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培养接班人”理论的守正创新

2022-05-30李少杰

理论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李少杰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承继了“培养接班人”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在百年历程中因应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延展其内涵,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教育、人才工作话语,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首次将其上升至党的“根本大计”。党始终把保障政治路线的执行作为培养接班人的出发点,始终对接班人提出德才兼备的主线要求,始终强调将经受斗争考验作为接班人培养的重要方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培养接班人”理论的守正创新,为新时代确保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接班人理论;十九届六中全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9 — 0005 — 05

如何确保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是共产主义政党必须直面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培养接班人”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突出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以实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续奋斗[1]。《决议》的理论突破为接班人培养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深入学习《决议》精神,梳理中国共产党“培养接班人”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加深对接班人科学内涵的认识,为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并更好地服务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工作实践。

一、国际渊源:“培养接班人”理论的产生与传入

共产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社会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这一长期艰巨的进程中重视对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是共产主义政党相对于资产阶级政党独有的组织特征。以《资本论》为理论起点,经济范畴的接班人概念被不断赋予新的语义,并经由列宁等人的提炼最终走入政治范畴,形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独特话语。

接班人最初在《资本论》中指代产业工人的后代。马克思认为,资本在为产业工人的劳动力定价时,不仅覆盖了支撑工人在一定的社会状态下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包括其“接班人”即儿童的生活资料在内[2]129,只有這样,这种特殊商品(劳动力)所有者的种族才能延续下去[3]294。产业工人群体因接班人的存在而永续,接班人的生活资料构成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

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恩格斯将这一概念用在了更广泛的语境。1878年,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借德皇威廉一世两次遇刺的机会嫁祸于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导通过了《反对社会民主党进行普遍危害活动法》,将该党变为非法组织。在德国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时期,恩格斯高度关注并通过信件密切联系党内坚持理论与实践斗争的李卜克内西、倍倍尔、考茨基等人,鼓励他们与俾斯麦政府的“扼杀”作斗争,坚持培养“理论上的接班人”以等待转机的到来[4]176,“物色接班人”以对抗党内的机会主义者[5]203。可见,这一概念在被运用到政治语境时,德国社会民主党正面临外部严峻镇压形势和内部思想政治路线分歧,政治语义上的“接班人”概念是共产主义政党在斗争中的产物。

列宁和斯大林在沿用“党内后继干部”语义的同时,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接班人思想,用这一概念指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农青年。青年接班人尽管也需要工作,但已不再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等待被剥削的后备劳动者,而是承担“攻占科学堡垒”“开创光辉灿烂新生活”任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红色事业继承者[6]41[7]29,青年不再是被物化的资源,而是有自主能动性的事业主体。由此,“接班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已经发展为兼具经济和政治语义的独特话语。

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将培养“接班人”视作党内政治路线执行的重要保障,认为在正确的路线提出以后,事情的成功就“取决于组织工作,取决于正确地挑选人才”[6]342,因此必须大胆而及时地提拔年轻的新干部,配合老干部工作并成为无愧于他们的接班人[6]460。由共产国际帮助建立并自认作其支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然深受来自共产国际的理论影响,强调革命历史进程中“人的因素”。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8]526,但干部内部也有区分,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党的事业就会中断[9]824。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使用“接班人”概念,但类似“新干部”“后备军”[9]1014的表述清晰地彰显了新生力量对延续革命事业的重要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接班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接班人”话语才被广泛地运用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并首先以如下几种内涵出现。其一,它指代占国家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青年,是“伟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10]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11]。其二,它从个人概念上升为组织概念,所指代的“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产主义政党、老辈共产主义战士的“忠实助手”[10]。其三,它还曾在党的规范性文件中指代“手工业生产的手艺传承人”。1962年10月,中共中央为做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调整和巩固工作,批转《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党组关于调整手工业队伍巩固手工业合作社的报告》,要求“组织老工匠、老艺人归队,注意培养接班人保存和充实技术骨干力量”[12]219。接班人此时所体现的集体与国家的归属关系、群团组织与共产主义政党的助力关系、新老生产者之间的帮带关系,反映了建国初期党在执政条件下通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包括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上升图景。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执政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党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对新中国第三四代发生和平演变的预判,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修正主义行径,从外部为中国共产党保持革命事业的延续性敲响了警钟。伴随国内经济建设波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党的最高领导人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产生了一定偏差。内外影响推动毛泽东在1964年提出“准备后事,即接班人问题”的政治考虑[13]363,接班人概念的政治色彩更加鲜明。

首先,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五项条件:要搞马列主义意在精通理論修养;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是共产主义大公无私的政治道德;团结大多数人体现革命者的政治胸怀;讲民主、自我批评是工作作风,更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这五项要求被写入中共九大到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成为一个时期内党为坚持政治路线、反对修正主义、确保党和国家不变颜色而选拔党员、干部的标准。

其次,接班人此时还成为领袖继任者的代名词。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华,试图探寻毛泽东的继承人(successor)问题。毛泽东在谈及这一名词的翻译时表示:“继承人这个名词不好,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继承我什么呀?红领巾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叫接班人好,这是无产阶级的说法。”[13]22-24恩格斯认为,国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发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从社会中产生的公权力又会逐渐自居于社会之上,成为强大的、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14] 187-189。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权力为有产者所左右的情况不同,中国共产党不把领导权力视作可以继承的私有财产,而是必须传承的公共事业。秉持公心看待权力,政党不是领袖的政党,但领袖是政党的领袖,对接班人概念的运用生动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

最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理论也进入到党的教育方针中。教育工作要培养的人,从1957年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5]85转为60年代的“坚强的革命接班人”[16]215,体现国家对社会主义青年的政治期盼。对于青年的培养意义,党强调必须在教育中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而不是修正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接班人[16]215。在方式上,党强调青年接班人要参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伟大的群众革命运动,在斗争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最终得到成长[17]40。

三、改革以来:“培养接班人”理论的调整与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对培养接班人的理论认识也在继承传统、反思教训的基础上,因应历史方位的转变,进入全新境界。这一时期,领袖继任者的语义不再出现,接班人概念成为党的组织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常用话语。

第一,在组织工作方面。时代方位的转变对培养党的青年干部接班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各级领导人员普遍老化,以邓小平、陈云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认识到,必须逐渐培养中青年优秀干部,建立完善的干部梯队,防止“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种人”渗入各级领导机关,干扰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迫切需要接受良好教育、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18]323-327。因此,善于发现、提拔以至大胆破格提拔中青年优秀干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进一步完善了对青年干部接班人的培养理论。首先,在接班人标准上,党提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体现党继续坚持将干部的政治立场放在首位,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作为选用干部的前提;与此同时,强调干部队伍建设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突出青年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次,在接班人结构设计上,党要求各级党组织都要建设并保持健康的梯队结构,将优秀的中青年选进领导班子,锻炼出可以接班的坚强的“第三梯队”[19]349。再次,在新老交替的方法上,党强调“扶上马,送一程”[19]325,建立各级顾问委员会,充分发挥老干部对中青年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保障职权的平稳交接。最后,在接班规范上,党加大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等法规,使干部培养、选拔、任用逐步实现有规可依。党的十四大将“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培养青年干部接班人的重要意义,此内容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在教育工作方面。党在新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新时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0]348。此后,党对受教育者的定位变为“社会主义建设者”[20]646,在继续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对受教育者在“才”方面的要求。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风云变幻的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党高度重视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强调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现实问题,增强学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能力。最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21]77,建设者与接班人分别从才与德的角度出发,对青年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

四、历史决议:“培养接班人”理论的总结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尤其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决议的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后继有人”视作党必须抓好的根本大计,首次把“接班人”问题写入历史决议并拓展其原有内涵,对党的接班人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第一,从接班群体上看。党明确提出要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优秀青年、優秀人才三个群体,将党管干部、党管青年、党管人才等专题工作集成到“培养接班人”的理论视域之下,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政治站位。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百年大计,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必须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立志接好党和人民事业的班,而不是考虑接某个职位的班、某个个人的班。[22]289;284培养青年干部接班人,就是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其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将青年的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一代代中国青年艰难探索民族复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价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先锋作用,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23]。《决议》强调,青年人才作为接班人,不仅要跟党走,更要走进党,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让青年在共产主义熔炉中接受历练,更快成长。

最后,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人才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在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2]270;273-274。《决议》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相关论述,首次将优秀人才纳入“培养接班人”的视域,强调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凸显了人才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面的重要地位。

第二,从要求标准上看。历史决议对三类群体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要求,但“德才兼备”的要求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些要求与标准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历史智慧的承继,更是新时代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经验的鲜活体现。

首先,《决议》牢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3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方式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

其次,《决议》强调党要教育引导优秀青年党员。青年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青年党员也要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一靠学习二靠实践,青年党员才能做到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关键在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只有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提供保障,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第三,从接班任务上看。《决议》对接班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望,即要求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从横向看,“重任”不是简单的年轻干部的党建工作,也远超教育方针中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范畴,是综合了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与党的事业的重任。具体内容就是《决议》所总结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从纵向看,“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动态概念,强调一代又一代人既要以史为鉴,又要接续奋斗;既要埋头苦干,也要与时俱进。每一代人做好自己时代该做的任务,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实现这一接续过程,就要做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

结语:

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者的年龄限制与革命事业的长期艰巨始终存在客观矛盾。是否着力储备、用心培养足够的接班人,是检验革命者对事业有无高度责任心的一个判断标准。中国共产党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接过了这一理论命题,又在百年实践中因应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延展其内涵,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教育、人才工作话语,并上升至党的“根本大计”的高度。这一百年历程中,党对“培养接班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特色与共性规律。

首先,党始终把保障政治路线的执行作为培养接班人的出发点。作为“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24]218,中国共产党需要围绕阶段性任务形成政治路线与思想路线。而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保障,即依靠人来执行。接班人概念在运用到政治范畴时,天然就暗含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政治道路的分野。只有培养好接班人,革命事业才会沿着既定道路前进,在老一代人清理好的地基上“把共产主义由背得烂熟的现成公式变成活生生的东西”[25]337。

其次,党始终对接班人提出德才兼备的主线要求。纵观党在各个时期对不同类型接班人提出的标准,又红又专、革命化与知识化、德智体全面发展、家国情怀与担当本领、爱国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表述在不断变化,但选人用人重德才的基本原则从未改变。所谓重德,要求接班人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方面都要过硬,其中最重要是政治道德。所谓重才,要求接班人练就过硬本领,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

最后,党始终强调将经受斗争考验作为接班人培养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鼓励青年接班人“在大风大浪中锻炼”[13]363,不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经历一些实践经历、重大斗争磨砺,有助于干部提升在大风大浪面前的主见,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政策执行力大有好处[22]294。在斗争中培养接班人,必须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培养斗争精神,需要接班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增强斗争本领,要求接班人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勾勒的共产主义蓝图更需要一代代人接力,正如毛泽东对青年人的寄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26]650。尽管革命自有后来人,但身处新时代新征程当下的每一份子,也应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乐观信念,尽好责,接好班,伟大革命事业就会生生不息。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维尔纳·布卢门贝格.恩格斯和倍倍尔通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斯大林——今日的列寧[N].人民日报,1949-12-15(02).

[1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关于宪法草案和报告的发言(之七)[N].人

民日报,1954-09-19(04).

[1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3]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8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16(01).

[2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