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加湿器加温湿化护理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的应用

2022-05-26郭连良马硕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黏稠度加湿器呼吸衰竭

郭连良,马硕(通信作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呼吸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多数患者病情危急,呼吸受抑制,随时有生命危险,需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构建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但人工气道会影响患者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咳嗽、过滤等功能,同时会减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若人工气道湿化欠缺,则会在上呼吸道或者人工气道中形成大量痰痂,损害患者的肺功能,甚至可造成气道堵塞,引发肺部感染。有研究指出,伴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随之升高[1]。充分的湿化可以维持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度,进而为呼吸道分泌物引流提供切实保障。针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在撤机后实施气道湿化也是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部分,湿化效果甚至决定着撤机的成功与否[2]。目前,针对撤机后仍然需要进行人工气道内给氧的患者,临床常用湿化方法包括气道内注入湿化液、人工鼻气道湿化等,但湿化效果均不显著。双加湿器是一种新型的加温湿化装置,能够改善上述湿化措施的不足,有效提高湿化效果[3]。本研究探讨双加湿器加温湿化护理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50.26±3.42)岁;置管类型,气管切开25例,气管插管1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5~69岁,平均(50.15±3.64)岁;置管类型,气管切开27例,气管插管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并撤机,且撤机后仍然需要进行人工气道内给氧。排除标准:合并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的患者;合并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撤机后采用人工鼻实施气道湿化护理:选用Tracheolife II 型人工鼻[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连接吸氧装置,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然后连接人工气道,必要时实施间断气道内湿化。

观察组撤机后采用双加湿器实施加温湿化护理:撤呼吸机后,采用呼吸机所配置的恺得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VH-1500型双加湿器(一种管芯式湿化器,湿化罐中置入滤纸管芯)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调节温度为30~39 ℃,在湿化罐中加入无菌蒸馏水至刻度线;输氧管或无菌雾化管一端连接氧流量表,而另一端使用橡皮塞和玻璃接头连接湿化罐,湿化罐出气端连接螺纹管,经三通管连接患者的人工气道,实施加温湿化给氧。两组均持续护理7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和撤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痰液黏稠度[4]:若痰液呈米汤或者泡沫样,吸痰管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即为Ⅰ度(稀痰);若痰液外观与Ⅰ度相比,更黏稠,吸痰管玻璃接头内壁有少量痰液滞留,但可被冲净,即为Ⅱ度(中度黏稠);若痰液外观十分黏稠,且未黄色,吸痰管由于负压太大而出现塌陷,玻璃接头内壁有大量痰液滞留,难以冲净,即为Ⅲ度(重度黏痰)。(2)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管道痰痂形成(在吸痰过程中,痰痂被吸出,或者更换套管、拔管时发现痰痂堵塞管腔)、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痰液黏稠度比较

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痰液黏稠度比较(例)

2.2 两组撤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管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撤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健康人上呼吸道口鼻腔具有强大的加温加湿功能,能够维持下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正常运转[5-7]。人工气道的建立影响了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呼吸道的正常加温加湿功能,而吸入未经加温加湿的氧气,可导致以下危害:(1)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增加且难以排出,进而堵塞气管[8];(2)纤毛运动变弱,甚至消失;(3)肺顺应性出现明显下降,增加呼吸做功[9];(4)严重时可造成肺不张,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因此,针对撤机后仍然需要进行人工气道内给氧的患者,需做好气道的加温湿化处理。

目前,临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人工鼻、双加湿器等。其中,人工鼻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湿化方法,其将人工气道与外部气源相连接,气体经人工鼻输出(输出气体的温度为30 ℃,绝对湿度为10~30 mg/L),能够模拟人体上呼吸道的湿化功能,但所吸入气体的温、湿度及流经人工鼻的气体流速等均会对人工鼻的湿化效率造成影响,且人工鼻不会主动为吸入气体进行加湿、加温,为一种被动湿化方法;需要指出的是,人工鼻尽管无需额外添加水分,且能减少呼吸回路当中的积水,有助于降低病原菌的吸入风险,但其也容易造成死腔通气、气道梗阻等不良情况[10-11];因此,人工鼻仅对通气量<10 L/min 且气道分泌物较少、不黏稠者适用。双加湿器利用物理加温方法对干燥器提供充分的湿度及一定的温度,为一种高流量湿化方法,即患者所吸入的所有气体均进行湿化加温处理,湿化罐中置入滤纸管芯,且其内加入无菌蒸馏水,滤纸基底部浸入湿化液中,经虹吸作用吸收水分;另外,滤纸管芯将加热器包绕,能够扩大气液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温度维持在30~39 ℃之间,而湿化程度可达100%,因而能使气体形成温度适中的饱和水蒸气,且可较好地满足气体的持续加温、加湿要求[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双加湿器加温湿化护理在改善痰液黏稠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能够有效减少管道痰痂形成,降低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给予双加湿器加温湿化护理,能有效改善痰液黏稠度,减少撤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黏稠度加湿器呼吸衰竭
如何科学使用加湿器
Humi智能加湿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睡前喝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加湿器,帮你做个水润美人
加湿器帮你做个水润美人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