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理念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5-30林毅林成策

新校园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校训条目

林毅 林成策

学校文化特别是理念文化对引领学校向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小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揭示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促进中小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校理念文化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校理念文化普遍存在概念不清、层次不明甚至逻辑关系混乱的现象

目前不少中小学校理念文化存在着概念不清、层次不明甚至是逻辑关系混乱的现象。首先是概念不清。从文化分类的角度看,理念文化是非物质文化中的价值观文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思想文化等,但不少学校将这些表达意义相似的概念并用,分别列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原则等表达意义相似的理念文化条目,不仅会引起概念上的混淆,更会导致师生在遵循理念文化时的无所适从。其次是层次不明。比如,有的学校将办学理念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发展愿景、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德育理念、治校理念等条目内容并列列出,其实办学理念是总概念或者是总条目,包括一系列具体条目,不应该和其所包含的条目并列,这样就乱了层次,没有了高低、大小之分。这样做不仅不科学,也不利于发挥理念文化的引领作用。最后是逻辑关系混乱。理念文化的条目之间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比如,校训是学校理念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条目,是最上位的理念文化,但有些学校在其归纳的一堆理念文化条目中,竟会将校训放在很靠后的位置,逻辑关系混乱可见一斑。再比如,有的学校将校训列在“三风”条目之后,出现了明显的逻辑关系不合理现象。学校的“三风”是在校训的引领下形成的,先有“训”后有“风”,这个逻辑关系不能颠倒。还有的学校将“三风”顺序颠倒,将学风列在教风之前,这也不妥。学风的形成有教师之功,教风引领学风,再怎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顺序也不能颠倒。

2.中小学校尚未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理念文化体系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很难找出一所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学校,但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却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着理念文化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很多学校没有按照学校文化的规律去反复论证而提炼出自己学校的理念文化体系,或是拿来主义,照搬别的学校的理念文化,或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凑了几个理念文化条目,或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出几个理念文化条目,这样形成的学校理念文化体系无疑是不完整的,甚至不能称其为理念文化体系。之所以不少学校的理念文化存在着碎片化、口号化、标语化现象,也是上述原因造成的。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理念文化中连“一训三风”都没有。可见,在中小学校构建完善的理念文化体系,仍然是一项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3.中小学校理念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之一就是促进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可见,建设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一些中小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严重,个性彰显不足。首先,学校理念文化的提炼没有体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其次,学校理念文化没有体现本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最后,学校理念文化没有彰显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特点,等等。缺乏个性和特色的学校理念文化难以起到促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引领学校高水平发展的作用。

4.中小学校理念文化缺少主线贯穿

纵观中小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缺少主线贯穿的问题,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缺少核心理念的贯穿。就像写文章要有个主题一样,这个主题要贯穿全文,缺少核心理念贯穿的理念文化体系,就会显得很零散,没有主题,这样的文化是缺乏驱动力的,引领学校发展的作用就比较小。其次,缺乏重点理念的带动辐射。学校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涵盖的理念文化也必然多种多样,但学校理念文化体系不能包罗万象,不能求多求全,不能平均用力,否则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最后,由于缺少主线贯穿,不少中小学校所提出的理念文化条目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给人以文化条目堆砌之感,这样的理念文化对学校的发展起不到多大作用。

5.中小学校的理念文化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关联度不高

学校的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有成效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应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目前不少中小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没有做到这一点,其理念文化特别是核心理念与其课程体系的关联度不高,甚至出现两张“皮”的问题。不少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校本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主线贯穿甚至逻辑关系不合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核心理念文化的引领,也没有很好地对标核心素养,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甚至有些随意。没有理念文化引领的校本课程,其教育效果无疑是不高的,与课程体系建设关联度不高的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无疑也是不成功的。

二、中小学校理念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廓清概念,强化逻辑,建立层次分明的理念文化体系

中小学校要加强对文化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廓清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类别,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组成,什么是学校理念文化等概念,明确理念文化条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关系,建立一个层次分明、逻辑自洽、主题贯通的理念文化体系。一所学校最基本的理念文化是“一训三风”,即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还有其他方面的理念文化,诸如发展愿景(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也可以理解为办学目标),办学宗旨(为谁办学),育人目标(也称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办学特色理念(也简称为办学特色),德育理念,治校理念(也称管理理念)等,其中校訓是上位理念,是统领整个理念文化体系的核心条目。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理念文化体系

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广大同仁的共识,那些连“一训三风”都没有的学校已经落后于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了。理念文化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的学校,应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理念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提炼学校理念文化,切勿采取拍脑袋方式,抑或是拿来主义,而应在学校内部集思广益,并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研究和提炼符合本校特点,能够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理念文化体系。

3.建设独具学校特色的理念文化,促进特色品牌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学校特色品牌发展。只有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品牌。要使学校理念文化具有特色,需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研究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中挖掘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理念文化,能体现地区历史文化特点的学校理念文化无疑具有自己的特色。其次,要研究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提炼学校的理念文化,能够与学校办学特色结合的理念文化,才能更具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提炼体现学校特色的理念文化,有一个具体的路径可以借鉴,那就是以学校的校名为切入点来建设学校的理念文化体系。不少学校在命名时已经赋予了这所学校的文化含义,在为学校起名字的同时,相当于为这所学校的理念文化立了题目,至少是提出了题意,以校名为切入点提炼学校的理念文化,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能使学校理念文化的主题与特色更加鲜明。最后,要结合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特点提炼学校的理念文化,学校类型和层次不同,办学特点不同,理念文化也应不同。总之,学校理念文化既要与众不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也要符合教育规律,不追求不符合规律的标新立异。

4.聚焦核心理念,加强理念文化体系的主线贯穿

如前所述,不少中小学校的理念文化缺少主线贯穿,形成理念条目比较散、逻辑关系不紧密的状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路径是确定核心理念,这里所说的核心理念实际上是很多学校在提炼学校理念文化体系时确定的一个核心词,或叫关键词,相当于给学校文化起了一个名字,类似于一篇文章的题目。前已述及,校训是学校的上位理念,当然也是整个理念文化体系的核心,这里所说的作为核心词的核心理念和校训是高度吻合的,是不矛盾的。亦即校训必须体现或包含该核心理念,该核心理念是对校训的进一步凝练,也可以说是核心的核心。一所学校要建立理念文化体系,关键是先要确立核心理念。然后围绕核心理念确定校训,在校训的引领下确定校风、教风和学风,再确定其他方面的理念文化条目。在这一过程中,核心理念要贯穿始终,按照这一路径提炼的学校理念文化体系,主线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理念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排除其他理念在办学中的运用。只是为了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5.不断加强学校理念文化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

课程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必须与课程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密切关联。不少学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办学特色,该办学特色必须充分体现在学校的课程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必须与学校的理念文化特别是核心理念相呼应,只有这样,学校的理念文化才能起到对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以学校核心理念文化为主线,对标学生核心素养,建设层次分明、逻辑结构合理、培养目标明确的学校课程体系特别是校本课程体系,对彰显学校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课堂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双减”背景下向课堂要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因此,紧密围绕学校的理念文化和理念文化引领下的课程体系特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必要。需要强调的是,理念文化对课堂建设的引导是思想和方法的引導,而不是形式上的生搬硬套。首先,课堂教学模式要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匹配;其次,课堂教学模式要符合学校的课程体系特点;最后,课堂教学模式要能够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课堂建设的落脚点,也是课堂建设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林 毅 山东职业学院;林成策 齐鲁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校训条目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
MOOC的核心理念、价值及实践反思——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