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驱动研究

2022-05-18董婷婷

公关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董婷婷

摘要:高校思政育人的效果关系到我们整体高校育人的短板的完善,自提出教育“三全育人”理念以来,各高校逐步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边缘化的态势导致思政教育改革成效不佳。根据高职院校育人特点,推动高职院校教育驱动导向,切实从价值引领及三个教育驱动方向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思政育人的系统改革,丰富高校思政育人内涵,真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三全育人 价值引领 教育驱动

思政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更应该提高其重视程度,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偏低,受周围、网络信息冲击,对其价值观容易产生偏向引导,思政教育可以对其理想信念、人生取向、社会责任等方面起到重要引导作用。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更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利用教育技能型人才的灵活性,劣势转优,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优势。

一、职业院校思政育人体系现状

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特色,但是出现严重的教育倾斜现象。各高校推广落实“三全育人”教育教学理念,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应用于课程改革之中,本科院校落实较好,但是职业院校由于其教育教学方面的局限性,思政课程的育人理念和效果没有达到要求,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高校育人体系不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难以相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主要分为:辅导员主题班会教育、思政课堂教育、课程思政的融合三大方面。对于爱国主义、安全教育、行为养成、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大多呈现阶段性教育,大多数集中于入学教育阶段,甚至某些辅导员老师也不是专业的思政老师或者心理学老师,再加之教师流动性较大,普通教师水平不高,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难以落实开展。[ 1 ]第二,家庭、校园、社会教育脱离,缺乏协同育人机制,整体教育更多地将思政育人倾向于学校,但是学校较多关注专业技能教育,社会实践中只关注学生实践性,对于学生德育层次考量较少,但是三者之间应该是协同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教育问题。第三,学生缺乏内在认知。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高考的失利者,理论知识关注较低,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不足。现在很多专业课程中会开设将来从事某一工作的职业道德等课程,但是学生倾向度不高,内在认可度低,唯工作论,不重视思政相关课程的学习,认为是高屋建瓴的理论知识,对工作意义不大。第四,院校一般没有专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于课程只有成绩论高低,综合素质测评只考量学生参加活动等方面,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缺乏相应鼓励或惩罚机制,或者过多倾向于惩罚机制,如违反校规校纪扣分等,但是对一些行为鼓励性政策不足,导致学生对品行方面做人做事的成效欠佳,难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高职院校基于“三全育人”体系的不足

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是落实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体系现状分析发现当前教学育人理念、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等方面存在问题,难以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1.無法实现全员育人

高职院校大部分关注学生就业,缩短思政课程或相关教育的项目时间,对于学校、班主任、辅导员、校企合作企业等人员全员性有待落实。思政老师大部分授课后对学生动态不再关注,班主任等大部分是教师或者行政人员兼任,对于额外工作难以分出精力,有些高职院校由于资源限制,甚至没有相关心理咨询室,教师流动性大,这对于成年后整个学生思想教育动态难以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

而家长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在高校期间往往处于脱离的关系,认为进入大学后且住高校,教育的责任就应该归属于学校,对于学生情况不闻不问,特别是在放假前后,学生离校并未归家失联的情况层出不穷。[ 2 ]

2.教育无法实现全过程

思政育人应该是个贯穿学生一生的教育,进入高校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当前网络信息的发展各种负面信息不断出现,对于学生思政教育显得更加重要,高职院校学生人员复杂,自律性较差,更应该关注其德育教育,确保其三观等方面的正确引导,才能培养专业人才。但是实际上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大部分仅限于一年级,大部分只是在相关重要节假日中开展。高职院校普遍在推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吃力,学生实习后思政实践教育缺乏,学生缺乏相关职业道德,以及相关向社会过渡的责任感。

3.教育资源全方位整合不力

在家长、高校、社会对学生思政教育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就难以实现教育的资源整合。思政课程过于枯燥,教育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课程思政等相关教育还没落实到位。甚至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双向脱离,难以最大化的实现校园教育的优势,社会实习对于个人品行方面缺乏引导或评价,整体关注度的缺乏导致资源的零散。在相关思政育人活动中可以看到,上课、讲座时写其他作业,睡觉等情况比比皆是。

三、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驱动性教育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针对职业院校教育特点,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促进教育驱动,通过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思想,通过教育外在驱动-社会、学校、家庭三项协同育人,结合区域经济新常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家庭引导、课程思政等革新育人方法;教育的内在驱动,回归思政育人主体-学生,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教育的反馈驱动构建“七位一体”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对德、智、体、美、劳、安(安全)、成(行为养成)七个方向的育人效果进行检验,反馈育人效果,充实“立德树人”内容。[ 3 ]促进职业院校思政转型,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拔高人才修养。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思想

院校思政教育首先应明确教育目标,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无论身份是学生还是工作者,都应该在个人言行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价值引领,根据高职院校的主打专业特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带动思政元素的融入,凸显育人特色。推动全体教育工作者向思政教育倾斜,在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形成整体思政育人格局,加强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要立足自己的院校技能教育的特点开展,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融合。根据高职院校的主打专业特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带动思政元素的融入。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思政教育教学从政策、文件、方案中落实到实际教育中,有目标才能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2.教育驱动-外在驱动构建协同育人基地

三全育人要求全员育人,针对思政教育脱离的现状,应该将院校、社会、家庭三者协同,多项促进育人效果。首先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该从学生入校构建完整思政育人体系,融合综合素质各个方面,实施多方检测反馈奖惩机制,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其次每个班级配备辅导员,相应人数配备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进行网格员切实关注到学生动态,家校联合,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关注学生动态,高职院校普遍是技能型学生,学生普遍素质偏低,更应该进行同步提高,提高自己的就业优势。当学生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时,此时工作开始占据学生生活,更多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人际交往综合素质层面,此时期应该关注同学们职业素养教育、讲座等,促进从校园型人才向社会型人才转变。

3.内在驱动-回归学生教育主体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素质低的情况,在就业时也普遍没有优势。因此在教育上首先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知识学历上的短板,注重短板提高,不仅仅是学历的提高,更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缺点,自律性差、日常行为不规范,社会认可度低,补齐短板;自我教育,认识到思政育人对整体自身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从日常言行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自我发展,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其他同学,团队,形成良好风气。

4.反馈驱动-构建育人效果评价机制

针对思政育人教育的实施,各院校是否落实到位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看学生反馈效果,构建“七位一体”评价体系,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安全、行为养成等方面考核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建立奖评机制,对品行、学习双向优秀的学生进行大力弘扬,让学生社团、班委形成良好带动和监督群体,带动班集体进而带动全校的德育。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人文教育的关注度,开展相关比赛或者讲座,拓展学生的接受面,并在评价体系中进行考核或者考评加分,并能与学生毕业等相关结合起来,将其硬性提高学生参与度,这样学生才会更多注意到思政育人培养方向。比如参与劳动(校园、户外、公益、实践)等加减分,成绩加减分,讲座参與加减分等形式,尽可能提高学生关注度。

(本文系山东协和学院2020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新常态下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一化三转”改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GZ03;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一引三驱”改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1SDJ054。)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人民日报,2019-03-19(01).

[3]张文风.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

(责任编辑:刘占行)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