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22-05-25张静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组员分组解决问题

张静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探索、反馈、合作中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一、合理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在分组的时候,尽可能使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中有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及一般的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在合作和质疑中主动提升自身素质。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团结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明确分工

教师精心安排好小组之后,还要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可靠的组长。组长作为小组的领头人,主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对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记录,让小组成员敢于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帮助大家一起进步。

比如我们在学习《找次品》例2时,学生需要将8个零件进行分组,如何划分?需要分几次?哪种方法最好?这些问题虽然简单,但考查的是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需要组长将任务進行明确分工,还需要组员的通力合作。

三、合理选择

合作探究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选择实操性强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新知的学习。

比如,教师在讲授《相交与平行》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教具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直线,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者教具的直观演示来分析讨论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会让他们很快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和垂直。这时,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垂直是否属于相交的一种情况?教师适当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四、多样展示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组员积极配合、互相帮助一起解决问题,最终通过小组展示来反映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不妨大胆放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汇报成果的方式。比如,学生的汇报方式可以是脱口秀、辩论赛、ppt展示等,这些多样的汇报方式,能够有效增进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且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CJYB20042306)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组员分组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两只想打架的熊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还是不错的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