要有相关联性,在层次上要有递进性,形成专题问题链,并通过用问题链引领每个专题的教学。

教师想要做好问题式导向这个环节,需要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发现学生在理论认知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特别是结合学生关心的问题及社会热点,形成一个个问题。二是如何结合专题教学内容凝练问题,把一个个问题组成相互关联、有递进层次的问题链。三是如何根据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需求,将创设的问题链恰当地融入每个专题中,通过适当的教学形式,用设置的问题链开展专题教学,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二)专题化教学实现路径

所谓专题化教学,就是整合课本教学内容,把课程按照内容分成若干个教学专题开展教学。课程内容专题化,有利于知识更加系统性,具有教学内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显著特点。实施专题化教学能够帮助思政教师处理好教材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使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明白,讲透彻。

例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集体备课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把该课程分成16个专题,并根据内容逻辑关系,设置了教学先后顺序,形成了具有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教学集。

如何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形成一个个专题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教学专题;二是如何对各专题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架构,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专题教学集。

开展专题化教学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如重点突出、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教师可从学生思想困惑和关注的社会热点入手,围绕专题内容实施教学,通过深入透彻地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的效果。

专题化教学需要教师“吃透”整本书的内容,同时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教材,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比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次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及专题教学经验交流,教师通过分析每个专题教学后获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可以快速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团队化教学实现路径

团队化教学是指一个班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团队成员共同讲授,团队成员中每个教师根据自身优势,专门精讲一个或几个专题。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一般由3至4名教师组成,其中一名教师为主讲。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的师资情况,结合教师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内容组建教学团队。每个团队中的教师根据分工,讲授自己擅长的专题。

团队教学打破了一个教师一门课程一个学期从头讲到尾的现状,有利于实现优秀师资资源共享,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化、精准化、精细化,达到用优秀师资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目标。

例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共组建了5个教学团队,每个团队4个人,每个团队由高级职称教师、中職职称教师、助教教师构成,其中一个教学团队还邀请了1名本科院校的教师加入。在开学初期,每个教学团队会开始分工,各自根据自身专业和学科背景,确定自己所要讲授的专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

为了更好地组建教学团队,高职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如何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组建职称结构有层次、年龄有梯度的教学团队。二是如何与兄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动,组成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综上所述,把问题式导向、专题化、团队教学三者结合,可以实现“问题导向+专题化+团队”的教学统一,形成一套完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模式。这套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充分发挥了优秀师资的作用,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面面俱到向“专、精”转化。

参考文献:

[1]赵志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的论域、问题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

[2]罗斯静.“双一流”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问题链式专题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0).

[3]张七妹.思想政治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中如何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J].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

[4]杨颖华.“供给侧”视角下高职思想政治课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模式运用性研究[J].科技资讯,2020(8).

[5]李成福.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研究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0(8).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