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2-05-25何国凡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识课文

何国凡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营造轻松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在舒适愉悦的氛围下,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会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贴近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虚心接受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和母亲相处。教师不妨将自己摆在和学生同样的地位,向学生分享自己和母亲的日常相处,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从而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血脉亲情,激发学生表达对亲情的感受和看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写下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美德,然后提问:这些美德(概念)最初是由何人提出的?从而引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将课文改编成话剧、故事等,然后进行情景剧表演。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加深记忆,又丰富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投入课程活动。

三、建立良好的问答机制,增强问题意识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当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活动,就会产生许多问题,有了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对某个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表达与众不同的看法。

比如在教学《雨的四季》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说对雨的感受和看法,问问大家是否喜欢下雨,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原因是什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说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習和探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源泉。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责 编 清 风)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意识课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