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有惊天动地文
——追忆李前宽导演

2022-05-21李国民

电影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长影李杰开国大典

李国民

…………

我和李前宽认识三十几年,共事十几年:长影5年,影协6年。我们之间的关系,先是榜样,楷模;后是同事,朋友。想当初,电影《开国大典》横空出世,蜚声影坛,让该片的导演李前宽、肖桂云一举成名,万众瞩目。在敬仰的同时,不少人也在思考: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走得更快,行得更远,攀得更高,做得更好,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用成功来实现自我呢?这其中也包括我。我对《开国大典》的艺术成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因而也对李前宽、肖桂云的艺术才华刮目相看。《开国大典》是李前宽、肖桂云电影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繁荣的一个高度,它毫无悬念地夺得了当年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我因工作关系和工作需要,先后看过5遍《开国大典》,越看越觉得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味,有意境。它无疑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开拓:让艺术回归人本,让形象彰显人性。……创作者决绝地摒弃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套路,果敢地冲破了泛政治化和泛功利化的藩篱,努力站在人物自身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人物着想,寻找人物本我的行为逻辑和性格逻辑,然后再做出历史的和艺术的评价,尽可能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1989年故事片《开国大典》工作照

三十年后的2019年十一前夕,我应邀观看《开国大典》的4K修复版,仍然觉得它的味道是那么醇厚,意蕴是那么隽永,典型环境的营造,典型人物的塑造,至今无法复制,无法超越。

我和李前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著名小说家、编剧张笑天的寓所,时间大概是在我调入长影之前,张笑天调离长影之后,是剧作家、报人李杰攒的饭局。李杰也是吉林省的名人,他和李前宽、肖桂云,和张笑天都很熟,李杰的电影剧本《田野又是青纱帐》《鬼仙沟》是李前宽、肖桂云给搬上银幕的;李杰和张笑天也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关东女侠》,由白德彰、徐迅行联合执导;而李前宽、肖桂云与张笑天则是长期合作的黄金搭档;我和李杰也在省直文化系统共事多年。我们谈得很愉快,很兴奋,天南海北,古今中外,从小说到电影,从电影到戏剧,从长影、作协到文化厅,从编剧、导演到美工师,从写作机器、跨界转行到自学成才……

我到长影之后,所参与的第一项业务活动就是宣传发行电影《蒋筑英》和看望慰问《重庆谈判》剧组。在厂内审查《蒋筑英》时,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预言它肯定能得奖,还有可能成为当年电影创作的领衔之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厂内的审查活动,大家都觉得我说得有点愣,有点过,连创作者本人也认为是礼貌之词,溢美之词。但侥幸的是我的评价与媒体看法不谋而合,《人民日报》海外版连发了9篇文章加以赞扬,后来也得了当年“华表奖”头奖头名。导演宋江波非常惊喜,也非常感激,就邀我和男主演巍子、女主演奚美娟一起做《蒋筑英》的宣传发行。彼时,李前宽、肖桂云正在重庆拍《重庆谈判》,这是他们夫妇继《开国大典》之后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中央和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非常期待。长影领导班子当然应该更加关心、支持,我作为长影党委书记责无旁贷。于是,我决定把两件事合在一起做,到重庆推介《蒋筑英》时,探访《重庆谈判》剧组。

我到剧组是在一个下午,在重庆谈判的旧址桂园,李前宽、肖桂云正在一个房间里拍戏。我到了以后,热闹片刻,李前宽让肖桂云继续拍戏,他陪我在角落里坐了下来观看。我示意李前宽和肖桂云一起拍戏,不用管我。李前宽说:没关系,文戏、内景本来就以肖桂云为主,外景、大场面、大调度我多张罗一些。肖桂云拍了一个镜头之后,马上走到我和李前宽面前询问,轻声细语、诚恳谦恭地问:怎么样?还可以吧?李前宽也认真严肃、和蔼可亲地回答:我看没问题,你若不满意就再来几条。那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夫唱妇随、琴瑟和鸣的劲头显露无遗。在李前宽、肖桂云身上,我悟出了夫妻之间、伙伴之间的相处之道: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李前宽、肖桂云之所以屡屡成功,和他们之间的信任、默契是绝对分不开的。

…………

他们拍《七七事变》的时候,我也如约到剧组探班,先后去了三次:一次是在北京的卢沟桥,一次是在长春东面的一个大铁桥,一次是在长春西面的一个大矿坑,每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几场戏都是李前宽坐镇,肖桂云辅佐,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一派大将风度。我记得在卢沟桥拍的是敌我双方军队相遇的戏,偌大的一个十字街头,我们在东南角,李前宽站在椅子上,手执导筒,不怒自威;各部门闻风而动,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我觉得李前宽真的了不起,拿得起来放得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不愧为大导、名导、牛导,服了。这几个镜头拍了好多遍,好多条,嗓子都喊哑了,真不容易,也真不简单。苍天不负有心人。这场戏果然成为整部影片的经典画面,非常震撼人心,非常鼓舞士气。《七七事变》这个剧本拍摄前我看过,我当时并不十分满意,还找李前宽谈过,希望他能让编剧再修一修,改一改。李前宽说,书记大人请你放心,你要相信肖桂云、李前宽的判断能力,相信肖桂云、李前宽的纠错能力,相信肖桂云、李前宽的影像转化能力,相信肖桂云李前宽的现场发挥能力,像《重庆谈判》一样,你照旧擎好吧!果然又被他又说中了,《七七事变》完成后,在北京举行首映礼,时任中央纪委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的尉健行亲自出席并给予高度评价,该片也如愿地拿到了当年的“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百花奖和金鸡奖单项奖。

李前宽是吉林省的代表,他要反映吉林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他也是电影界的代表,他要反映电影同仁的意见和要求。这些意见和要求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信口开河。李前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当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借鉴HBO的做法,建立中国的电影台,后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这样才有了现在的CCTV6——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他当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联合其他政协委员呈送一份提案,建议参照电影大国的做法,修建中国电影博物馆,也被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采纳,并于2007年修建完成,对外开放,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电影专业博物馆。在开馆仪式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专门表彰了他。我到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工作以后,也请他提出关于加强电影版权创作、利用、管理、保护的提案。他看到草稿后,约我当面沟通,并让我们补充开展一项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交给他。在电影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呼吁下,中国电影版权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也由著作权保护组织变更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定名为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这中间也有李前宽的一份心血,他起到了“催生助产”的作用。

…………

李前宽是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的大红人,香饽饽,炙手可热,争来抢去,因为他有主持各种典礼、晚会的才能和经验,不用给他准备主持词,不用跟他讲调度,你就跟他说说意图、要求,他就齐活了,而且效果超出你的想象,常常给你大惊大喜。

李前宽后来被选为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接替我们长影的老厂长苏云前辈。有一天他气囔囔地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说我没有办公室,要跟我“合署”办公。我说你先消消气,撤撤火,不管有什么问题,我都给你解决。我这么一说,他的气和火就泄了一大半。他说他让基金会下边的人去找影协办公室主任,希望影协能再给基金会租赁一间房子,给他做办公室用。但影协办公室主任一口回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打断他的话,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我立即给你解决好不好?他说好哇。我马上把办公室主任叫过来,对他说,影协的办公用房很紧张,我知道,你回绝他们也没有错,我也不怪你。但李前宽是什么人?他是我们影协的准现役人员,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给咱们影协办了那么多事,解了那么多难,现在他有难处了,我们不得帮他一把吗?这不是我们对他的照顾,这是他应该得的,我们得报答他。他有钱就租,没钱就借,克服困难,马上落实。李前宽知道我对他的真心和诚意,马上就说,谢谢书记了,麻烦主任了,我们不借,我们租。我说也好,亲兄弟明算账。李前宽说基金会和影协本来就是一家人,现在虽然分出去另过了,也还是一家人。今后影协如果有用得着基金会的地方,尽管直说,我们必定全力以赴,真心配合。后来,我们还真的和基金会一起办了几次活动,取得了1+1>2的效果。

“曾有惊天动地文”!那个拍过许多经典电影、精品电影、传世电影、不朽电影的李前宽导演走了,这无疑是长影集团的重大损失,中国影协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电影事业的重大损失!但我坚信:李前宽导演和他的电影作品必将永载史册,永放光辉,永远活在亿万观众的心中!

猜你喜欢

长影李杰开国大典
小胖熊半夜历险记
Zero-Sequence Current Suppression Strategy for Open-End 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小xiǎo雪xuě人rén 多duō 多duo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成龙受聘出任长影集团总导演
长影改革进行时
开国大典阅兵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