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h-bFGF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菌群、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的影响

2022-05-30倪佳敏施爱萍徐玲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肉芽肛周脓肿

倪佳敏 施爱萍 徐玲 李刚★

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或软组织发生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1]。其发病起源为肛窦感染,是肛周被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发病[2]。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肛周脓肿患者发病急,病程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有发展为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危险[3]。手术治疗是肛周脓肿临床治疗的首选。此外,术后创面的愈合也是顺利康复的关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在基因重组技术支持下人工合成的多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再生的作用[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烧伤外科和体表创伤等的治疗中较为广泛,但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照分析,探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菌群、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旨在为肛周脓肿的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其中对照组男37 例、女3 例,平均年龄(41.75±11.10)岁,手术方式为肛周脓肿切开术19 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8 例、其他3 例;观察组男38 例、女2 例,平均年龄(39.10±9.70)岁,手术方式为肛周脓肿切开术26 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3 例、其他1 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肛周脓肿的诊断标准[5]:经肛门镜检查后发现感染现象,且轻轻按压流出脓液,外周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升高;②所有入试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③意识清晰、无交流障碍;④均为首次接受治疗;⑤无手术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损伤或重大病变患者;②入组前1 个月接受过抗生素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③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④合并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⑤中途退出研究患者。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术前12 h 禁食、禁饮,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治疗后,先采用消毒生理盐水棉球搽拭干净切口表面,确定没有脓液继续流出后进行创面塞填,对照组采用浸有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163300,规格:100 mL:甲硝唑0.5 g 与氯化钠0.8 g)的凝胶纱条填塞切口,观察组采用浸有重组人表皮因子(生产厂家:南海朗肽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20043006,规格:7 万IU)的凝胶纱条填塞切口,每日更换2 次,直至创面愈合。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出院情况、总住院天数、治疗总费用。②创面菌群情况:治疗2 周后,在患者创面清洁、消毒、换药前用无菌棉签蘸取两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采用高通量测序仪(生产厂家:瑞士罗氏公司,型号:454)检测创面菌群情况。③创面渗出情况[6]:分别于术后3、7、14 d 评价,渗透纱布<4 层记为0 分,渗透纱布为4~7 层记为1 分,渗透纱布8~11 层记为2 分,渗透纱布12 层及以上记为3 分。④肉芽生长情况[7]:分别于术后3、7、14 d 评价,创面基本愈合,肉芽良好生长记0 分;创面新组织旺盛,呈鲜红色和颗粒状记为1 分;创面新组织生长旺盛,呈淡红色,创面基本平坦记为2 分;创面新组织基本不生长或生长缓慢,呈暗灰色,切口下凹、局部糜烂坏死记为3 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均治愈后出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2 groups(±s)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2 groups(±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t 值P 值n 40 40出院情况(治愈)40 40 0.000 1.000住院天数(d)8.95±2.86 6.43±0.68 4.824<0.001治疗总费用(元)7969.47±1355.79 6732.74±889.46 5.427<0.001

2.2 两组的创面菌群情况

两组的创面无菌生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的创面菌群均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创面菌群情况Table 2 Wound microflora of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的创面渗出情况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 的创面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术后14 d,两组的创面渗出评分均低于术后3 d;术后14 d 两组的创面渗出评分均低于术后7 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创面渗出情况(±s)Table 3 Wound exudation of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的创面渗出情况(±s)Table 3 Wound exudation of the two groups(±s)

注:与本组术后3 d 比较,aP<0.05;与本组术后7 d 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n 40 40术后3 d 2.88±0.33 2.28±0.45 6.800 0.000术后7 d 2.05±0.32a 1.70±0.46a 3.950 0.000术后14 d 1.43±0.59ab 0.85±0.36ab 5.307 0.000

2.4 两组的肉芽生长情况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 的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术后14 d,两组的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术后3 d;术后14 d 两组的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术后7 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肉芽生长情况(±s)Table 4 Granulation growth of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的肉芽生长情况(±s)Table 4 Granulation growth of the two groups(±s)

注:与本组术后3 d 比较,aP<0.05;与本组术后7 d 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n 40 40术后3 d 2.73±0.45 2.08±0.27 7.834 0.000术后7 d 2.05±0.22a 1.83±0.38a 3.169 0.002术后14 d 1.58±0.59ab 0.85±0.36ab 6.680 0.000

3 讨论

肛周脓肿主要发生部位为肛管、直肠周围和软组织间隙[8]。由于肛周脓肿脓液窜及的脓腔位置在肛提肌以上,采用手术治疗的创面往往较大,同时肛门自身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创口处于开放状态、容易给创面带来污染,同时创面处理不当则多伴有细菌和坏死组织堆积,继而加重感染、导致创面彻底愈合的时间较长[9]。严重还会造成脓毒症、组织坏死的后果[10]。为了促进术后伤口愈合,过去临床上对于肛周脓肿术后后切口的处理方式常常为采用浸有抗感染药物(例如甲硝唑)的纱条塞填并以敷料固定[11]。但这种等待创面自行愈合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容易再次发生感染和假性愈合的情况[12]。因此寻找新的切口处理方式是影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研究结果说明rh-bFGF 能够改善肛周脓肿术后的创面渗出情况、促进肉芽生长和伤口愈合。rh-bFGF 是一种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作用的重组多肽,在烧伤、体表创伤等多种外科手术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促进创口愈合的机制为:在切口愈合过程中,rh-bFGF 能够调控多种细胞基因表达,例如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促进表皮细胞重建[13];调控参与角阮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促进角阮细胞生长,有助于肛周上皮组织重构[14];促进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从而加速创面纤维化,有利于创面愈合[15];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中DNA 或者RNA 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缩短肉芽生长时间[16]。此外,手术结束后,位于肛门括约肌附近的创面由于临近肠道,将会受到肠道菌群环境的影响,患者术后进行排便时也容易污染创面,导致多种细菌感染。本研究结果说明rh-bFGF 的抗菌作用与甲硝唑相似,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但是研究中发现,除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外,观察组的脓液检查中还发现了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异变形菌、无乳链球菌几类革兰阳性菌。提示rh-bFGF 有可能会提高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概率。甲硝唑是一种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抗生素,属于硝基咪唑类药物[17],其抗菌谱包括脆弱类杆菌、产气芽孢杆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18]。而上述抗菌谱类别大部分归于革兰阳性菌类,提示甲硝唑的抗革兰阳性菌作用强于rh-bFGF。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切口处理方式。此外,本研究结果提示rh-bFGF 能够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愈合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更快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综上,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能够有效改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渗出情况、促进肉芽生长,同时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总费用。但由于本研究取样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可能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偏移,需要后续扩大样本、延长随访时间来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肉芽肛周脓肿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耳内镜下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肛肠病患者慎用智能马桶
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白细胞介素1α在中耳胆脂瘤和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肛周赘生物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