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红色书坊建设与服务推广研究
——以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为例

2022-05-30周崇弘

图书馆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文献

周崇弘

(东莞图书馆,广东 东莞 52307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起建设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和培育红色新人的重任,如何在图书馆公共服务区间内规划设计红色主题空间,烘托红色文化氛围,促进红色主题文献的阅读、交流及传播,成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点工作。

1 建设背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的根本任务,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开展了“童心向党传递薪火”系列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2]的道理,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活动一推出就获得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同时也暴露出本馆在红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红色主题文献供不应求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市中小学都开展了红色阅读活动,红色文化的需求不断扩大,而图书馆馆藏红色主题文献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以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为例,红色纸质文献的借阅需求量大幅度提升,而馆藏少儿红色主题文献量少、内容老旧、质量偏低,对少年儿童开展红色阅读缺乏吸引力。为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加大红色主题文献资源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

1.2 缺乏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

公共图书馆馆藏红色主题文献大多没有设立专架或专题区域进行集中展示,导致红色主题文献分散在各大类中,不方便读者快速地查找、获取红色文献[3]。在重大节假日(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仅仅推出一些宣传标语,并没有结合少年儿童需求特点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1.3 缺乏常态化的红色阅读推广活动

本馆通常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开展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如红色主题图书推荐、红色知识问答等,缺乏常态化的红色阅读品牌活动,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新意,影响力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培育红色新人方面的作用。

2 少儿红色书坊建设

2.1 规划设计

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将“复合空间”理念融入红色阅读空间建设中,复合空间强调对空间的多用途、多功能使用,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潜能[4]。图书馆红色阅读空间以红色阅读为视角,结合红色主题教育创建新的阅读空间,并以馆藏资源为依托,创新红色阅读空间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让红色阅读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本馆以开展党史学习为目标,以各类红色文献资源为依托,通过红色元素的应用和空间再造,形成特定的服务区域,打造一个适合孩子及家长共同学习党史的阅读空间——“悦读·家”红色书坊,一个集阅读、党史课堂、教育学习、展览展示于一体的沉浸式阅读空间,为广大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一个读红色文学、听时代声音、看经典图画、悟人生真谛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5]。

2.2 建设特色

2.2.1 纸本文献与数字资源相结合

“悦读·家”红色书坊收录红色主题文献2000余册,并设置红色主题数字资源“扫码看书”“扫码听书”区,为读者提供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体验双模式,打造红色教育阵地。

2.2.2 展览烘托红色文化氛围

在红色主题书架上方设立红色文化主题背景墙,展示“图画里的党史”,精选48幅当代艺术名家的美术经典作品,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融党史题材和艺术鉴赏于一体,既带来视觉美感,又体现信仰的力量[5]。在空间装饰上突显红色文化风格,配合红色主题文献,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2.2.3 功能融合助推空间活用

本馆依托文献借阅和展览展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如班级读书会、阅读研讨会、观展答题等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荣历史,坚定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让红色阅读空间活起来。

2.3 建设成效

2.3.1 扩大少儿红色主题文献的选购范围

红色主题文献在选择上尽可能从儿童需求出发,挑选绘本、儿童文学、人物传记、知识类读物等,内容不仅包括红色历史,还包括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抗疫成就等方面,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为中华民族之复兴做出贡献的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少儿红色主题文献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红色历史”主题:如《小英雄雨来》《闪闪红星》《少年方志敏》《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少年儿童学党史》等。

(2)“大国重器”主题:如《你好,空间站》《我想去太空》《坐着高铁去新疆》《神奇的小草》《蛟龙潜海》等。

(3)“美丽乡村”主题:如《悬崖村》《太阳照进“无人村”》《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一个女孩朝前走》等。

(4)“全民抗疫”主题:如《武汉抗疫日记》《中国战“疫”故事绘》《爱数数的口罩》《白衣超人》《爷爷的14个游戏》等。

少儿红色读物能够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全方位地展现在当代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是孩子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牢牢植入脑海里。

2.3.2 加强少儿红色主题数字资源阅读推广

目前浏览红色主题数字资源主要通过官网及微信菜单栏层层点入才可获得相关文献,操作繁琐,获取信息不全面,获取体验较差,所获得的红色主题图书大部分是成人读物,不适合少儿阅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推出“扫码听书”“扫码看书”服务,通过活动海报将在线阅读地址二维码和少儿红色主题图书信息推送给读者,读者手机扫码即可直接进入阅读内容,简化阅读程序。不仅能缓解红色主题纸质图书供需矛盾,也极大地方便了不能到馆读者的阅读需求。此外图书馆还将红色文化中的知识点变成线上答题或者闯关活动,通过游戏娱乐的方式来提高孩子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增强红色主题数字阅读的趣味性[6]。

2.3.3 积极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我们从《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遴选出48幅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制作红色文化主题背景墙——“图画里的党史”,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整个画面分为四大部分: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围绕这些美术经典作品推出6期讲解——《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不仅有文字讲述,还推出相应的视频,向孩子们生动阐述一个事实——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7]。

2.3.4 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服务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以阅读重温革命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主线,推出“童心向党传递薪火”党史学习系列活动,并在少儿馆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栏开辟了“趣味学党史”专栏,从“看、听、赏、玩”多维度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这种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拓宽了红色文化服务范围,提升了红色阅读空间的感召力。

(1)看。看展览、看连环画、看电影学党史,推出“跟着图画学党史”“跟着电影学党史”“连环画里的中国革命史”“‘童心向党’儿童绘画作品展”等活动,对展览、连环画、电影中出现的历史故事用微信推文的方式进行介绍,并推出相应的红色主题图书,吸引孩子们对红色历史故事的兴趣,让孩子们在书本中了解更多的红色经典故事,并用手中的画笔展现出孩子们对党的热爱。

(2)听。开展“红色故事绘”,以绘本为载体,讲述少年英雄的故事,如《闪闪的红星》《小萝卜头》《鸡毛信》《帽子上带星的人》等,让孩子们去感受同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从而让他们产生共鸣,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小英雄甘于牺牲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从小就具有一颗爱党爱国之心。

(3)赏。为传承粤剧传统文化,弘扬粤曲艺术精粹,结合馆藏的粤剧红色文献,推出了《红色粤剧七十年》,介绍经典红色粤剧剧目,扩大粤剧艺术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力,提升学生对于粤剧红色文化内涵的认知,让粤剧艺术有更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4)玩。推出“红色之旅打卡”“打卡广东红”“走读红色东莞”等活动,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公共图书馆将红色文献的宣传推广活动与少儿研学推广活动相融合,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悦读在路上”这一品牌活动的内涵,让少年儿童在行走中或者云游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实现薪火相传。

3 公共图书馆红色阅读空间的发展思考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红色阅读空间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联合共建、走向社会、科技赋能等发展方向,推动公共图书馆红色阅读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构建长效机制,力求可持续发展,提升红色阅读空间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1 从一馆建设到联合共建红色资源

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建设,不仅要利用总分馆平台优势整合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资源,更应主动联合本地区党史办、地方志办、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实现跨界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使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化,突破传统纸质文献的限制,囊括各种形式的数字和实体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服务和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开发具有图书馆特色,蕴含红色基因、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红色文创产品,为读者创造更好的红色人文环境和红色文化体验。

3.2 从图书馆空间走向社会空间

公共图书馆从馆内走向馆外,不仅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并且还要主动把红色书籍、红色文化展览、红色文化讲座等送进学校和社区,扩大图书馆红色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更应突出馆藏资源和服务特色,将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深入结合,创新红色文化服务模式[8],与反映百年党史的重大事件遗迹、重要会议遗址、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旧居等革命旧址以及革命博物纪念馆开展合作,打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服务,增强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3.3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化服务

利用图书馆+科技的融合模式,将直播、AR等技术融入红色阅读空间服务,运用多媒体投影、VR、裸眼3D和抖音微视频等展播打造沉浸式红色阅读体验[9],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重温红色经典,感受红色文化之美。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等创建虚拟社群,打造一个集数字阅读、交流互动、智能服务于一体的虚拟红色阅读空间,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融合,有效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让读者在互动的愉悦体验中感受到立体化、多角度、深层次的智慧化图书馆服务。科技赋能空间、文献和服务的全面打通,推动了红色文化的立体化传播,增强了红色文化的感召力。

构建红色阅读空间服务新模式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要紧扣时代脉搏,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红色阅读空间精准服务与少儿读者的良性互动,打造少儿红色阅读服务品牌,提升红色阅读空间的感召力,推进少儿红色阅读空间服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文献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追忆红色浪漫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