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课堂讨论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2022-05-30牛月霞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情境

牛月霞

摘   要:“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需充分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使学生在課程学习中得到发展。教师要以人为本,围绕着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中心,从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整体目标出发,精心创设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设计发展台阶,创设讨论环节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讨论促使自身主动、和谐发展,让课堂在声声讨论中散发成长的气息。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情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7-0040-02

课堂讨论是一种积极发现问题并探索问题的活动形式,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能拓宽学生思路,把教的矛盾转化为学生自身思维的矛盾,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学习,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使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全体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地参与讨论,各抒己见的声音。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要以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创设吸引学生参与讨论的良好情境,帮助学生建立交流讨论的自信,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使学生“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通过思维的碰撞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课堂摆脱沉闷的氛围,延伸拓展课本内容。

(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讨论交流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进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趣”字上做文章,或创设情境,以“情”激趣;或实践行动,以“动”激趣;或开展辩论,以“辩”激趣。例如,教师在教学《咏柳》一课时,可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鼓励学生合作为古诗配画,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这一环节融合了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将古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过程,使学生准确地体会诗的意境美。

(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深度

“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深度。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指定某个学生为发言者,学生开始时踊跃参与,但由于无法获得发言的机会,多数学生就会从积极状态转变为消极状态,不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创设一个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学生多次的成功体验会转化为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进而增强学习自信,争取更大的进步。此外,教师应当制定发言讨论的规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发言过程中得到锻炼并有所提高。

二、教师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课堂学习的实效性,需要师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把讨论环节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尽量地增加学生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看、多思、多说、多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依据、说理由,表达出对“阮恒”的认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彼此交流对“阮恒”的见解,从而深化认识。随后,教师抓住契机,开展师生交流,统一认识——“阮恒”是集诸多优点的混合体。学生对“阮恒”的认识是通过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中的交流讨论、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这种主动交流、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进而深化生活体验及情感体验。

三、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有效参与讨论

教师要精心设计,将学生的参与讨论贯穿教学始终,通过教师“引”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倾听与表达,帮助学生养成作有准备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多问,用提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笔者提到“母爱力量的伟大”时,有学生质疑到:“文章没有写出老麻雀是公是母,因此,不能用母爱。”这说明了该生经过了深入细致地阅读,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全校再次交流,从而得出了“这是爱的力量”的结论。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加准确了。

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一方面需充分理解他人,另一方面要寻求确切的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促进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在讨论过程中,除原则性较强的问题外,对一些不同的观点,教师应持包容态度,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和观点,要保护学生的个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教师把时间交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赋予学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