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2-05-28李文文

系统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栓子脑部偏瘫

李文文

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菏泽 274900

充足的血氧供应是保证脑部正常运转的前提,在栓子脱落等因素下,会造成血流供应障碍,无法维持脑部工作,会出现脑组织软化的情况,严重时会发生脑组织坏死[1]。 脑梗死在现代有高发性,经紧急救治后,生命基本可得到挽回,但仍存在偏瘫问题,多数患者会出现言语不利的情况,影响生活。针对早期脑梗死的治疗, 重点在于纠正电解质平衡以及恢复脑部血氧供应, 但在该方案下仍会增加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 现阶段溶栓治疗得到重视,准备溶栓药物后,行早期溶栓处理,可把握溶栓时机,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脑组织位置的栓子, 能纠正脑部血氧供应情况。不同于其他治疗,溶栓的实施可减轻脑组织损伤,成为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临床对于溶栓药物的选择仍有争议, 既往尿激酶有较高使用频率,但该药物常会造成凝血问题,可能会有出血性病变,增加生命风险。 阿替普酶则避免了此点,可纠正机体凝血功能,且能恢复血氧供应,其较为明显的溶栓机制可减轻脑部损伤, 利于恢复脑梗死患者的生活[3-4]。 基于此,该文选择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完成溶栓的98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判断阿替普酶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完成溶栓的98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纳入常态组、溶栓组,每组49 例。 常态组:梗死时间8~102 min,平均(55.79±6.43)min;男27 例,女22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1.88±2.49)岁。 溶栓组:梗死时间9~103 min,平均(56.40±6.72)min;男28 例,女21 例;年龄45~79 岁,平均(62.25±2.80)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确诊为脑梗死,发生时间不足120 min;同意研究实施;符合溶栓适应证;对尿激酶不过敏;为原发性病变;对阿替普酶不过敏。

排除标准:既往有脑部手术史者;存在颅内出血病变者;既往4 周行华法林治疗者;本身有凝血病变者;肝肾衰竭者。

1.2 方法

各样本入院后均行脑梗塞基础治疗,在持续性吸氧后,准备硫酸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43424)、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J20140002),两者剂量分别控制在20、75 mg,均于晚饭后口服1 次。 增加相关检查,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行对症控压控糖治疗即可。

常态组:准备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国药准字S20110003)溶栓,该组所使用的尿激酶剂量需保持在125 万IU,在此基础上准备氯化钠溶液,将剂量控制在100 mL,行均匀混合处理,在30 min 内为脑梗死患者完全滴注。

溶栓组:准备注射用阿替普酶(批准文号S2011 0051)溶栓,该组所使用的阿替普酶剂量需控制在0.9 mg/kg,准备完成后获取10%的阿替普酶,对该物质行溶解处理,溶解后剂量保持在1 mg/mL,为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推注。在此基础上准备氯化钠溶液,混合剩余的阿替普酶,均匀混合后,在60 min 内为脑梗死患者完成滴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恢复情况。 神经损伤情况评估参考NIHSS 量表,根据患者情况填写量表,0~42 分,分值低,神经损伤轻微;自理能力评估参考BI 指数,根据患者情况填写量表,0~100 分,分值低,自理能力弱。

②比较两组凝血情况。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需在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并完成相关检测。

③比较两组有效性。脑部梗塞组织得到清除,神经损伤缓解程度≥90%,未出现偏瘫等问题,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为显效;脑部梗塞组织得到清除,神经损伤缓解程度45%~89%,有轻微的偏瘫问题,影响一部分生活,为好转;脑部梗塞组织未清除,神经损伤缓解程度<45%,偏瘫严重,生活差,为无效。 前两项相加为早期脑梗塞治疗有效性。

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等,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NIHSS 评分、BI 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溶栓组NIHSS 评分低于常态组,BI 指数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分]

组别NIH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I 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溶栓组(n=49)常态组(n=49)t 值P 值15.94±3.10 15.22±3.67 1.049 0.297 6.09±1.24 9.37±1.85 10.309<0.001 44.13±6.05 44.89±6.37 0.606 0.546 81.30±5.27 74.32±5.91 6.170<0.001

2.2 两组患者有效性比较

溶栓组静脉溶栓有效率(97.96%)比常态组(83.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有效性比较[n(%)]

2.3 两组患者凝血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T、PT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溶栓组TT、PT 比常态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凝血情况比较[(±s),s]

表3 两组患者凝血情况比较[(±s),s]

组别TT治疗前 治疗后PT治疗前 治疗后溶栓组(n=49)常态组(n=49)t 值P 值11.42±1.70 11.78±1.99 0.963 0.338 14.99±1.08 12.84±1.03 10.084<0.001 10.89±1.24 10.73±1.30 0.623 0.535 12.50±1.69 11.77±1.04 2.575 0.012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溶栓组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4.08%)比常态组(18.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有高发性, 属于神经性病变, 该病出现后,会造成脑部血氧供应障碍,在正常的脑部区域出现半暗带。脑梗死出现后,会直接伤害到脑部损伤,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损伤,无法控制机体活动,除偏瘫外,仍有较多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早期脑梗死的治疗,重点在于挽回生命,改善脑部血氧供应情况。 该病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程度,若未得到治疗,脑部细胞在短时间内会死亡,常使患者陷入昏迷,形成全瘫[5-6]。 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把握时机很关键,在脑灌注开始时增加治疗,可恢复脑部供血状态,伴随灌注时间的延长, 脑损伤会加重, 需尽早开展脑梗死治疗,以纠正患者的脑灌注状态。 既往常行补液、电解质平衡治疗等, 该措施可在第一时间挽回脑梗死患者的生命,但很难达到持续性效果,仍会造成脑部神经损伤, 无法保持原有灌注。 静脉溶栓属于新型方案,在药物治疗后,可溶解脑部存在的栓子,扩张脑部血管,保证供血平衡,可减轻神经损伤[7-8]。

该研究中,溶栓组治疗后NIHSS 评分比常态组低,BI 指数比常态组高(P<0.05)。溶栓组静脉溶栓有效率(97.96%)比常态组(83.67%)高(P<0.05)。 何丽莉[9]的研究中,静脉溶栓组有效率(95%)比对照组(80%)高(P<0.05)。 提示阿替普酶可获得更高的有效性,能减轻患者损伤程度,缓解脑梗死症状。 分析发现,尿激酶有较高使用频率,可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发挥作用,提高机体纤溶酶含量,在其降解机制下,能降低凝血因子水平,以消除栓子。 尿激酶可保持较高的血管活动,能阻碍血小板聚集,在短时间内激活溶解系统,保持较高的溶解效率,可维持良好的血流灌注,减轻脑部损伤[10-11]。但该药的酶活力欠佳,很难彻底达到溶栓效果, 仍有患者存在溶栓不彻底的情况。阿替普酶逐渐得到重视,该药物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保持较强的溶栓效果,且能维持良好的亲和力。 在静脉注射后,能对栓子发挥特异性作用,达到溶解效果。阿替普酶注射后,可直接与纤维蛋白发生作用,能维持较好的溶血效果,可恢复神经损伤,在静脉治疗期间不会过多的影响到纤溶系统, 稳定性高,可减少体征波动[12-13]。

该研究中,治疗后,溶栓组TT、PT 比常态组长,且溶栓组并发症(4.08%)比常态组(18.37%)低(P<0.05)。 提示阿替普酶对降低出血风险有积极作用,还能改善凝血机制。分析发现,尿激酶在临床有一定的优势,经济压力小,溶栓效果好,但静脉治疗后,一般会激活患者的血浆纤维原, 在此机制下会有较多的出血可能,很难维持良好的凝血功能,其风险性常降低脑梗死患者满意度[14]。 阿替普酶可避免此点,作为纤溶酶还原药物, 在静脉治疗后能维持较短半衰期,作用期间无抗原机制,能提高栓子位置的血药浓度, 加速纤溶酶原的转换, 增加机体内的纤溶酶水平。该药物选择性的特点,可维持正常状态下的纤溶酶原,能控制出血事件,保证溶栓安全性。 阿替普酶的使用能在5 min 内见效,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物质会在血液中自动消除,不会损伤到代谢器官,可降低溶栓风险[15-17]。 值得注意的是,溶栓时机的选择和溶栓效果有一定关联,若错失溶栓时机,溶栓效果会下降,常造成栓子溶解不彻底的情况,即使挽回了生命,也有偏瘫等问题。 在早期脑梗死出现后,迅速开展溶栓措施,尽量将溶栓时间控制在6 h 内,可保证溶栓效果, 降低溶栓风险, 在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可减轻各患者偏瘫程度[18]。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优势较多,可降低出血风险,保持高有效性,减轻神经损伤,利于改善脑梗死预后。

猜你喜欢

栓子脑部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留守儿童栓子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蓝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漫画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