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培根铸魂

2022-05-25聂世忠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育体育活动

聂世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根铸魂的事业,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具有独特功能。

近年来,我省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总体上看,仍是教育事业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地方认知不到位、课程开设不足、场地设施陈旧、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突出,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近视率较高,心理问题较多,这都需要通过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来解决。河南省委、省政府为落实中央《意见》要求,进一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同时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研究制订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美育工作的两个《实施方案》。

对照中央要求,结合河南实际,两个《实施方案》体现了五个特色亮点。

一是打造特色工作名片。开展体育美育“两培一争”“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学校创建,打造河南名片,形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模式。

二是构建全员参与活动体系。推行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确保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试行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制度。实行五级美育实践活动制度,确保在校学生每年参加一次校级美育活动。

三是完善评价改革。科学设置中招体育考试的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将中招体育考试分值提高至100分。完善中招艺术考试制度,扩大试点。坚持做好全省高校体育、美育工作评估,建立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考查、公示、反馈、问责评价体系。

四是推动优质资源城乡共享。实施体育美育“名师送教工程”、开展浸润计划,鼓励优质资源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协作共建,聚焦提高农村体育美育教学质量和城乡审美韵味,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弘扬地方優秀体育美育精神。立足地方特色,以少林武术、太极拳、豫剧、钧瓷、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等传统体育美育资源为依托,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学校,开展红色主题美育活动,激发师生爱党爱国情怀。

两个《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保证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每周2节体育课。确保小学阶段每周不少于4节艺术课、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艺术课,普通高中阶段确保每周1节艺术课,中职学校保证72学时的艺术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成体育、美育课程教学,修满学分方可毕业。加强课程衔接,推进不同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一体化发展。

逐步完善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和美育“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成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常展)”的主阵地,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艺术特长,形成终身爱好。

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两个《实施方案》规定,中小学校要切实保证在校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拓展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推动全员参与,确保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校级体育竞赛活动和校级美育活动。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和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区)、校四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深化体教融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中小学体育竞赛相衔接,纳入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丰富艺术实践项目,组建多种多样的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举办制度化的艺术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生合唱节、舞蹈节、器乐节、戏剧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以班级或院系为单位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工作坊等集体美育活动。优化展演项目、推动全员参与,确保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校级美育活动、观看一场高雅艺术或戏曲演出。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1-2次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

鼓励中小学在课后服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美育实践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助力“双减”工作落地。

两个《实施方案》还从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社会资源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条件。

一是配齐配足体育美育教师。各地要加大力度配齐体育美育教师,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美育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美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分别达到1:220;高中按每周12-14学时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等院校按每周10-12学时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美育教师人数应满足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需求;高等学校美育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美育教师总数的50%以上。

落实大中小学校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和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体育美育教学服务,缓解师资不足问题。

二是改善体育美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体育美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展演)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配足体育美育设施器材。把农村学校体育美育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体育美育场馆,支持学校因地制宜建设校园足球场地设施。

三是统筹社会资源。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美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应按照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理念,统筹好学校和社会体育美育资源,将开展体育美育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服务问题的有效途径,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美育活动的需求。

两个《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一是推进学校体育美育评价改革。严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制度。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将分值提高至100分。继续扩大中招艺术考试试点城市。推进将体育美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二是改进体育美育教师岗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全面提升体育美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执教能力。完善体育美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在评优奖先和绩效分配中,确保体育美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三是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将学校体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定期开展评价,建立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考查、公示、反馈、问责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典型,开展“争做体质健康优秀学生”主题活动,对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体质健康优秀”证书。把美育课程落实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

两个《实施方案》还强调了以下三点。

首先是压实管理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完善并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議制度,教育、体育、文旅、财政、人社等行政部门对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负有统筹谋划、支持指导和督查管理责任。学校对增强学生体育、美育素养负有主体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是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其次是增加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积极支持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美育发展,多渠道增加投入。学校要把体育美育工作经费纳入公用经费预算,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最后是强化制度建设。落实法规制度,为推动学校体育美育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学校体育运动、美育展演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落实学生体育活动、美育展演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健全体育、美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猜你喜欢

美育体育活动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美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梦”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