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

2022-05-25郭守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德育素养

郭守明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的质美意深,更能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从小树立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为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感受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在丰富的人文情感里受到熏陶,从而升华思想。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具体方法

1.巧设课堂情境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主题,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进行学科渗透,用课本中的美文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比如,教师可以运用课堂字、词、句、段所创设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词句展开想象,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认知。道德修养是学生从内而外生发出来的东西,学生能够体悟并获得情感的共鸣是重心,因此,语文教师应多花些心思创设合适情境,将德育这个活水引流到课堂中来,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获得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自觉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2.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吃透课本知识的内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3.优化师生互动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主题思想。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讓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开展语文教学,把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教师应德育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国德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