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课程设计

2022-05-16洪炳辉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育课程课程设计

洪炳辉

摘要:体育课程作为锻炼高职学生体能与培养其体育能力的体育知识、体育项目等开展教学和训练的载体,在高职院校内按照院系设置去设计专业对应性的体育课程,以直接开展职业体育技能研发、职业体育技能推广与职业病预防。根据高职学生的就业职业类型及其职业体能类型,设计项目融合、技能艺术化、过程娱乐化的体育课程,让其能在业余时间开展快乐的体育锻炼与体育娱乐活动。

关键词:体育;体育课程;高职体育;课程设计

引言:

如今高职体育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体育教材大多是选用普通高校体育教材,没有属于自己的系统体系,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更无自己的体育教学特色。高职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体育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方法重视,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希望该课程设计能为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寻不同目标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丰富课程理论,以及实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体育课程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要想真正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能与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特点、所学专业特色相结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会健身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服务,当务之急就是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该课程设计从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调动积极性出发,最大限度的与本身所学的专业相结合,这对促进学生的个性需求,调动积极性出发,最大限度的与本身所学的专业相结合,这对促进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如果实施必定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可行性。

2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线,以协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辅助,以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目标。要想让高职教育能够符合课程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上,一定要注意高职体育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来进行。

2.1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满足体育课普通教学目标的同时,适当加入具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专业身体素质的到提高的工程中起到辅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进而能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2.2教学内容的选择

采用了“三结合”的方式,拓展了校外体育项目,增加了体育理论及养成锻炼习惯的讲授,对学生所选的内容进行归类和取舍,具体项目为: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武术。另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提升出了适合的运动项目,增加了钓鱼、射击校外项目,但是由于实施的难度较校内体育课的实施较大,故采用了“业余”上课的方式,上课的次数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

2.3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的组织实施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加入了身体调节、伤病的预防、运动后的放松等知识,起到了较为突出的效果:校外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的采用了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末的部分时间进行,利用学院的有利地理位置,学院东侧的鸢都湖距离学院只有500米,且学院有许多教职工都比较喜欢钓鱼,聘请他们作为技术指导,钓鱼设备自备。射击的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教学资源是联系的野战训练的俱乐部,鉴于是收费项目,实施的次数较少,效果不明显。

2.4课程评价体系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适当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不定期的测评与最终测评相结合,在每一次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及进步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都做一个简单的客观评价,此测评与最终课程结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最后总分数的70%,终结性评价古总分数的30%,以此来核定最终考核结果,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公正的评价,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促进课程的优化

充分体现了學生的个性需求与兴趣爱好,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能够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课程的组织更有针对性,评价体系得到了完善,变得相对合理,有益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1教师能动性与学生积极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断加以调试与修正,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因此整个体育课的氛围较以前有很大的转变。

3.2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教师在整个的授课过程中不再“死板”对教材内容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师生间平等对话,坦诚地交流的机会增多,从而增强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与渴望感,心理上获得的学习满足感。

4实验效果较为突出

通过新课程设计实验前后学生的问卷调查反映看,学生对体育课开设情况、组织形式对授课内容及方式的喜欢程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浓厚,锻炼的自觉性加强,每周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对专业技能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5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授课时间较短,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设一年的体育课,每周两课时很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建议学校适当增加体育课的开设时间。要想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使之产生能够自觉锻炼的意识,必须加强对体育对身体影响方面的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使学生形成主动锻炼的意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适当调整每一个项目较高难度技术水平的考核标准,适当增加去如何让学生学会自行锻炼和掌握锻炼方法等内容的讲授比重。积极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挖掘地方和本校的特色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举办体育比赛和双休日体育活动等作为体育课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朱妍.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分析[J].体育风尚,2021(09):213-214.

[2]王宏春.关于高职体育课程中以职业特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策略及方法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1(17):161-162.

[3]马季.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6):151-152+162.

[4]郑淑倩,牟思莹.高职体育课程设计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42+158.

[5]张金林.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1(35):214-215.

[6]闫龙.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5):148-149.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体育课程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