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风格的语文课程教学研究

2022-05-30胡晓璐

新校园 2022年6期
关键词:鲁侍萍莱芜周朴园

胡晓璐

学习风格是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实基础”。当前,国内关于学习风格的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将学习风格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则较为少见。本文对学习风格相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探讨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并以笔者所任教的2013级山东梆子班、2016级莱芜梆子班为例,分析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雷雨》(节选)教学实例,探讨了在学习风格的作用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的变化,以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语文学习风格之间的有机匹配。

一、相关理论概述

1.学习风格的概念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这源于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也就是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风格有各自的看法,但其实质上有许多相同点。学生的学业方式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独特的。“相对稳定”是指个体在长时间的研究中所养成的不会因情况而改变的一种学习风格。“独特”是指不同人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同时,学习风格会受到如学习内容、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谭顶良教授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为参照,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固定的学习习惯,它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倾向。

2.学习风格与学习特点

谭顶良《学习风格论》对影响学习风格的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绪进行了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大脑功能、个性类型、心理发展、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本文认为,学习风格的研究既可以推动教学方法的实施,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常见的学习风格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序列型等。

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学习特点自然相异。本文重点论述了场独立型学生与场依存型学生间学习特征的差异和倾向。本文认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不仅存在于知觉层面,还存在于思维、认知方式、记忆等各个方面,并且与学习密切相关。场独立型学生在评判客观事物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内在参考,而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场依存型学生往往以外在参考为基础进行信息处理,很难从环境因素中解脱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相应调整。

3.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

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风格的主要因素。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风有很大关系,两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前提与依据。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够引导和优化学生的学习风格。同时,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

二、高中生学习风格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以笔者所任教的2013级山东梆子班、2016级莱芜梆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和调查,提出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引导方案,以期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1.调查方法

第一,采用文献检索法,查阅了大量有关学习风格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和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为教师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第三,运用观察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山东梆子班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场独立型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属于场独立型;莱芜梆子班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场依存型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笔者以《雷雨》(节选)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风格特点。

(1)基于不同学习材料的学习风格

对于《雷雨》(节选)这篇课文,两个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材料是有相应偏向的。山东梆子班的学生对戏剧的三要素、人物形象的具体剖析不太感兴趣,对戏剧的体裁感兴趣,喜欢观看戏剧,对于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也表示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莱芜梆子班的学生则对与戏剧有关的知识点、课文内容的分割等都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2)基于不同学习策略的学习风格

当与概念相关的线索不清楚的情况下,场独立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当与概念相关的线索很清楚的时候,场依存型学生能够更快速地学习知识。在讲授《雷雨》(节选)之前,可以安排山东梆子班的学生提前搜集、阅读有关作家作品的材料,不要只限于文本;对于莱芜梆子班的学生,教师应让他们认识到戏剧三个元素在戏剧作品中的作用,然后通过阅读课文来分析人物、戏剧语言等,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基于不同教学模式的学习风格

研究表明,场独立型学生偏爱松散的教学方法,更倾向于采用“大步子”的教学模式,即对课文进行总体概括,而不需要一系列的小问题和练习。场依存型学生则更喜欢严谨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在教授《雷雨》(节选)时,针对山东梆子班和莱芜梆子班的教学方式不能一样,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山东梆子班的课上,可以首先展示几位历史评论家对《雷雨》的评论,或者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分析,让学生去琢磨、体会,无需对文字的内容进行细致解读;而对于莱芜梆子班,则要从课文的内容开始就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透过戏剧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主旨。

3.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对策

第一,正确认识學习风格。不同的学习风格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要科学、正确地理解学习风格,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影响学习风格的诸多因素中,生理因素是教师经常忽略的一个因素。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认为,只有在满足了较低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对时间、学习环境、感知通道等生理喜好。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知通道类型进行针对性教学。听觉类型的学生对听觉刺激的接受性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教师可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视觉类型的学生喜好视觉刺激,多采用阅读、实验演示、幻灯片放映等形式教学,并指导他们多做练习,多交流;动觉类型的学生活动能力强,实践技能好,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做好记录、试验、游戏等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调整学习评价方法。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培养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案例分析

本文根据以上关于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风格分析,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方法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方法更适合场独立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以文本为基础的阅读更有利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笔者根据《雷雨》(节选)教学目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两种学习风格的教学实例。

1.场独立型学生——问题教学法

山东梆子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属于场独立型,他们对戏剧的某些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而对戏剧的体裁、戏剧的欣赏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应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资料搜集,文本初探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上课之前阅读《雷雨》原著,或者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绎的《雷雨》,了解剧情的发展和角色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与作者有关的文献,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线索进行课堂教学,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与主题相关的中心问题作为“主心骨”,层层展开,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作者提出了核心问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思念,是否属实?”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分析问题,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并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在研究思路上,笔者拟出三种方案:从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状态;从周樸园对鲁侍萍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态度来分析其个性特点;从潜台词丰富的角度来看。

(4)总结提炼,深入思考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并提出新的问题或思想,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索和反思。

2.场依存型学生——文本细读法

莱芜梆子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属于场依存型,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以文本为基础进行阅读,条理清晰,且给予外部学习架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走近文本,初读感知故事情节

学生阅读全文,大致划分和归纳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

(2)深入文本,细节探寻

教师先提出问题:“周朴园怎么会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侍萍?”然后让学生找到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身份的内容,并进行分析。面对周朴园四次质问,鲁侍萍欲言又止。教师让学生去推测鲁侍萍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并对比鲁侍萍过去和现在形象的变化。通过对鲁侍萍的认识和比较,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3)主题探究,课后延伸

以周朴园、鲁侍萍为代表,对“人性”这一主题进行论述。在课后安排学生阅读曹禺先生的《北京人》和《原野》等作品,使之充分体会作者对“人性”这一主题的丰富表达。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并配合个性化的辅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

责任编辑:闵 婕

猜你喜欢

鲁侍萍莱芜周朴园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党支部赴莱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焦炉脱硫脱硝系统投入运行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莱芜张家洼矿区Ⅰ矿床深部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