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发展研究

2022-05-30符史洪孙丽峰

理论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

符史洪 孙丽峰

摘 要:本文通过选取我国的2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 采取浏览其官方网站、查询文献、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其在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查结果,从图书馆服务及用户学习利用的需求出发,在智慧理念、智慧门户、智慧服务平台、智能设备、移动图书馆、自助服务5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总结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情况及建设经验,并提出几点建议,为其他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以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9 — 0145 — 05

引言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以及“智慧”理念的广泛发展和推广, 图书馆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智慧服务”时代。本文选取我国2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对其在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总结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业界更好地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智慧图书馆概念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最早是在国外产生了萌芽,是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的Markus Aittola提出的。在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后,随即“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医院”等一系列有关“智慧”的词语应运而生,方兴未艾。[1]国内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发展也已十年有余,随着智慧图书馆实践的发展,其概念也越来越成熟。笔者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要素说”和“特点说”。要素说有两种说法,三要素说(资源、技术、馆员)和五要素说(资源、技术、服务、馆员、读者)。特点说则是总结了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互联、感知、高效、绿色、生态)[2]。无论要素说还是特点说,智慧图书馆都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智能技术催化而生的,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运用智能技术,融合智慧资源,协同智慧馆员共同为读者用户提供的创新服务,即智慧服务。其中智能技术是支撑,智慧资源是基础,智慧馆员是桥梁,智慧服务是核心。

二、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目前“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已经日趋成熟,国内相关专家和图书馆界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推进。智慧图书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已到了一定的阶段。国内最早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文章是2010年7月严栋在《图书馆学刊》上发表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打开了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新篇章。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里,用高级检索,选取“智慧图书馆”或“智能图书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10-2019年”,检索到1784篇期刊论文。从2013年开始,智慧图书馆方面的发文开始逐渐增长,2017年开始迅猛发展,2019年达到发文量最高值551篇。期刊分布上,《图书馆学研究》发表相关文章最多,51篇;学科主要分布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计算机技术;研究机构以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发文量最高;作者方面则是南京大学的邵波发文最多,14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理论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并尝试在研究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发展模式、设计方案等实践应用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三、国内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

截止2021年9月1日,笔者运用网络调查等多种方法对2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笔者筛选了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共同或者相似的建设项目,从智慧服务理念、智慧门户建设、智慧服务平台、移动图书馆、智能设备建设(RFID、智能机器人)、自助服务、信息共享空间六个方面进行整理总结。[3]具体调研情况如表1所示(备注:空白地方表示内容不确定):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调研高校图书馆均将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上了日程,并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智慧化,以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为代表的知名高校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建设经验。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智慧服务理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意识到了“智慧服务”的理念,并不同程度的付诸实践。但是在门户网站上设有“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专栏或者二级栏目里面对智慧图书馆建設情况进行介绍的并不多。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门户上有智慧化建设的情况简介,概述近年来不断加强数字化基础工作,致力于“智慧化”的探索;复旦大学医学馆门户网站上有智慧图书馆专栏,包含了智能机器人、智能书架、新技术体验区等服务项目;中山大学以“智慧与服务”为馆训,目前引进了先进的3M安全监测系统,实行藏、借、阅、网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四川大学图书馆以“智慧川大”为门户网站名称;厦门大学图书馆以“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作为网站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多媒体智慧空间”,包括数字资源阅览区、多功能厅、精品视听室、多个特色空间,为全校师生提供数字资源查询、多媒体资源利用与咨询、影视播放与赏析、会议与沙龙、精品视听与研讨、有线电视播放、多媒体软件使用等特色服务。

总体来说,“智慧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界已经是被普遍认同的理念,并在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服务中生根发芽,不断根深叶茂。

(二)智慧门户建设

门户网站是图书馆线上服务的主要阵地,智慧门户不同于以往的图书馆门户,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介绍的载体,更是一个实时更新和变化的知识服务体。智慧图书馆的智慧门户是对原来图书馆普通门户的创新和升级,页面设计方面打破了原有的规矩和条框,给读者以新的视觉冲击,功能应用上融合了各种服务应用,给读者一个新的使用体验。

重庆大学图书馆目前所用的“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门户”是重庆大学图书馆在5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一代图书馆业务系统”的创新实践——通过对图书馆资源“数据级”的整理,第一次让图书馆真正获得了资源的所有权而非使用权;通过对资源“数据级”的重构和汇编,让图书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源服务能力。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19年12月上线了新一代门户——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该平台以读者需求为服务导向,以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作为切入点,进行了全新的界面和架构设计,全面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访问,力图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为便捷、丰富、深度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门户网站都有一站式检索服务,呈现在网页显眼的地方,并且检索服务的名称凸显了各馆的文化特色,比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搜索”、武汉大学的“珞珈学术搜索”等,信息的检索和服务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智慧图书馆门户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集成各种系统管理平台,整合各种用户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适度的显示在网页上,实时更新,能随时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使图书馆从信息收集到知识发现,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有机融合,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提供了强大平台支撑。

(三)智慧服务平台

智慧服务平台是第三代图书馆业务管理服务平台。相比上一代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智慧服务平台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有了新的超越。

2019年,由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研制的国内第一家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简称“NLSP1.0”平台,该平台以中央知识库为总库,采用软件即服务的云部署,面向服务的微服务架构,纸电数资源一体化管理,整合和扩展各种应用。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全国100多家图书馆正式使用。2018年12月,中国矿业大学启用智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平台,融合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户行为,提供更精准的知识服务、数据服务和空间服务。该系统借助“元数据仓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纸本资源“纸电一体化”的“一站式检索”与全文获取、学术资源精细化导航、学院分馆、学科服务、读者个性化服务、用户校外访问等新功能。

总结几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笔者发现智慧服务平台从面向对象到面向服务,从一个单一系统平台整合成多个微服务应用融合的、可生长的平台,更易于使用、开发新的功能,从而真正做到以需求引导服务。

(四)智能设备建设

除了广为人知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被引进图书馆,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走进图书馆的大门。2017年5月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南京大学图书馆自主研发的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图客”,“图客”集RFID感知、计算机视觉和智能机器人技术于一身,实现了图书的全自动化盘点。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图书馆已经部署使用“图客”。2019年11月,天津大学也研发了AI“智图”机器人,并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上岗。“智图”具有智能导航、地图构建、图书定位、计算机视觉等多项功能,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图书盘点操作。

智能机器人、智能书架、智能盘点车等智能设备的引进加快了图书馆智慧化的进程,使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移动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融合图书馆业务管理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平台,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手持终端设备,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一站式的搜索。[4]读者可以使用各种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5]移动图书馆不仅整合了OPAC资源,实现了馆藏书目信息及个人信息的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而且实现了资源一站式检索,全文阅读下载等个性化服务功能。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图书馆自主研发了适合本校馆情发展的移动图书馆平台,很多高校则通过购买超星移动图书馆或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实现移动服务。

移动图书馆服务从时间、空间上拓展和延伸了实体图书馆的服务,使读者更加轻松、自由的获取和查询图书馆的资源,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读者用户的阅读方式和行为习惯。

(六)自助服务

自助服务不再局限于自助借还图书,而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引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自助打印、复印、扫描、3D打印和自助预约等行为。自助服务一方面使读者更加方便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产生更好的用户体,从而提高读者满意度;另一方面極大的缓解和改变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知识服务。

五、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策略

(一)树立智慧服务理念

图书馆服务,从依赖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到逐渐依赖图书馆人的智慧转变,“智慧与服务”的理念应运而生,图书馆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智慧服务”阶段[6]。

智慧服务要深入人心,首先要从转变思想开始,馆员要深刻理解智慧服务的概念,抛弃以往的服务理念,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发挥自己的智慧,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践行智慧服务的理念。

(二)开启智慧全资源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获取的资源与模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图书馆是信息资源中心,包括多类型资源共同构成的海量多源资源体系,如传统实体馆藏、商业数据库、开放获取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等。[7]如何将这些资源融入到一个平台进行管理和检索,开启全资源模式,构建一站式搜索平台,是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实现对纸本和电子资源的统一检索,使读者既能翻阅纸质图书又能网上阅览电子资源,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快捷、高效、方便。提供优于传统OPAC的检索功能,并充分整合Web2.0应用,提升读者使用体验。

(三)搭建智慧管理平台

集成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纸电一体化资源管理平台、用户行为分析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和决策分析平台,并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平台,逐步搭建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通过实现纸电一体化、统一智能检索、智能采访、大数据分析、读者行为画像等相关业务功能,从而建设成一个从基础、数据、管理再到应用和服务层面都做到完善的智慧化建设体系,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支持各类终端便捷访问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高效率的管理平台。

(四)培养智慧馆员

智慧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核心要素是智慧馆员,其不断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8]。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最终还是要靠智慧馆员,馆员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主体,因此馆员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智慧馆员必须是综合型人才,要熟练掌握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同时还要有一个专业背景,能利用所拥有知识和技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智慧服务。[9]目前高校图书馆还是缺乏图书情报领域的高级人才,以及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人才,这不利于智慧馆员的培养和发展,也会极大影响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步伐。图书馆一方面应要求现有馆员抓紧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应重点引进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并同时具有图书情报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图书馆要把握好时机,用智慧的理念引领、用先进的技术驱动,用智慧的馆员服务,结合本馆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全体图书馆同仁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与时俱进,共同推动图书馆向智慧时代迈进。

〔参 考 文 献〕

[1]初景利,段美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8(4):7-7.

[2]李艷娜.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智慧馆员培养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85-87.

[3]曾光,明均仁,邓梅霜.美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现状调查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8(13):14-14.

[4]叶莉.基于APP应用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实例及发展研究——以武汉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36(03):116-118.

[5]娄冰.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02):28-30.

[6]周玲元,王雪,梁路,张彤.基于用户感知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8(13):45-54.

[7]冉从敬.智慧图书馆资源模式与版权风险[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28(02):13-15.

[8]王婷.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成果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9.

[9]徐涛涛.人工智能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探究[J].出版广角,2020(08):76-78.

[10]王丽萍.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思路:问答社区模式的启示与应用[J].出版广角,2019(13):74-76.〔责任编辑:包 阔〕

猜你喜欢

图书馆建设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网络平台时代下图书馆建设
空间塑形、视觉调度与文化景象的形成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