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数学分类活动探析

2022-05-22许爱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班分类数学

许爱芯

摘要: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基本能力,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其对于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小班为例,借助“图形好朋友”、“图形找家”的游戏,探究小班时期的幼儿数学分类能力的发展现状,获得分类核心经验渗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班  数学  分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基本能力,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其对于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活动历来备受关注。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积极将分类活动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相结合,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促进幼儿数学“分类”核心经验的渗透,满足幼儿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以小班第一学期为例,结合小班主题课程活动的推进,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丰富游戏材料,创新游戏玩法,先后推出了“图形好朋友”、“图形找家”的分类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观察游戏情况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游戏的难度和材料的数量,促进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渗透与发展。

游戏一:图形好朋友

材料:4*4/5*5硬质底盘、底部带有不同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的图形标记卡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同色纸杯

规则:根据颜色、图形等特征将平铺在硬质底盘的纸杯进行堆叠,具有相同的某一项或两项特征的纸杯可以堆叠在一起。

这一游戏源自幼儿的纸杯叠叠乐游戏,在区域游戏的前期观察中发现,幼儿对于纸杯的排列、堆叠尤其感兴趣,结合小班幼儿对于部分简单图形的认识,我们选择统一类型的纸杯,在纸杯底部粘贴不同颜色(红、橙、黄、绿、蓝、紫)、不同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发现的某一个或两个特征将纸杯进行堆叠分类,如红色的图形与红色的图形进行堆叠,黄色的圆形与黄色的圆形进行堆叠等。

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幼儿游戏的观察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够按照纸杯卡片呈现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事实上,对于幼儿而言,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比较明显,且符合幼儿直接感知的认知规律,属于较为容易掌握的一个范畴。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发现,相较于形状的特征,小班幼儿对于颜色特征具有更加突出的感知,单一元素的分类也往往更偏向于一眼就能发现的颜色。因而,在提供材料时,我们将颜色和形状两种特征杂糅,给予幼儿一定的分类干扰,幼儿如果按照单一元素分类,则需要排除另一个特征的干扰才能进行相对准确的分类。同时,两个分类特征的糅合也能够拓展幼儿的分类思维维度,突破单一分类元素的局限。从两个维度进行分类,需要幼儿同时从两个维度出发进行辨别,既要符合颜色特征,又要符合形状特征。譬如,红色正方形标记的纸杯,需要找到另一个既满足红色、又满足正方形标记的纸杯才能完成堆叠,难度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基于以上按照物体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实践,幼儿的分类能力初步发展,对于所能够挑战的难度也有所提升。于是,我们利用蛋托、冰棍棒等简单易得的材料创设“图形找家”的游戏,以满足不同水平阶段幼儿的操作需要。

游戏二:图形找家

材料:画有房子的蛋托(横向表示颜色,纵向表示形状)、画有人物的冰棍棒(带有不同颜色、形状的提示卡片)

规则:根据冰棍棒上人物背后粘贴的不同颜色、形状的提示卡片,横向、纵向对比确定冰棍棒在蛋托上的位置,将冰棍棒插在绘制着房子样式的蛋托上,送冰棍宝宝回家。

“图形找家”的游戏将颜色、形状两个分类特征的维度固定,同时需要幼儿横向、纵向的方位确定,具有较大的难度,很多时候都需要相应的语言引导。因而,当出现方位干扰时可以发现,多数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说出冰棍棒上人物背后卡片颜色、形状的特征,但在送冰棍宝宝回家时总会将其插在并不能够对应的位置。

基于小班分类活动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小班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分类能力,基本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分类中幼儿会更加偏向于最直观的那一个特征,如颜色、大小等,对于几何图形特征的分类,幼儿往往考虑于颜色、大小特征之后。研究表明,幼儿对于物体的分类能力,尤其是几何图形的分类能力,与年龄增长和认知发展呈正相关。因此,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形状特征的分类仍然需要更多的游戏活动丰富他们对于图形的认知。

众所周知,游戏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分类核心经验渗透于游戏活动之中,既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又贴合课程游戏化的改革节奏。卢梭说:“儿童是发展中的人。”3~6岁是幼儿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分类核心经验则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分类核心经验的渗透于幼儿而言至关重要。

在分类核心经验的渗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分类能力存在不平衡性,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调整,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游戏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当然,分类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游戏活动,也可以在生活環节中及时抓住教育时机渗透分类核心经验,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例如,小班幼儿对于“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较为敏感,在整理玩具时可以引导幼儿按照玩具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的尝试。此外,午餐环节可以尝试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物体的用途尝试分类,如毛巾、勺子、碗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回收盆里。

参考文献

[1]蒋小娈.数学核心经验“集合与分类”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J].家教世界,2018(27):13-14.

[2]王翠萍.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06):46.

[3]薛萌萌. 3-6岁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特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小班分类数学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给塑料分分类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