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用药规律※

2022-05-15田春雨马雷雷李继安张碧溦任依依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8期
关键词:置信度五味子麦冬

刘 颖,田春雨,马雷雷,李继安,张碧溦,李 彤,任依依,常 宏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1],以心肌结构异常和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是晚期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1972年,SHIRLEY RUBLER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该类心肌病[3]。DCM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高血压病、瓣膜病变等发病原因不同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病[4]。中医认为,DCM可理解为消渴病变证在心,故可称为“消渴病心病”[5]。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TCMISS),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收载的1990—2021年中医药治疗DCM的文献进行中药用药情况分析,力求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DCM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3个数据库,以“糖尿病心肌病”“DCM”等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关于DCM的文献;将文献按照年限、题目、作者、中医证型及中药组成等进行分类整理,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DCM数据库,用于后期应用TCMISS分析。

1.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胸闷、气短、劳累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胸闷、气短等症状减轻,但仍未达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善。

1.3 纳入标准 中医药治疗DCM的临床研究,且论文中有完整方药,包括病例分析、专家经验分享等。

1.4 排除标准 DCM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药治疗疗效不佳;治疗的同时采用西医治疗、其他外治法、单味药治疗;少数民族的医药治疗;未明确记载中药使用剂量的文献资料。

1.5 药名规范 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药物名称规范统一后,将其数据信息录入Excel表格,检查数据是否正确,确保所录入的数据准确和完整。

1.6 数据分析 运用TCMISS V2.5软件对Excel表格中所有药物信息进行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提取组合等分析,将结果保存到新的Excel中。选择“方剂统计”,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药性、药味、归经、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组合规律,支持度个数设置为9,置信度设为0.6,对所得药物组合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分析其关联规则,置信度≥0.6。基于聚类算法分析用药规律,核心组合分析拟将相关度设为8,惩罚度设为2[6]。新方分析是在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新的处方组合。

2 结果

(1)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最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8篇,方剂45首,中药78味。选择“方剂统计”模块,对治疗DCM的药性、药味、归经分析,按频次均取前5位,药性主要包括温、寒、平、凉、热,药味主要包括甘、苦、辛、酸、咸,主要归经为心、肺、脾、肝、胃经。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中药药性、药味、归经统计结果(次)

(2)用药频次分析 45首方剂的用药频次分析,按频次由高到低排前10位的中药包括黄芪、麦冬、丹参、五味子、桂枝、人参、生地黄、茯苓、甘草、当归。见表2。

表2 治疗糖尿病心肌病中药复方用药频次分析(频次≥10次)

(3)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组合规律 支持度个数设置为9,置信度设为0.6,得到药物组合共24组,频次超过10次的主要有麦冬+五味子、麦冬+桂枝、麦冬+生地黄等。药物组合频次统计结果见表3。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置信度较高的组合主要包括生地黄→麦冬,麦冬、丹参→五味子,白术→茯苓等。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见表4。

表3 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物组合频次统计结果(频次≥10次)

表4 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置信度≥0.6,排名前10位 )

(4)基于聚类算法分析用药规律 ①相关度设为8,惩罚度设为2,通过聚类分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合:五味子、丹参、阿胶,当归、玄参、远志,炙甘草、生地黄、黄芪、生姜,白芍、茯苓、附子、人参。核心药物组合的网络展示见图1。②在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4个新方药物组合:五味子、阿胶、丹参、党参,当归、玄参、远志、地龙,炙甘草、生地黄、黄芪、生姜、火麻仁,白芍、茯苓、附子、人参、白术,新方药物组合网络展示见图2。

图1 核心药物组合的网络展示图

图2 新方药物组合网络展示图

3 讨论

DCM是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左心室肥大和舒张功能障碍,直至发展为心力衰竭[7]。DC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对其治疗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难以从根本上减缓DCM患者的病情进展[8]。因此,笔者通过运用TCMISS整理近30年中医药治疗DCM的中药用药情况分析,以期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DCM提供参考依据。

从本研究分析结果可知,治疗DCM的中药性味主要为温、寒、平,药味主要为辛、甘、苦,归经主要为心、肺、脾经,提示治疗DCM所选中药以甘温为主,苦寒药为辅,这较符合DCM益气养阴生津的中医治则[9]。通过归经可以看出,治疗DCM时要标本兼治,整体论治[10]。结果中,黄芪使用频次最高,麦冬次之。研究表明,黄芪甲苷Ⅳ可以恢复心肌功能,改善脂质代谢[11-12];麦冬皂苷D可以促进心肌细胞活力[13]。对治疗DCM用药频次分析发现,麦冬、五味子与桂枝位列前位,均可养阴生津。通过药用频次分析发现,中药以养阴生津、祛瘀通络、清热健脾为主。药物组合分析显示,麦冬+五味子、麦冬+桂枝出现频率最高。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生地黄→麦冬,麦冬、丹参→五味子等。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药物组合各4个。从高频药物和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可以看出,益气养阴可能是治疗DCM的主要用药特点,养血生津是治疗DCM组方规律的核心。由此推断DCM发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气虚、血瘀[14]。

从新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方组合1以五味子、阿胶、丹参、党参组成。该方加黄芪、葛根、麦冬、甘草等,可益气养阴,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DCM,减轻心肌纤维化[15]。组合2由当归、玄参、地龙、远志组成。在新方2的基础上加麦冬、山药、生地黄、人参、五味子、桃仁、黄连等药组成的活血解毒降糖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化瘀通络的功效[16]。组合3为炙甘草、黄芪、生姜、火麻仁、生地黄,可视为炙甘草汤加减,可补心气与心阴,治疗气阴两虚证[17]。组合4由白芍、茯苓、白术、附子和人参组成,为《伤寒论》中的附子汤,可温经散寒,治疗糖尿病相关病变[18]。

DCM可归于中医“消渴”“心悸”“胸痹心痛”等范畴,该病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两虚,其标在气滞、痰浊、血瘀和寒凝[19]。DCM发病机制可概括为劳欲过度、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而引发内热阴虚,实质上是消渴变证的持续进展,临床用药多用滋养心阴、补益心气、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20]。

本研究借助TCMISS对治疗DCM的中药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得到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分析等结果,佐证了益气养阴、生津活血为中医治疗DCM的常用方法,用药多归心、肺、脾经,寒温并用,辛苦并行。通过进一步挖掘数据得到药物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指导。基于该分析结果,为提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疗效,除了探究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理论外,还需要临床实践的验证及相关药理和临床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置信度五味子麦冬
基于数据置信度衰减的多传感器区间估计融合方法
一种基于定位置信度预测的二阶段目标检测方法
愿 望(下)
愿 望(中)
川、浙麦冬质量差异研究概况
正负关联规则两级置信度阈值设置方法
我家秘方
校核、验证与确认在红外辐射特性测量中的应用
听见麦冬在生长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