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篇课文的教学谈语文要素落实

2022-05-25范静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示意图讲故事要素

范静

统编语文教材,改变了以往的编写方式,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在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的基础上,将语文学科素养分解成一个个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知识或能力训练点,有机融合在教材中。因而,作为教师,必须了解编者意图,充分解读教材,把语文要素有机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两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蜘蛛开店》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故事情节有趣,内容丰富,且具有结构反复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蜘蛛开店》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小毛虫》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词句讲故事;《青蛙卖泥塘》一课,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基于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故事”上。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展现了世界的神奇和活力,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起来都是有生命的”,从天空到大地写出了世界的奇妙。本课时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一、前置作业巧助力

有关“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大禹治水》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句子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所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应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在《蜘蛛开店》一课,笔者布置了以下前置作业。

1.翻阅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和《大禹治水》,讲讲他们的故事,并说说你是借助什么方法把故事讲清楚的。

2.请你给大家出出主意,讲故事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个作业的设计为的是唤醒学生的旧知,将语文学习前后勾连、建立链接,为达成本课时教学重点——“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助力启程。第二个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孩子整理一下讲故事的注意事项,比如:讲故事时可以借助文中的语言,注意讲故事时的语速、表情等。

前置性作业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抛砖引玉是前置性作业设计的精妙所在,我们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为课堂教学助力,让学生的学习有备、有效。

二、课堂教学显要素

语文教学要简,指的不是省事,不是草率,而是教师深研教材“披文以入情”后的厚积薄发。这要求教师凭借简单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根据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准确地定位课时目标是备课的第一步。而单元语文要素的具体落脚点如何选择,应作为精读课上的重点去体现。

在《蜘蛛开店》的教学中,笔者将课堂的主要环节设置为三个:随文识字,理清脉络—朗读课文,讲好卖口罩—循文练说,内化语言。学生在“随文识字,理清脉络”的环节,将故事的基本示意图梳理清晰,接着将主要精力放在“朗读故事,讲好卖口罩”这个环节。学生根据示意图、结合插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分工练习讲故事。最后,学生通过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等多种方法,很好地达成了课时目标。笔者紧扣语文要素,遵循一课一得,将课时目标落实得扎实、有深度。

精读引领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则承担着“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这是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的进一步提升,从怎么把一段话写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写清楚,体现了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写清楚”的内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笔者将《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的课时目标确定为三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意。

3.能仿照例句,写写自己身边普通而美好的事物。

如何落实本课的课时目标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课堂上要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以朗读、圈画的方式感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将世界的奇妙写清楚的。其次,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的最大特色,大多数段落简短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因此,各种形式的朗读是感受文本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课堂上,有关“天空珍藏”的片段学习是本课时语文要素的核心体现,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勾画等操作,感知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事物特点、用适当手法将事物写清楚的。学生根据提示“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天空的?圈出作者描写的事物”,完成任务,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是从太阳、云彩、雨水、群星四方面去描绘天空的奇妙的。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太阳、云彩等事物写清楚的呢?笔者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作者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适当的手法去描写事物,而文中暗含的“按照一天时间推移的顺序”也较为明显,课堂上只需轻轻点拨,学生就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清晨—落日—黑夜”。这样,学生就会在朗读中发现,在朗读中总结方法。

“大地珍藏”这一部分的学习与“天空珍藏”的部分紧密承接,是本课时中语文要素落实的再体现,考虑到两部分内容结构相似、内容相仿;也考虑到学生习得方法后重在运用。因此这部分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交流为辅,重在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运用习得的方法去把握文章内容。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习得的方法运用到新的片段学习中,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阅读,一步一步总结出“天空珍藏”与“大地珍藏”部分的异同,进一步感受世界的奇妙。

三、立足学情求拓展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只有立足学情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学情,就是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都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發,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蜘蛛开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将本课时习得的“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得以运用和巩固,我将《蜘蛛开店》的课内学习拓展到了文本之外。“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故事《森林百货店》反复的文本结构非常适合借助示意图讲故事,而且在内容主题与语文要素方面,都与《蜘蛛开店》相契合。考虑到班级学情及课堂时间的有限,笔者将这一环节设计为:听故事—完善示意图—选择片段讲故事。这样利于学生在听读课文中捕捉关键信息、梳理示意图,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片段来练习讲故事。这样利用简单有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可以轻松达成课时目标。

总之,教师应当把握语文学习的大局,把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放置于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的结构网络中去理解、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会随着文本、要素的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但不论用何种方式教学,都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方面为学生助力,使“教”与“学”有效融通、整体推进、达成目标,从而让语文教学轻松、简单、有深度,让语文学习有趣、有料、有梯度。

猜你喜欢

示意图讲故事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讲故事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
俄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