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分析

2022-05-18高行

大观 2022年4期
关键词:后期制作数字媒体艺术

高行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以高效率的信息传播方式、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的信息整合方法,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也渗入了影视创作领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融合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并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以及融合特征进行更深层的分析,以更好地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全方位融合。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创作;后期制作

传统的影视作品在一定阶段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人们的审美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将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进行融合,可以给人们带来现代先进科技、传统艺术文化、生活价值、社会风貌等多元结合的新的影视审美享受。在将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进行融合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得到更有效、广泛的傳播;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也能够迎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是艺术、人文、科学理念的集合体,属于交叉学科领域,主要涵盖了艺术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其中,数字指代数字图像处理,这也是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基础,媒体则强调了所在行业为媒体行业,艺术则指对作品进行艺术设计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数字化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发展历程

在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了愈来愈多与之相融合的影视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与里程碑意义的便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拍摄的电影《星球大战4:新希望》。这是历史上首部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科幻电影。它的上映,使得人们第一次在荧幕上认知与感受了数字化技术与影视剧的结合,也使得影视行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直至1995年,有超过半数的美国电影运用了数字化技术[1]。与此同时,我国的数字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1995年,由胡雪桦导演的电影《兰陵王》同样应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尤其在21世纪以后,影视创作中数字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数不胜数,此技术在影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成为主流。无论是在前期的策划、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期的摄影、布景过程中,或是在后期的剪辑、合成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介入了影视创作的方方面面。

(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佳作不断

数字化技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以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4:新希望》为开端,这部电影的出现为数字化与影视创作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自此,数字化影视创作开启了迅猛发展历程。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一大批优秀的数字化影视作品涌现出来,诸如《超人》《异形》等,在丰富了数字艺术的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数字化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技术为那些以往无法通过传统拍摄方式展现的镜头提供了新的实现手段与路径。

(二)20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的精益求精

20世纪90年代后,技术与艺术结束了之前蓬勃、“井喷”的发展态势,用更加沉稳坚定的步伐一路走到今日,不断地进行完善以及稳步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场景、情节得以通过拍摄呈现出来。其中,《指环王》中的“咕噜”一角,便是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融合的产物。其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优于真人的表演。以此为基础,《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的创作与上映,也进一步地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黑客帝国》中,数字化技术特有的逻辑、叙述方式被生动地展现出来。《盗梦空间》则更是通过多变的场景、交叉的叙事让观众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与影视创作融合的深层美感[2]。与此同时,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步伐也不曾停歇。1995年,我国首次推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影视创作融合的电视剧《我爱我家》。1998年,我国香港地区制作并上映了采用大量特效的古装玄幻武侠片《风云雄霸天下》,其中的背景合成技术、粒子渲染技术以及虚拟角色的构建,均进一步为我国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介入了影视创作的方方面面。依靠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升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已经成为如今影视创作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其中,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补充型融合

补充型融合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不同的影像资料进行重新组织。许多拍摄成本过高的镜头以及无法真实拍摄的画面都会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对于传统的影视创作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如果影视作品的实拍成本过高,或者影视作品中需要出现一些无法进行实拍的画面,为了使剧情更加连贯,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更加饱满丰富,相关人员可以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将已经拍摄的影像进行整合,对其进行补充。这种类型的融合形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抠像技术,将真实的画面与其他的画面融合在一起,从而合成一个全新的画面,使得拍摄的风格、质感呈现出和谐的艺术效果。在拍摄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时,演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表演,拍摄出的画面无法直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相关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中的各类视频、图像处理软件,将真实拍摄的画面与想象中的人物、场景或其他影像资料进行融合,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画面。

例如,电视剧《战长沙》中的大量风沙镜头便是来自之前真实拍摄的视频资料。2015年的谍战题材电视剧《伪装者》中的城市风貌及背景,也是来自留存的旧日长沙的影像档案资料。相关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其完美地与影视创作相融合。数字媒体艺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将奥特曼打怪兽、超人拯救世界,以及愚公移山、嫦娥飞天等原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呈现出来。在数字媒体还未完全发展成型时,补充型融合这种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是应用最广泛的。

(二)创造型融合

创造型融合是指运用计算机中的各类视频、图像处理软件,根据作品需要来构建虚拟的人物或者场景,然后将其与实拍的画面进行融合。在构建虚拟人物或者场景时,要对其中的人物动作及其运动轨迹进行适当调整,使之与实拍镜头高度一致,最后呈现出满意的效果。其中,主要包括对于物体运动轨迹的构建以及对虚拟场景、角色的建构。

创造型融合可以将超出现实范围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物体、角色、场景建构出来。例如,在2016年由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中,大量的虚拟场景与物体便是通过计算机采用创造型融合的形式展现出来的。除此之外,创造型融合还可以为观众营造夸张的视觉效果,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用更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2016年由王晶导演的《澳门风云3》中,观众便可以看到许多采用创造型融合形式展现的镜头。观众所看到的目不暇接的洗牌动作便是通过应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后期生成的。可以说,创造型融合这种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使得影视剧的观感体验更佳。

(三)特殊型融合

特殊型融合是指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对实际拍摄的画面进行特殊处理,以加强镜头的表现力。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回忆过去的场景时,会使用这种融合形式。此外,需要相同的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时,也会应用到这类融合形式。特殊型融合不需要呈现特别逼真、引人入胜的画面,而是要运用特殊的融合手法将观众带入文学作品。主要指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实际拍摄的镜头进行重新组合、特殊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画面的表现力。特殊型融合与创造型融合、补充型融合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并不注重画面的逼真感。相反,特殊型融合会“刻意”留下处理的痕迹,以此给观众带来特殊的审美体验[3]。例如,许多影视作品中均出现了“黑白画面”的处理,使观众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此段画面是剧中的“回忆”部分。通过故事的相关设定,特殊型融合还可以营造出蒙太奇的效果。例如,《超时空同居》这一影片通过彩色画面与黑白色画面的不断跳转,使得观众可以清楚地厘清时间线,区分1999年的故事情节与2008年的故事情节。因此,特殊型融合在特效的构建与运用中跨越了一定的技术门槛,使得镜头的视角不再受限于灯光、场景,而是能够进行任意的切换。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特征

(一)催生新的叙事手法

叙事方式作为一个传统概念,在影视领域诞生的那一刻便已经存在,在影视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影视剧的叙事方式,主要是对故事动机、故事情节、故事发生的场景和时间、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等进行表达与叙述。同时,还注重对叙事的时间线以及空间线的应用[4]。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的革新迫在眉睫,传统的叙事方式、叙事手法、叙事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叙事手法应运而生,打破了原来传统叙事手法的桎梏,变得更为复杂,突破了二维的叙事结构,促进了特效技术的运用与更新。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叙事手法,而新的叙事手法又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了依据。

(二)创造真实的感受

就艺术创作而言,其根本原则是真实性,但艺术的真实性有别于科学的真实性。科学的真实性能够被检验和论证,而艺术不能。同时,艺术也无法与日常生活同步。影视作品就是为观众营造一个“梦境”,但是显然观众并不愿意进入平淡无奇的“梦境”。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功能就是给观众带来新奇的体验,让他们的“梦”变得更加精彩。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满足两大前提。一是要保证影视作品中景物的真实性。在镜头中,无论是虚拟的场景、声音还是色彩,都需要保證经过合理的编排,能够呈现出真实的效果,避免让观众意识到“人工”的痕迹。二是要完成镜头的超现实展现。传统的镜头运动有着十分严格的轨迹要求,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超出拍摄可能的镜头。例如,一个镜头可以从地球大气层开始,不断地拉进,最后聚焦到地球表面的一个建筑物。这种镜头虽然超乎寻常,却能给观众呈现出真实客观的感受,而这一切都是数字化技术造就的。

(三)影视创作的主体

人们通常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仅仅是数字特效,是一种制作影视作品的工具。这种观念显然会使数字媒体艺术脱离影视创作的整体框架、风格,甚至会使影视作品成为空壳,只是单纯地展示特效技术。实际上,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需要在影视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体现。在创作影视作品时,所有人都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如何将想象的故事拍摄出来变为现实呢?数字媒体艺术便在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化不可能为可能,将脑中的故事、情节、画面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呈现出人们心中所想的、当前世界不存在但更加真实的场景。影视媒体艺术可以重现过去的历史,实现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使得拍摄者脱离思维方式的桎梏。

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为影视创作创造了巨大的上升空间,使影视创作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为影视艺术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动能。

四、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影视创作在各个环节的运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影视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在影视作品中,演员精湛的演技和严谨的故事架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少了符合剧本内容、烘托演员情感的影视场景,影视作品就缺失了一部分的灵魂。因此,现代影视作品无论类型如何,都要使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适当的处理。而且,为了满足拍摄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演员需要进行无实物表演。这很大程度上考验了演员的演技,间接性地影响了拍摄效果。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补充型融合、创造型融合和特殊型融合。在影视创作中融入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使得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不断改进,而且可以使得观众观影的真实感受不断加强。数字媒体艺术逐渐成为现代影视创作的主体。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仍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不应该是“技术决定论”的产物,它在修补、调整影视作品的同时,也给影视作品带来了新的拍摄技巧、叙事手法等,从而增强了影视作品的表现力。数字媒体艺术将艺术的思想与科技的思想进行有机融合,使其在影视剧中得到有效的体现,促使影视艺术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巍东.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探究[J].中国电视,2016(12):101-104.

[2]王方.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3]徐彬.影视艺术微传播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3.

[4]薛文峰.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41-43.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后期制作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与少儿美术教学概述
效果图后期制作中Photoshop的运用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淡妆浓抹总相宜
影视同期录音的后期制作探析
浅谈电视节目编辑与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