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2022-05-16杨兴发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小学生研究

杨兴发

摘 要: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难度并不低,传统的方法比较生硬,无法增加小学生的良好体验,还容易造成师生矛盾。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教师应伴随小学生的成长、进步,按照差异性的原则实施,关注不同小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科学地评估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引言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需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由对文明行为习惯认知产生习惯培养情感,从而形成习惯培养行为。这样无形中形成一个序列模式,即认知———行为———评价。对习惯培养的认知是对习惯情感的激发,习惯培养行为实践是对习惯情感的内化,对行为习惯的评价激励是对习惯情感的进一步巩固。

一、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近几年的小学教育体系、方法不断地完善,只有站在多个层面进行研讨,才能使未来的教育有更加卓越的成就。例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给予小学生良好的体验,大部分情况下,完全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组织,不仅缺少足够的依据,同时也没有良好的优化活动的效果和内容。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实,应充分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特点、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质量,把握好小学生的成长特点,这样才能使未来的活动更有意义。社会实践活动是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目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仍然存在。如不尊重老人、没有社会公德的行为,一些偏激、片面的言论充斥网络,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高,很容易受不良影响。另外,互联网快速发展,科技产品在生活中普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网络世界,这需要家长的管控。家长可以多给孩子看看有关科普知识的视频。网络上还有很多有关的新闻,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新闻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从小事的感悟中受到良好熏陶。

二、强化宣传力度,唤醒共育意识

在小学阶段,部分家长受到认知局限,狭隘地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将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庭与学校共同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自主意识不够完善,自律性较差,而学生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比在学校生活的时间长。若家庭不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很容易导致学生只在学校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家庭中就放任自流,这会降低教育效率和质量。因此,学校方面应强化家校共育理念,唤醒家长的共育意识。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组建网络群等方式,宣传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同时,还应将因家长忽视培养学生,而导致学生出现叛逆行为的情况当作反面教材进行宣传。也可以邀请共育能力强和共育能力弱的家长同时进行现身说法。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教育宣传手段,唤醒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让家长能真正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相关学校要关注宣传工作在家校共育上起到的效益和影响,积极展开各种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家庭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家庭教育主要应用的方法,让家庭教育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家校共育的效益和影响。

三、师生共同制定行为规范以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期正确地指导与训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提倡教师要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正确方法。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简·尼尔森明确指出学生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能让学生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与其亲自告知学生上课或学习时应该怎么做,不如利用班会进行一次头脑风暴——集体讨论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相应规范,教师则负责记录,并对每位学生提出的学习规范进行集体表决,半数以上通过的则予以采纳并附上提议者的姓名,将形成的终稿打印并粘贴在班级墙壁上,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让学生熟悉每一项学习规范,认真执行并互相监督。通过这一方式,小学生能提出大部分良好的学习规范,如上课眼睛看老师,竖起耳朵认真听讲,坐直坐正,发言要举手等等,而且他们很乐意遵从自己提出的学习规范,学习行为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在讲座中也建议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适度放手,让学生自主制定行为规范,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强化养成教育评价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对小学生也有积极的影响。未来应继续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合理地分析,并且做出准确的评价。例如,小学生对生活、学习时间的安排往往会出现失衡的情况。此时,教师要先肯定小学生这样安排时间的好处: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学习习惯。但是,过于偏重某一个方面,都会导致小学生在其他方面出现较多的问题,所以,学生应加强生活与学习时间的合理调整,尤其是在学习压力大时,应懂得有效地放松,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成长方式。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评价,教师应充分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也要给予正确的建议,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得到较多的参考,促使小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信心。

结束语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确保其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的基础。在现阶段我国小学生教育中,教师应逐步完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使小学教育与时俱进,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需求。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个人的教育实践经历进行的研究与分析,今后的相关研究可通过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以進一步增强研究的普适性与可信度。

参考文献:

[1]黄艳梅,黄秋莲,陆慧红.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J].清风,2021(22):10.

[2]寇学利.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探讨[J].天津教育,2021(31):158-159.

[3]高世洋.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法研究[J].新课程,2021(38):19.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小学生研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