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入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

2022-05-30文俊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作业设计立德树人

【摘 要】作业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这些功能不仅体现在作业本身的内容、形式、数量和难度等方面,也蕴含在作业批改、评价和反馈等环节中。为此,教师要强化作业育人的意识,精心设计作业,精准评价作业,精细反馈作业,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人文情怀等综合素养。

【关键词】作业育人;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5-0022-04

【作者简介】文俊,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44)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等育人方式逐渐被探究和提炼出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熟知,很少有人将“作业”和“育人”关联起来。关于作业的功能,普遍的认知是,“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检验教师教学效果”[1]。换言之,作业主要是为育“分”而设置的。直到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才首提“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并明确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的育人导向,为广大教师打开了研究、设计、布置、评价和反馈作业的新视野。但即便如此,大家对作业育人功能的关注和研究依然不够。在中国知网上以“作业育人”为主题进行检索,相关文章仅有百篇左右,且总体上依然局限在认知范畴,对作业育人功能的深度和宽度论述不够,因而认识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课程的育人导向得到进一步强化,“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其理念部分明确提出,“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2]。显然,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与课堂教学一样秉持这些课程理念,在设计、评价、反馈等环节摈弃知识为中心的理念,突出素养培养的导向,强化作业育人的意识。

一、作业设计育人

作业设计是作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环节。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在时长、内容、形式、梯度等方面均应有精心的考量,以保证每一个维度都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

1.时长要符合政策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了中小学各年段书面作业在数量上的上限要求,即1~2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对作业时长做出严格的限定,旨在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在节省出来的时间里实现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为学生预留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如果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具备政策法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养成了严格控制作业量的好习惯,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则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能得到真正的保障,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内容要联系生活

与课堂教学一样,作业的设计也应当尽量生活化,即把知识点的巩固尽量放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努力避免脱离情境的单纯练习,特别要杜绝机械、重复的枯燥练习。紧密联系生活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此外,日常生活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天然地带有交际性、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有显著的人文性。因而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完成作业,不仅能更好地巩固、拓展知识,也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发展人文情怀。

3.形式要丰富多样

作业设计要努力打破书面作业“一成不变”的单调样态,把读书分享、经典朗诵、小报制作、实验探究、专题研讨、实践操作、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形式合理配置到课后作业中去,真正做到作业形式的豐富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热情,开阔视野胸怀,发展以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为重点的综合素养。从另一个角度讲,形式的丰富还体现为组织方式的多样,即有些任务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以培养自主能力;有的则倡导学生小组合作,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需要教师从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出发,综合考量校情生情和可获取的教育资源,发挥集体教研优势,做到全学期统筹谋划,分单元整体设计,各课时具体落实。

4.任务要有选择性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禀赋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当体现层次性,保障学生选择的权利。长期以来,课后作业的基本样态是“大一统”和“齐步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既达不到巩固知识和深化理解的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当前,国家明确提出“一教一辅”的教学要求,本意是防止过量的辅导资料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客观上也限制了作业校本化的空间。但即便如此,教师也可以根据校情学情,将统一版本的作业细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和拓展型三类,并在此基础上为“吃不饱”的学生补充一些校本化的拓展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作业评价育人

批改和评价作业是作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以及书写习惯、思维方式等信息,细心的教师甚至能通过对比同一学生前后几天的作业完成情况,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思想动态等信息,反思型教师还能通过综合分析全班作业的整体情况判定作业设计的合理程度。因此,教师应当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作业作出客观、全面和激励性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1.评价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作业评价的基本要求,只有客观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问题,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客观性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误判断,即不能出现知识性的批改错误,无论是将正确答案改错还是将错误答案判对,都会让学生陷入认知的混乱之中,如果反复发生类似的问题甚至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影响学科学习;二是有无判断,即无论是肯定优点还是指出问题,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无中生有,否则,即使给学生一个夸大其词的正面评价,也不会真正产生激励作用。教师的客观评价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有助于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和外部世界。

2.评价的全面性

作业评价包含多个维度,除了依据作业的正确率作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外,还应当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努力程度以及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作为学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基础性任务,因为脱离了知识的学习,发展其他各方面的素养都将失去根基。然而,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层面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先复习后做题、认真审题等)、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锲而不舍的学习品格等显得更为重要。在进行作业评价时,教师应尽量兼顾各个维度,力求全面、综合,而不是针对作业的正确率这一单一维度给出评价。

3.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作业,首先要对学生的作业现状做一个基本的界定,但这并不是评价的全部。要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必须要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突出优点以及显著的进步给予明确的肯定或赞赏,比如“今天书写有明显进步,加油”“第4题有难度,你能做对真的很棒”。其次,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也要给出明确的提示和指导,以便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例如“建议你今后先复习课堂笔记再写作业”或者“书写要扩大字间距”等。这些清晰明了、亲切坦诚的评价话语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激发出更大学习热情和更强的学习动力。

三、作业反馈育人

作业反馈(包括订正)是作业管理的终端,与前两个环节一样也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确保反馈的及时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1.反馈的及时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越及时,收到的教育效果就越好。这是因为,在短时间内进行学情反馈,学生对先前所学知识还保留着较深的记忆,教师的订正和补偿练习就越容易起作用;同时,教师的评价、激励和指导对学生产生的效果也是越及时越好。可以设想,如果作业反馈(特别是订正)发生在学生提交作业的一周之后,教师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学习效果必然事倍功半。而更重要的是,教师饱含关切的评语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也会大大衰减。从另一个角度讲,及时反馈也是教师责任心的直观反映,这对学生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

2.反馈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作业反馈应努力做到差异化。换句话讲,就是要因材施教。有的学生性格开朗,喜欢当众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就可以在班级公开表扬这些学生,例如在全班朗读优秀作文;但有的学生天生内向,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出风头,这时老师就应该在私底下为他们点赞、鼓劲。对于作业中的问题,也要采取差异化的处理办法:有的题目错误率很高,有一定共性,适合集中讲评;而有的题目错误率低,属于个性化问题,则需要一对一地单独辅导;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还要考虑有选择性地(非全面地)订正、辅导,否则不仅费时而且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总之,只有真正做到差异化反馈(含订正),才是真正对全体学生负责,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3.反馈的多样性

好的作业反馈,可以达到既激励个体又引领集体、既让本人知晓又让他人了解的理想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反馈的方式上体现多样性。对于质量高、具有示范价值的作业,教师不仅可以在全班提出公开表扬,而且可以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班级甚至年级的公告栏里进行展示,甚至提炼总结出所有高质量作业的共性特点供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家长QQ群,及时表扬、宣传班级的优秀作业,实现家校信息互通,既培育學生的荣誉感,又提升家长的自豪感,从而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在具备技术条件的前提下,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位(类)学生提供补偿练习,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难题,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结束语

作业管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讨论作业的育人功能,并非要排斥作业的“育分”功能,一定意义上讲,“育分”是作业的基础性功能。如果作业不能起到检测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则这样的作业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本文阐释的要旨在于,我们对作业功能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巩固知识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层面,而应该强化作业可以“育人”的意识。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人文情怀等综合素质纳入作业目标之中,我们的作业才是高层次的作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更好地落实。

诚然,要落实作业的育人功能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有高度的“作业育人”自觉,更需要教师拥有设计作业、评价作业和反馈作业等方面的技术和艺术。为此,学校要就作业管理建章立制,同时要加大宣传、培训和考核、表彰的力度,营造浓厚的“作业育人”氛围,才能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减负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虎,闫晓华,吴明召,等. 优化作业管理 回归育人功能 [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8):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作业设计立德树人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
例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举措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