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2-05-25代峥吕青乔建淮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精准智慧数学

代峥 吕青 乔建淮

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并借助信息技术加以破解。基于此,智慧课堂应运而生。

智慧课堂的发展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借助大数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网络终端等媒体设备留下的各种学习痕迹,统计分析和深入挖掘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规律以及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设计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借助大数据,教师的教将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实现课内和课外的分层教学,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学能更有效地解决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不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滞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待创新,主要表现在——

1.面对有个性差异、理解力不同、思考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还拿着早已预备好的教案,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同样的教学内容,这显然无法促进全体学生的良好发展、全面发展。

2.教师依然处于课堂的中心位置,认识不到教与学的内在联系,习惯于“满堂灌”,机械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没有充分時间去思考、消化,无法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一些学校依然唯分数论,一味追求考试成绩,不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疲于奔命,难以提高综合素质。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可以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测试与评价的内涵,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更好地为教学成绩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支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主要是新知识的讲授,实现的是“记忆”“理解”这样的初级认知目标,比较复杂的高阶思维活动如“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常常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完成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心理认知规律,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而智慧课堂打破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安排。智慧课堂积极调整教学结构,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记忆与理解,安排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辅助学生实现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级目标。把合适的内容放在最合适的时间,以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1.课前。要实现智慧课堂的精准教学,教师在课前要精准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任务的内容要精而不要全,数学题型不要单一,既要有选择题,又要有解答题。教师发布所学数学知识的微课、学案、检测试题以及数学知识背景素材的视频等学习资料,要求学生看完视频、微课后完成学案和前测试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然后,教师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完成的学案和前测试卷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全班学情。教师可将任务完成好的同学列入“学优榜”,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同时将学生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题目列入“警示栏”,以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并对这些题目进行再分析、再思考。

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课上的教学深度和广度,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能凭感觉和经验进行教学,而在智慧课堂上,通过学生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所反映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二次备课,从而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这样教学过程就会逐步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精准的学情收集是二次备课的引擎,更为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避免课堂上教学策略的偏差和教学重点的错位。

2.课中。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传统课堂上侧重“教师的教”,而智慧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利用大数据反馈的信息,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课堂活动的设计和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课堂上,教师要成为课堂气氛的调动者和调控者,要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舞台”,使师生、生生之间在情感、智慧、思想上进行有效碰撞,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拓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3.课后。根据课堂上反馈的数据,课后教师就可以精准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推送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提交作业,教师进行及时批改(有些题目平台也可以自动批改),然后由数据平台马上统计出正确率和错误分布等,教师第一时间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此时,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解题思维可以实现有效对接,讲题效果最佳。这种时效性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至于课外辅导、学业测试,因为有了平台呈现的精准数据,教师对于习题的设置就可以实现智能组卷,并充分利用在线测评、线上交流,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业成绩的提升。

借助大数据,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就能更精彩地教,学生就能更高效地学;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里,教师就能实现精准教学,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助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从而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责 编 行 之)

猜你喜欢

精准智慧数学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