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派花丝镶嵌技艺英译的中国传统技艺类“非遗”翻译能力模型探索

2022-05-22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花丝海派非遗

杨 红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620)

翻译从宏观方面考察的是译者的基本素养,微观方面则关注译者的具体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翻译研究始于对“非遗”翻译的难点和对策研究,学术界之后主要从目的论、顺应论、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美学、西方修辞学、传播学、生态翻译学、语料库及少数民族“非遗”等视角展开研究。

在翻译能力研究方面,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系的PACTE (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专项研究小组从翻译能力的性质、构成及习得过程以及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评估等方面,正式提出了著名的“PACTE翻译能力模型”[1]。该模型以动态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能力构建研究为指导,提出翻译能力是包括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知识能力、工具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等要素的综合能力和素养。Samuelsson Brown从翻译技能方面总结了翻译能力的六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2]英国国家语言中心发布的“国家职业翻译标准”明确提出了培训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评估能力,成为翻译能力研究的新标杆。何刚强提出的译者“通才观”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双语语言基本功、相当的国学基础、足够的杂学知识面和良好的思辨能力。[3]潘卫民则将培养译者素养的途径概括为强化语言功能、培养翻译技能、增强文化意识和掌握现代工具等四个具体方面。[4]冯全功等提出的译后编辑能力三维模型又进一步明确了历时翻译能力和共时翻译能力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5]国内外学者明确了当代译者应具备的素养的基本要素,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翻译能力的研究。本文将从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文化性、民族性、活态性、亲为性、传承性、艺术性和原创性等特点探索“非遗”翻译能力模型的构建,并通过认同、兼容的理念及优化、融合的途径对已有的翻译能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期提高翻译工作的水平,促进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一、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文本介绍

花丝镶嵌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而海派花丝镶嵌技艺是在传统银饰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与现代首饰及摆件设计进行融合的探索和创新,使花丝镶嵌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意趣相吻合,使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和弘扬,是海派文化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的体现。

就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艺术性、专业性、创新性以及文本的知识性、客观性、综合性而言,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文本设计应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基础,以融合创新为出发点,从语言层面和知识层面涵盖作品名称及寓意、造型及纹饰设计、材料选择、制作技艺及工具和工艺流程等五个主要方面,并呈现文本的多模态化,即文字、图片、音乐、音频、视频综合运用;文本翻译则应从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文化立场、翻译观念等维度达到“信、达、雅”的翻译要求,并应特别注意避免因术语理解偏差和文化差异。

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文本可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与呼唤型文本,其意义和形式均有不同侧重。[6]海派花丝镶嵌作品的名称及造型设计是以读者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的呼唤型文本,并多用修辞手段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寓意深刻,其翻译策略应以交际翻译为主;材料文本则是以交际为主的信息型文本,侧重于语言之外的信息,如加工工艺、工具的使用等,以语义翻译为主;在制作技艺和工具以及工艺流程方面,多使用表达型文本,即强调原文信息的表现力而不是只表达信息的内容,其翻译通常以语义翻译为主(表1)。

表1 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文本设计及翻译策略

二、传统技艺类“非遗”翻译能力的要求

传统技艺因其原创性、艺术性、动态性、实用性和普及性而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国传统技艺的外宣翻译则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文本具有明显的文化性、民族性、活态性、传承性、艺术性和原创性特征,故其翻译应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发挥翻译的能动性,充分考虑传承人、译者、读者、文化、语言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展现“非遗”翻译的理据性、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及服务性,聚焦文化概念的语符转换,创造性地解决翻译的“对应”这一主要难题,达到“非遗”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和整体性目的。

(一)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角,是决定译文传达效果的积极主体,同时又是受约束的个体。[7]就翻译的核心能力而言,传统技艺类“非遗”的译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语言认知能力、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文本处理能力,这也是译者需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其次,就文化素养和翻译态度而言,译者应具有鲜明的文化立场、明确的文化目的和正确的翻译态度,并以此为基础,谨慎选择翻译策略并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避免误译。再次,就审美观念而言,译者需树立审美的语言价值观和艺术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尤其需具备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解能力,借此展现“非遗”项目的民族性、原创性、艺术性和活态性,达到审美再现的标准。[8]最后,译者需具备语言生态意识,将翻译这一超越语码转换的社会文化活动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推广紧密结合,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和译介的能动性,重视译介的受众感受,避免因意义流变和文化缺失而影响对外传播效果,凸显“非遗”翻译的民族性、文化性和交融性。

在传统文化的英译中,音译法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在专有名词的翻译中,如:将捕鱼工具“簖”译为Duan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定要将“上海米糕制作技艺”译为Shanghai Migao Zhizuo Jiyi,将“叶榭软糕”译为Yexie Ruangao则不可取了,因为这种译法不仅表明译者基本专业能力不足,也体现了译者缺乏语言生态意识,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所以,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文本翻译应从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文化立场、翻译观念等维度体现该技艺的专业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达到“信、达、雅”的翻译要求。就语言层面而言,其文本翻译应用语准确、清晰,如“花丝”译为filigree,体现它是由金(银)丝制成的精工制品,inlay一词,既可指珠宝、玉石等镶嵌物,也可指“镶嵌”这一制作技艺,该类词语多为造型、寓意、材料、工具和技艺方面的术语,译者必须熟知。就知识层面而言,译者需通过实地观察和学习了解具体的制作技艺以及工艺流程,知道花丝镶嵌实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而花丝工艺包括拉(squeezing & pulling)、搓(twisting & twining)、膘(assembled shaping)、掐(nipping & turning)、填(filling)、攒(crimping)、焊(welding)、编(weaving)、堆(piling)、垒(assembling)等传统技法,镶嵌工艺则有挫(rubbing)、锼(engraving)、捶(hammering)、闷(covering)、打(striking)、崩(springing)、挤(extruding)、镶(inlaying)等。传统的花丝镶嵌是将磨好的宝石用包镶(enwrapping inlay)、抓镶(supporting inlay)、闷镶(half-wrapping inlay)等技法镶嵌在贵金属上,而海派花丝镶嵌除了作为传统的镶嵌技法,还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如微镶(magnifying inlay)、槽镶(slot inlay)、轨道镶(orbit/loop inlay)等。如果未经实地考察并向师傅请教,一般的译者通常无法理解、区分这些技法及流程,更妄谈翻译了。

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在对传统手工艺进行英译时,倾向于实事求是地使用褒义的描述性词汇(多为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或者即使是中性词汇(多为形容词和副词),这其中也毫无疑问地饱含了译者鲜明的文化立场和正确的翻译态度,如来自央视网的视频文字(略有改动):

(1)Filigree inlay is a fine and unique palace craft and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wo independent processes:filigree and inlay.

(2)Filigree inlay is a delicate handicraft. Its spirit comes from the painstaking efforts of its masters.

(3)The exquisite spirit seems more precious than the impetuousness that is so common in modern times.

(4)Making tremendous breakthroughs,Filigree inlay is no longer an exclusively imperial luxury.

(5)Filigree inla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are sought after by many jewelry brands.

(6)A set of filigree inlay jewelry stuck the audience dumb with admiration. It’s modern concept,fresh design,fashionable elements, noble style and humble looking make it idiosyncrasy.

以上译文,无论是fine、unique、perfect、delicate等描述绝美艺术的形容词,exquisite、precious、painstaking、tremendous等描述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的形容词,还是imperial、exclusively、luxury、popular、admiration等表明地位及发展的词汇,亦或modern、fresh、fashionable、noble、humble等指明产品特性的形容词,均语义准确、语义结构合理,体现了译者对花丝镶嵌这一古老而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从事该制作技艺的手工艺者的敬佩和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的文本及其英译,与传统技艺类有许多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名称和寓意、材料、工具以及工艺等方面,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亦大同小异,如顾绣,可采用异化为主、融合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运用“音译+意译”的方法译为Gu Embroidery;剪纸艺术则可直译为paper cutting arts,简洁易懂。丝网印刷的“网”,不是丝制的,其实是单丝涤纶(single polyester yarn)网屏,所以“丝网版画”译为screen prints为宜;印台是有铰链的,故宜译为platform with hinges;印刷用的“墨”是水性的,应译为ink而不是oil;冲刷的“水龙头”是特制的带软管的强力水龙头,所以译为faucet较妥切。故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翻译,切忌人云亦云,译者的推理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协调能力缺一不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界定翻译能力,要求文化协调能力具有文化知识与统协调合技能,是译者鉴别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信息、采用多种方法解决文化传输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能力。其中的统协调合技能指译者对不同文化具有敏锐判断力并能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问题做出及时调整。译者应在文化知识系统的框架下,运用统协调合技能,即采用不同策略和多种方法解决文化传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9]

(二)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并且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创新,从而获得新知识的综合能力。[10]无论是“二分法”[11],还是“五分法”——语言及文化、计算机应用、信息检索、术语管理、CAT/MT(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12],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计算机应用及信息检索等技术能力,笔者称之为“信息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包括翻译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日趋精细化、技术化和智能化,翻译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主的多模态技术资源也层出不穷。面对全球化市场带来的机遇和翻译技术的挑战,语言服务行业对新时代的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具备翻译技术能力的综合型职业化人才。[1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译者除了应具备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基本能力外,还需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即了解并掌握信息检索、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工程、术语处理和语料库建设、翻译写作平台以及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更快更好地完成译者使命。尤其在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翻译过程中,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工艺的复杂性及工具的独特性,文本整理、信息检索及核验、术语管理、语料库建设及应用、质量控制等尤显重要,这与文学类和科技类翻译有所不同,译者需要特别注意。

三、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翻译能力模型构建

“非遗”因文化的异质性、民族的独特性、创作的亲为性、原创性及传承的活态性,其翻译对译者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文本翻译的较高的综合能力要求。传统技艺类“非遗”翻译具有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原创性等显著特征,相应地,其文本翻译则涵盖了语言翻译、技艺翻译和文化翻译三个方面,故译者基本的核心能力、文化素养和翻译态度、艺术审美素养、语言生态意识、信息素养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在“非遗”翻译的民族性、文化性、交融性及客观性、理据性、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要求下,“非遗”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和整体性才能得以实现。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拉斯韦尔的5W(Who——控制分析, say What——内容分析, in Which channel——媒介分析, to Whom——受众分析, with What effects——效果分析)线性传播过程模式[14]中的五个要素从传播效果检测的角度涵盖了传统技艺类“非遗”译者的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文化素养、语言生态意识和艺术审美素养等五个方面。综上,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翻译能力模型构建如下(图1)。

图1 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翻译能力模型

如果译者的翻译能力均达到了上述模型中的五边形的五个顶点,则表明该译者已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翻译能力,这是“非遗”译者的努力方向,也是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离不开准确、流畅且饱含文化意蕴的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主要渠道之一。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翻译能力模型构建从认同、兼容的理念及优化、融合的途径对已有的翻译能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笔者的后续研究将以传统技艺类“非遗”翻译能力模型为基础,探讨“非遗”翻译能力模型的应用及“非遗”翻译人才的培养,切实提高“非遗”翻译工作的水平,促进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猜你喜欢

花丝海派非遗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剪纸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花丝墨玉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