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就业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2022-05-30王金威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

王金威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就业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文章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了高校就业课程改革创新中的应用意义,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详细探讨了高校就业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  就业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依旧存在落后的就业观念,创新意识不高,影响了就业技能的提高,导致就业成功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并借助各种教学方式提升就业技能,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一、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就业课程改革与创新中的应用意义

(一)为高校就业课程提供发展机遇

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各行各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校教育也是如此。在就业课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借助大数据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就业指导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大数据的发展为该课程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高校要结合就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优化、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就业课程的创新。

(二)为实现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大数据为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始逐步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指借助计算技术的帮助,构建一个线上的虚拟校园,并且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快各项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智慧校园的建设为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创新提供了新路径。

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覆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沟通交流,高校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云处理技术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就业指导教师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能力、就业需求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学生的就业选择非常多,导致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同时,学生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促进了高校就业课程的改革。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的就业数据,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对未来职业的期待等,再综合这些信息制订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方案,完善教学方式,并对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就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就业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

在大数据背景下,要促进就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要树立良好的大数据意识,发挥好就业指导课程的阵地作用,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共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就业观念。

此外,在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就业指导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不良信息,并结合学生的需求选择恰当的信息,作为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在高校就业课程改革和创新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十分重要。但是,部分高校缺乏就业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许多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不仅无法提升就业教学的专业性,还无法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高校学生整体的就业质量。因此,高校要重视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专业性。

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当前的就业指导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突出,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高校要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运用新时代语言,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对当前就业指导教学带来的影响,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并定期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或讲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三)加强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教师要加强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借助信息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行实现资源共享。高校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够为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信息,所以教师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海量的信息资源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此外,高校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整合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让学生、教师借助平台提取不同的信息,满足他们不同的信息需求。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地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如此,通过信息平台的数据,教师可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结合大数据总结出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的专业课程,从而侧重该课程的教学,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奠定基础。

(四)平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充当好指导者,还要做好管理者。在线上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要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數据,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进而制订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模拟常见的求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求职的状态,进一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不同组员分别扮演企业不同的员工,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进而提高就业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开展就业指导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就业指导课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更加准确地分析创业的计划、创业的市场数据等,并且借助网络技术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如借助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国出台了许多很好的扶持政策,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业培训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创业的指导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创业项目方案比赛的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然后结合市场的需求或者自身的喜好设定创业项目,最后围绕创业项目做好调查,制订创业方案。当小组完成创业项目方案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让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佳的创业项目。教师采用比赛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确保学生的参与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针对评选出的最具可行性的创业方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政策和社会力量进行创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另外,要想提升创业指导教学效果,高校应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队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面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播放当前市场发展形势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此外,教师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在网站上及时更新相关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并加强对当前就业环境分析、就业情景预测、成功就业案例和成功创业案例等模块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就业形势。教师还可以发挥好线上教学的作用,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创新就业指导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行业环境,并且通过设置相关的问卷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扬长避短,进而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又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促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大数据技术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1]凌富亚,王振红.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2]张伟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的创新路径探索[J].新闻前哨,2020(4).

[3]陈晶.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路径[J].就业与保障,2020(2).

[4]师宜源,王飞,李庆锋.大数据思维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探索[J].江苏高职教育,2019(4).

[5]赵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8).

[6]刘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改进的模式探析[J].青春岁月,2016(11).

[7]丁惠灵.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創新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

※本文系2019年闽南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资金“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项目编号:19KJX084。

(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大数据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