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作品对中学生的精神熏染

2022-05-27李鑫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鲁迅

李鑫

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的脊梁,他的作品被大量地选入了中学教材,但因其语言的晦涩及文本意蕴的复杂深刻,让学生很难走进他的精神世界。鲁迅精神的研习在中学阶段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它将指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面对鲁迅要从兴趣入手,由浅入深,理解鲁迅人文精神的内核。

关键词:鲁迅 乡土情怀 中学语文教学 批判性

鲁迅是现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作为斗士的一生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他的作品曾像匕首、投枪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冯光谦教授曾说:“从狭义的文化范畴,即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看,可以说鲁迅是带百科全书性质的伟人,他在文化的众多领域,如文化学、哲学、人格学、伦理学、思维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创作学、编辑学、批评学、美学、艺术学、语言学、翻译学、学术史、文化史、历史学、教育学等理论和实践的众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建树,为中国文化史上,像鲁迅这样,涉足领域如此之广,建树方面如此之多,独自的特色如此之显著,是颇为罕见的。”[1]温儒敏先生这样评价鲁迅:“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类似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而且鲁迅的影响是更为现实的。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标准比较混乱,民族精神的重构面临极大挑战的时期,我们需要加强珍惜鲁迅这份精神遗产。”[2]

鲁迅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弃医从文,对国民劣根性下着锋利的解剖刀,以求引起疗救之作用,他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思考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光辉。作为入选中学教材作品最多的作家,其重要性及思想的深刻、复杂性不言而喻,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中还存在着“泛政治化”、教学“功利化”的现象,而忽视了作为文学家的他作品中的精神力量。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生在繁荣发展年代的他们未经风雨的洗礼,中国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学生置身于娱乐至上的时代,没有忧患意识,感受不到鲁迅先生的焦虑及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安宁、享乐是他们的普遍诉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找鲁迅与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契合点,整合文本中学生可知可感的思想情感从而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缩短学生与鲁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能走进鲁迅,引起一点感悟,引发一些共鸣,为将来学习鲁迅打下良好的基础便可。

鲁迅是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创者,又是民族精神之魂的铸造者,他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矛盾就曾说过“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新形式的先锋”。在这里我想从中学教材里的鲁迅出发,从以下几个维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内涵,以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研习鲁迅,对其人生观的形成、精神世界的建构起到一定正确的指引作用。

一.儿童视角下的温情

鲁迅先生的文风往往苍凉、冷峻,但其以儿童视角叙事的小说,以及《朝花夕拾》里回忆性的散文却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深入挖掘、好好分析这些文本可以试图打破学生与鲁迅先生之间天然的隔膜,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所谓儿童视角,指的是让儿童来担负观察感知和叙述的角色,通过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以儿童的口吻,对世界作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揭示和审美评价。就像前苏联一位学者所说:“儿童题材的描写,使许多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了人的本性”。

《社戏》那个遥远又在记忆深处闪着光亮的平桥村,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它曾经是那样的美好。儿童视角下的平桥村时光的流逝被平淡自然的生活掩盖了,平桥村是儿童的乐园。“我”来到平桥村不仅不用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可以跟伙伴们钓虾、观社戏。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儿童对于解放天性的渴望,这里便可以与如今的中学生产生共鸣,可以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3]自然之景的美好可以起到涤荡心灵的作用,置身在这样的夜里所有的感官都得到了极致的享受,怎能不难忘。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心向往之是趋同的,鲁迅不愧是写作高手,寥寥数笔就调动起读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到美景中来。

在教学时,我发动学生为这篇课文配一副插画。将文字具象化可能会消解文字的魅力,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未尝不是走进文本自主学习的一个路径。当他们呈现出自己的作品时,作为老师看到的是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除了景物美还有人情美,欢乐的“偷豆”场景以及淳朴、机智、善良的少年双喜、阿发等都刻画的生动、立体。一个个少年鲜活明丽,有血有肉。他们仿佛就是我们的邻家伙伴,这里是学生与作者共情的地方。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质朴与默契,已经被勘破了,费孝通曾经说过:“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所以平桥村的少年们可以尽情的“偷豆”,乡土社会固有的所谓规矩和人与人之间的熟识,让少年们的身心得到了释放。这里是自由的天地,这在鲁迅笔下是一种天性的释放,是人类无拘束时的自在状態。比起城镇里到处尽是规矩和束缚的那种活在套子里的生活,这里简直是少年鲁迅心中的理想国、乌托邦。

讲授这一部分时,勾起了学生们的童年记忆。原来他们也有所谓乡村经验,并对此深深怀念。他们口中金黄的油菜花,整齐的稻田,蹦跳着捉青蛙以及乡间泥泞的小路是如此的真实、生动、野趣盎然。我不禁感慨自然和人文巧妙融合的巨大魅力,这样的共情式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在他们的心中根植温情的种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审美体验。

《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4],这便是少年闰土了,伴随着明丽的色彩渲染,小说中的小英雄充满活力、勇敢地出场,这也许是鲁迅心中美好故乡的想象,这经典的画面也成为了无数读者对农村生活的美好憧憬。少年的闰土没有被礼教荼毒,没有被残忍的生活消解,他充满了活力与生命力,我想那是鲁迅心中的乡村本色,充满着温情、活力和美。引导学生感受鲁迅作品含情情脉脉的一面,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可以与鲁迅作品中传递出的冷峻和麻木的一面进行对比,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以上两篇小说中,鲁迅描绘了理想中的故乡图景,那里应当是自由、无拘无束,风景如画,那里的人应当健康、充满生机活力,那里的乡风应当质朴、纯粹与人为善。我想从这些离学生生活较近的地方入手,引领他们去体味一份美好与温情也许是可能的,摒弃鲁迅作品晦涩、艰难的刻板印象,通过情景教学,走进曾经美好的乡村与乡民,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鲁迅作品的复杂意蕴要求我们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在某些温情流露的地方,要以这些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挖掘。自給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形成了稳定的乡土社会,但随着列强的入侵,20世纪早期宗法制的乡土社会已然萧条、衰败,“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5]是乡村图景的真实写照。令人感到痛心的不光是乡村的落败,更是乡土中人的思想的破败和堕落。

麻木冷漠的中年闰土,俗气刻薄的杨二嫂,故乡里的人大都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健康的人格,造成了人性的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祝福》中历经命运磨折的祥林嫂,在新年“祝福”的鞭炮声中走向了人生的终点,却被人称作为“谬种”。鲁镇的人们曾经一次又一次的咀嚼着她的悲哀和痛苦,“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6]而当某天人们对她的故事烂熟于心时,“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6]鲁镇的百姓品味着祥林嫂的苦难,仿佛从她悲惨的人生中得到了安慰。到底是什么最终杀死了祥林嫂,除了悲惨的遭遇以及套在身上沉重的枷锁的束缚还有来自人们的冷漠,人性淳朴底色的彻底崩塌。

研习鲁迅的作品,关键的就是读懂他笔下的人物。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阅历浅,理解和感受能力有限。面对《祝福》这个文本教学时候,可以跳出教参对“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的一贯解读,而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体会鲁迅先生挖掘乡土世界愚昧落后,勾勒中国农民沉默、冷漠灵魂的深意。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唤起学生的时代感知。

学生们一谈到鲁迅的作品先是怕,怕读不懂,其实这是时代的隔膜。鲁迅的作品到了现在,与学生总是“隔”着一层,这本身无可厚非,怎么揭开这层隔膜?首先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的场域,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鲁迅思考的是民族出路的问题,中国的基层是乡土的社会,他自然将目光投射到中国的最基层。从儿童视角下的脉脉温情到对乡土冷峻的剖析,是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最好诠释,揭开苦痛,是刮骨疗毒,理解了先生的这片良苦用心,便可一点点走进先生的精神世界。

三.现实批判性的理解

“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认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一开始就承担着启蒙与救亡的任务,鲁迅通过国民性的批判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深切呼唤。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正在解体,但长久生活在农本位社会体系中的人们还没有摆脱思想上的束缚,鲁迅焦虑和关注的正是人们当时的精神状态。

在小说《孔乙己》中,鲁迅通过一个孩子店小二的口中讲述着孔乙己的落魄和悲哀。文中令人感到震撼的不是孔乙己悲惨的人生经历,而是作为旁观者的人们无情的嘲讽和麻木冷酷的态度。小说中没有灵魂的救赎与悔悟,只是冷静的旁观和叙述,正是在这种平静之中,读出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能杀人的不只是手握强权的刽子手,还有这群冷漠、麻木的“看客”和愚昧无知的“庸民”。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冷漠消解了人与人间的人文关怀。

鲁迅在挖掘国民劣根性的时候,已经勘破了民族之魂欠缺的地方。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当代的中学生最需要的就是人文关怀,学校、老师、家长、同学如果只知道嘲笑你的退步,嘲讽你的过失,那么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培养健康的人格呢?鲁迅把不仅关注到了封建礼教之下给人带来的精神重压,也观照到了每一个人的思想的麻木、冷漠营造出的大环境是不利于整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

《药》当中可怜又愚昧的华老栓,为了儿子的病四处求医问药,可是那个蘸着人血的馒头终究没能救得了儿子的性命。普通的百姓只能埋着头过着沉重、苦难的日子。愚昧让这个被生活折磨的普通人变成了一个间接吃人的人。

《阿Q正传》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阿Q游手好闲,有什么工作便做点什么工作,受人人欺负便转而去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看别人革命便跟着革命,以为能得到什么好处。这里的阿Q其实已经出离了个体人物形象,而是“一个由特殊的文学形式生产出来的语言概念”。关于阿Q的寓言解读,杰姆逊这样说:“阿Q是受到外国人欺辱的中国,这个中国非常善于运用自我开解的精神技巧,不把欺辱当欺辱,也不去回想它。但是在不同的意义上,欺压者也是中国,是《狂人日记》中自相吞食的中国,它无情地镇压在等级社会中的更弱和更卑下的成员。”[7]

对鲁迅国民批判性的理解是走进鲁迅的一把钥匙,深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原因,而不是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中学生对鲁迅的研读最终是走进鲁迅的批判性精神,学会思考人生,学会关注社会。读鲁迅先要读懂鲁迅的批判精神,他是民族清醒的脊梁,时时以民族命运、民族兴衰荣辱为己任,这是担当意识,这是责任意识。他的语言里的锋利和哀叹,需要学生穿越时空去感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读书学习不能只学习干瘪的知识,要开阔眼界,关注生活,将鲁迅人文思想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回归历史现场,品味鲁迅作品当下的意义,感悟人文情怀,跳出教参的束缚,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由浅入深,品味人间的温情,了解时代的苦难,品味人性的复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责任意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对鲁迅文章教学既是文学的浸染,更是品德的熏陶,成为怎样的人,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我想这才是最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冯光谦等.多维视野中的鲁迅[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鲁迅.呐喊[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

[4]鲁迅.呐喊[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

[5]鲁迅.呐喊[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

[6]鲁迅.彷徨[M].人民出版社,2000年.

[7]高远东.经典的意义——鲁迅及其小说兼及弗·詹姆逊对鲁迅的理解[J].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鲁迅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鲁迅《自嘲》句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