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劳动基地促劳动教育

2022-05-30庞细敏徐星火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崇阳县基地劳动

庞细敏 徐星火

劳动教育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咸宁市崇阳县大力推行劳动教育,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重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咸宁市崇阳县实验小学以丰富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一、打造具有多元教育功能的劳动基地

为加强新时代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在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建立了劳动基地。

1.“绿色”生态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金塘镇畈上村土地肥沃、植被丰富、气候宜人,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劳动教育资源。崇阳县实验小学把从农户手中流转的100亩耕地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基地,聘请华中农业大学专家为基地进行顶层设计:将基地划分为“高新农业实验区”“观光农业实验区”“时令农业种植区”“大棚蔬菜种植区”“动物饲养区”5大区域共85个小区域。学校还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和县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担任劳动基地的技术顾问,为学生参加基地劳动提供技术指导。另外,学校还邀请当地种植、养殖大户为学生作报告。这些举措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2.“蓝色”科技资源为科技创新教育保驾护航

金塘镇畈上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白崖山风景区所在地。景区中的很多观光设施都含有科技元素,如9D高空玻璃桥采用超高清全透明玻璃桥面,将仿真场地与特别感应设置有机结合。其他的如擎天摩天轮、欢乐恐龙谷、鸵鸟养殖观光项目等都充满了科技元素,而彩色中药鸡蛋、七彩山鸡、蛇果、甜蜜果等则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娱乐、美食、观光等领域,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科技农业的魅力,树立科学劳动的意识。

二、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劳动课程

为保证劳动教育的适切性,学校结合基地劳动实际,制定了适合学情的劳动目标,编写了符合天时(气温条件)、地利(适应栽种、养殖的项目)、人和(通俗易懂)的校本教材。

1.科学制定劳动教育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崇阳县实验小学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制定了《崇阳县实验小学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和《崇阳县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分段目标》。

总体目标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①了解与劳动实践相关的知识,掌握简单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②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③根据自己在劳动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尝试撰写研究小论文;④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⑤理解劳动综合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分段目标如下。第一学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通过一些切合学情的劳动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本学段以家务劳动为主,以参与班级集体劳动为辅,初步形成用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第二学段主要让学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体会劳动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本学段主要参加家务劳动、校园保洁、垃圾分类处理、校园绿化等劳动。第三学段主要让学生懂得“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学生除掌握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的技能外,还应主动参加校园卫生保洁、环境美化和社区服务等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认真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小组,通过实地考察、专家指导等方式,编写了《劳动与技术》《自然与科学》两本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劳动与技术》以劳动基地为载体,把学习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学生学会本地蔬菜和高新蔬菜的栽种技能。具体地讲,就是学习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玉米、菠菜、土豆、螺蛳辣椒、甜蜜番茄、鹤首葫芦、蛇果等植物的栽种,以及土鸡、七彩山鸡、兔子、土猪等动物的饲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动脑,在劳动中真切感受和体验农民的辛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自然与科学》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白崖山风景区,了解大泉洞、玫瑰花山、湿地公园等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了解景区中9D高空玻璃桥、摩天轮、七彩鸡蛋,以及恐龙谷、鸵鸟场等应用到的科学技术元素,增进学生对自然、劳动和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向往。该教材旨在用自然万物的美丽、奇妙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用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三、探索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模式

学校依托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构建以“绿色”劳动技能教育和“蓝色”科技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双色”教育模式。

1.提高劳动技能的“绿色”教育模式

学校依托100亩劳动基地,对学生开展劳动技能教育,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提高劳动技能,形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学校给每个班级分派两份责任地,一份以传统农业为主,一份以现代农业为主。在为期一周的栽种期,传统农业项目请当地种植能手现场指导学生栽种,现代农业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和县农艺师指导栽种。栽种期结束,学校对各班种植情况进行评价,对优胜班级进行表彰。作物成熟后,学校组织学生采摘,让学生享受劳动成果。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是融入思政课,如在学插秧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技术要点后,给每名学生分派相同任务,看谁插得又快又好。在进行插秧总结时,师生共同朗诵《悯农》,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感情。二是融入语文课,如在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教师除教会学生掌握包粽子的技能外,还让学生搜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从爱国诗人屈原身上感受忠于国家、宁死也不同流合污的品質。三是融入数学课,如在学锄地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会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带领学生认识园地的形状,计算园地的周长和面积;根据园地的种植实际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分析园地的产量等;运用所学知识编制相关的数学应用题。

2.培养创新精神的“蓝色”教育模式

学校借助白崖山风景区的资源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学校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校本教材《自然与科学》和网络资源,了解白崖山风景区各个景点的科技元素,让学生对景区中各景点的科学技术应用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分批次组织学生到景区现场体验科技魅力,同时,借助导游讲解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补充,强化学生对科技劳动、科技创造的切身感受;体验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学生继续搜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具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记录下来;最后,学校安排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写作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语文教师将各班优秀的心得体会推荐到学校校报和网站上发表。

(作者单位:咸宁市崇阳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崇阳县基地劳动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天府之城”的涅槃新生 崇阳县住建局擦亮城市风貌
我的基地我的连
热爱劳动
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崇阳县539份问卷调查研究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