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评价情境识别“剃头大师”
——三下《剃头大师》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2022-05-28文|周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剃头大师角度

文|周 佳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剃头大师》是三下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趣味和纯真,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因此,“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前后联系可以发现,这一语文要素是在三上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的基础上编排的,方法上也可以借鉴。但显然句子的理解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其次,本文课后习题的第一题“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与第二题中“‘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都是围绕故事内容,而本课的篇幅较长,对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内容理解概括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理解难懂的句子”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重难点,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评价”情境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具体设计如下:

一、揭示课题,了解大师

1.课前谈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大师?

举例:绘画大师、书法大师、朗诵大师……(引出剃头大师)

2.揭示课题:作家秦文君写了一个剃头大师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身边的大师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大师”的含义,也对“剃头大师”这个称号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设置情境,评价大师

过渡:这位同学认为“我”是剃头大师,你们同意吗?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好,现在我们就来评一评“我”到底是不是剃头大师。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段落写的是“我”给小沙剃头。

1.讨论评价标准:(出示某电商平台的评价页图片)这个平台是从口味、服务、性价比、环境几个方面来评价的。那么对于文中“我”的剃头水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量呢?

预设:工具、技术、客户体验、效果、价格……

2.出示评价表: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角度来给“我”的剃头水平打打星。

(1)“技术”角度。

过渡: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剃头大师,技术很重要。技术怎么样,过程一看便知。

①再次默读“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容,完成下题。

根据课文内容,把“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补充完整。

②根据图示内容把这个过程完整地说一说。

③给“我”的技术打星,并说明理由。

④小结:从这张图我们不难看出,“我”剪头发时,看似潇洒自如、胸有成竹,其实是随意乱剪。

过渡:如何评分,小评委们心中有数了吗?下面小组合作,把这些角度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根据这些句子进行评价。

(2)客户体验角度。

过渡:从客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文中的“我”能得几星?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难懂句子一: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①理解句子: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

②生交流,重点:根据上文我们知道,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小沙不仅没有嫌弃,而且还很配合,甚至还挺高兴,难怪“我”说——(接读)

③师小结:这里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这个难懂的句子。(板贴:联系上下文)

(3)效果角度。

过渡:“我”剃头的最终效果能得几星呢?

根据学生回答交流难懂句子2: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①指名生朗读。

②理解“坑坑洼洼”和“层层梯田”。(出示图片)

③小结:我们抓住“坑坑洼洼”“层层梯田”这两个关键词来理解这个难懂的句子。(板贴:抓住关键词)

过渡:你们想不想看看“我”口中最时髦的发式?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

④齐读句子。

过渡:要知道这样还不是最糟糕的呢,小沙最终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这就是小沙最后的造型。“我”的杰作不仅害得小沙成了光头,还把姑父折腾得够呛,你知道为什么吗?

出示难懂句子三:

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①理解句子:聚焦“跳蚤”,在句中指的是碎头发,这些碎头发要是在你身上会感觉怎么样呢?生交流感受。

②小结:我们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姑父的感受,也理解了这个难懂的句子。(板贴:联系生活经验)

过渡:最后只剩下价格了,你打了几星?你们同意吗?

(4)价格角度。

①交流句子: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预设:打5☆

过渡:梯田式、光头式,你选一个,老师免费给你剃,你愿意吗?

②小结:看来没有好的工具、技术、效果和体验,即使免费,也无济于事,哪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顾客也接受不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了从多角度评价剃头水平这一活动,并借助“剃头大师评价表”,既使学生用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三种方式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又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体会了文章语言中的童真童趣,对“我”是不是剃头大师也有了明确的认知。】

剃头大师评价表

三、留下悬念,再寻大师

1.回顾反馈:几个角度都评价完了,现在你们还觉得“我”是剃头大师吗?所以这里的剃头大师要加双引号。

2.留下悬念:难道题目中的“剃头大师”是老师傅?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我们课后可以从这些角度去评价,还有我们画出的难懂的句子,这节课还没解决的,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去尝试理解,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交流。

猜你喜欢

剃头大师角度
丁不剃头
神奇的角度
大师剪我也剪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活明白了的剃头大妈
剃头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角度不同
人啊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